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辉
目的:深入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44例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之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健康指导达标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减少了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将抗指导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付宗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5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敷治疗,评价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敷治疗,改善颈椎疾病效果显著。
作者:李雪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心肌缺血,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发达国家中较为常见的致命性心脏病,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独生子女制度的严格执行,导致我国社会结果老龄化严重,老年人群中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1]。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较为特殊,主要在于老年患者发病时危险因素容易聚集,多种影响因素会相互影响,共同协作影响患者的心血管病变发展速度,导致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引起患者的多种脏器的功能性衰竭,甚至是死亡[2]。所以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患者的住院期间对其进行精确的临床病情预测十分重要。目前临床诊治老年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等指标检测等。其中采用心脏生化标志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近几年兴起的一种预测价值较高的临床无创检测方法,本文现就心脏生化标志物在老年冠心病临床检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郑志勇(综述);张爱东(审校)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对于急腹症起病急,病情严重,发展迅速,症状复杂。由于儿童的年龄和智力的差异,儿童往往无法充分描述的历史;由于症状不典型,加上儿童有限耐受力,使得他们无法衡量痛苦,危重患儿表情痛苦减少,容易误诊[1]。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医院的观察及护理成功救治急腹症40例儿童如下。
作者:张新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孕妇临产前护理中的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产检及分娩的孕妇6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结果经比较,试验组孕妇的自然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新生儿死亡率及产妇高危妊娠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孕妇临产前护理中施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自然顺产率,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作者:韩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是外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疼痛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不仅会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而且是造成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愈后,因此,探讨术后疼痛的护理十分重要。本文重点对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向芯尚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内科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88例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施心理护理的手段和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注重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只常规护理),两组人数分为48例和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恢复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注重心理护理干预后,在病程恢复、情绪改善。社会实践能力上都要明显比对照组占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内科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其预后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秋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4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常