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普外科中的应用

陈月红

关键词:循证护理, 普外科, 心理情绪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征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的认知及心理情绪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的认知,改善不良心理状况,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死患者留置鼻胃管常见问题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留置鼻胃管期间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观察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留置鼻胃管期间躁动、鼻胃管脱出、鼻胃管堵塞、腹泻、高血糖、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躁动14例(33.3%),鼻胃管脱出9例(21.4%),鼻胃管堵塞2例(4.8%),腹泻12例(28.6%),高血糖5例(11.9%),吸入性肺炎1例(2.4%)。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实施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以上问题的发生。

    作者:黄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微信公众平台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对科室新动态、讲座通知、出诊专家等进行报道,推送孕期健康教育、正常分娩健康教育、营养指导、母乳喂养指导等资讯。结果有订阅关注科室微信公众平台的孕产妇对产检等知识了解更多,对医务人员理解更多、满意度更高。结论在产科健康教育中微信公众平台,随时随地为孕产妇提供了其所需的资讯,医务人员与患者间无形中构建了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

    作者:黄健桃;马惠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价值评述

    目的:探究临床上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肛周脓肿并收治住院的患者1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手术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治术疗法。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80例患者经过传统手术治疗后治愈59例,好转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80例患者经过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后治愈6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25%。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不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社区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卒中危险因素,探讨其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社区于2013年5月~2014年6月新增高血压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体重指数、治疗依从性两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随后给予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高血压脑卒中患者中院BMI≥25患者的构成比显著高于BMI<25(<0.05);治疗依从性良好患者构成比显著低于治疗依从性较差构成比(<0.05)。经过6个月社区护理干预后,在BMI≥25、BMI<25、治疗依从性良好、治疗依从性较差三个方面,差异显著均<0.05。结论治疗依从性、BMI与高血压脑卒中发病存在正相关性,应针对性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肥胖发生率,以改善预后。

    作者:顾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分析睾丸淋巴瘤的超声影像学和临床特点

    目的:探析睾丸淋巴瘤的超声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睾丸淋巴瘤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22例患者中,睾丸淋巴瘤表现为结节型病变的患者为8例,表现为弥漫型病变的患者为14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睾丸病变区域的血流信号十分丰富,并且动脉RI呈现出低阻。结论临床上在对睾丸淋巴瘤患者进行检查时,与超声影像学检查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于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蒙古族患者胆红素、尿酸与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通辽地区蒙古族患者血胆红素、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因胸痛就诊患者207人,入选患者均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Gensini积分,根据积分分为4组(0~1分,2~20分,21~40分,大于40分),分析不同积分的胆红素与尿酸的差别。结果随Gensini积分增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而尿酸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辽地区蒙古族患者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尿酸检测与冠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在蒙古族患者中胆红素对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吴哲;宝云龙;洪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两点法在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两点法对进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56例接受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一点法,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两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和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0.05;观察组的麻醉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的麻醉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差异显著,<0.05。结论对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两点法进行麻醉,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永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胰腺腺泡癌的CT和MRI诊断

    目的:对胰腺腺泡癌的CT和MRI诊断特征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胰腺腺泡癌患者10例,分别对其进行CT与MRI诊断,包括CT平扫及增强患者6例与MRI平扫及增强患者3例。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其中肿瘤位于胰头患者3例,肿瘤位于体尾部患者4例,肿瘤位于胰尾患者3例。CT平扫主要诊断特征肿瘤为不均匀低密度,其中2例表现为钙化特征。MRI平扫诊断主要特征肿瘤为混杂信号,其中实性信号特征为T1WI上稍低、而T2WI上稍高;囊性信号特征为T1WI上低、T2WI上高。两种诊断方法增强扫描后可见瘤内实性结构早期无明显强化,后期有渐进性强化,而囊性结构各期均无强化。结论 CT与MRI诊断对于胰腺腺泡癌早期诊断均具有明显的特征性,为后期诊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作者:何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

    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影响着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影响着教学质量,关系着学生成长。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并结合文献资料,了解到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本现状,并就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出了几点思考。

    作者:钟海;况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浅议阑尾炎手术时机选择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时机选择对预后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100例,根据阑尾炎手术距发病时间分为A组、B组和C组,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其中两两比较时,A组患者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与C组,手术时间越迟,患者康复时间越长(<0.01)。三组患者切口感染与肠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0.05),其中两两比较时A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0.05)。结论阑尾炎手术时机选择对促进患者痊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德利;王正力;何黔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4年1月~2015年5月共5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案例。结果手术成功,术后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患者年龄小,体重低,护理难度大,规范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曾珍;郭文馨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ARMA模型在某三甲医院住院人次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构建时间序列分析ARMA模型,通过模型的识别、模型的定阶、模型的参数估计拟合适合我院住院人次的模型。方法依据我院2005~2013年住院人次,应用ARMA模型预测2014年1~4季度住院人次,并评价预测效果。结果 ARMA模型构建理想,能够较好的拟合时间序列,对我院住院人次预测比较准确,可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作者:李松娜;刘坤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乙肝病毒基因型、变异、P53与HCC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HBV病毒基因型、变异位点1762/1764和1896、p53基因突变与肝细胞癌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肝癌的发病机理,为肝癌的防治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及测序法检测慢性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乙肝合并肝癌患者共78例血清标本的HBV基因型及变异位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4组肝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用半定量积分法进行结果判断。结果①在78例慢性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型为31例,占39.7%(31/78),基因型C型为47例,占60.3%(47/78),基因C型在ASC、CHB、LC、HCC四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2.9%(6/14),50.0%(15/30),64.3%(9/14),85.0%(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6,p=0.038)。②在ASC、CHB、LC、HCC四组中,在ASC、CHB、LC、HCC四组中,基因C型HBV感染者发生BCP变异的病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57.1%(8/14),53.3%(16/30),57.1%(8/14),60.0%(12/20),发生PC变异的病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50.0%(7/14),43.3%(13/30),57.1%(8/14),55.0%(11/20),两种变异均多于基因B型感染者,且除ASC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③p53蛋白的表达,以LC组高(阳性率100%),其次是HCC组(70.0%)、CHB组(70.0%)、ASC组(6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将LC、HCC组相加(82.4%)与ASC、CHB组相加(68.2%)后比较发现,p53蛋白在二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p53蛋白在LC组、HCC组病例中强阳性表达多于CHB组和ASC组。4、ASC组、CHB组和HCC组基因C型HBV感染者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8/14),56.7%(17/30),60.0%(12/20),大于基因B型感染组,即7.1%(1/14),13.3%(4/30),1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ASC、CHB、LC和HCC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的HBV感染者BCP变异阳性的比例分别为66.7%,71.4%,71.4%,85.7%,PC变异阳性的比例分别为66.7%,52.4%,64.3%,57.1%,均高于BCP、PC变异阴性感染组。结论 P53基因突变可能与HBV金银C型、BCP、PC变异有相关性,与肝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作者:张禄;杨春霞;徐丽;杨微波;张艳梅;范晶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疗效、FVC、PEF与FEV1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优于丙酸氟替卡松。

    作者:左德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静脉留置针运用于门诊小儿输液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并分析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儿分为静脉留置针组(n=50)和钢针组(n=50),对比两组患儿的第1次穿刺时间、第2d穿刺或接瓶时间、输液结束处置时间、重复穿刺、液体外渗情况以及两组家属的满意度。结果静脉留置针组第2d穿刺或接瓶时间、输液结束处置时间、重复穿刺、液体外渗例数以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优于钢针组(<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第1次穿刺时间没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留置针可有效的减少穿刺时间,减少重复穿刺、液体外渗次数。

    作者:格尔丽;齐娜仁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12月接诊治疗的100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疼痛探讨护理体会。结论通过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护理,针对产生疼痛的各种原因,进行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治疗,可有效缓解骨科患者的疼痛症状,对骨科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董雨青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微创穿刺术与开颅术治疗小脑出血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对比微创穿刺术与开颅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小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1)。对照组患者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待患者出院时,评测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2.8±15.7)min,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8.9±9.4)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9853,=0.0000)。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优良率为23.81%,重残率为42.86%;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优良率为57.14%,重残率为14.27%,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4.8424,=0.028),重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000,=0.040)。结论与开颅术相比,微创穿刺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便利的优势,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重残率,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作者:杨志杰;陈宏宝;胡庆华;董智勇;沈建昀;陈建元;杨立君;田少华;贾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改良性McDonald法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性McDonald法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总结孕期管理经验。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2月住院的11例孕14~25+5w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其中10例择期行宫颈环扎术,1例进行紧急宫颈环扎术,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11例患者10例经阴分娩,1例剖宫产,均分娩活婴,治疗效果好。结论采用改良性McDonald法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能有效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姜玲;张文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9月于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382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心理干预的剖宫产产妇在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是否出现咳嗽、24h内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孕产妇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等均优于未实施心理干预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陈海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全麻支撑喉镜术治疗声带息肉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声带息肉患者采用全麻支撑喉镜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20例声带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全麻支撑喉镜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后进行检查,20例患者治愈18例(90%),好转1例(5%),无效1例(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无效的1例患者主要是短期内复发,再次进行纤维喉镜下手术,将残留息肉或者水肿去除后,患者的声音得到显著改善。20例患者中,并发牙损伤、舌麻木不适症状者各1例,3例患者并发咽喉部黏膜挫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声带息肉采用全麻支撑喉镜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斌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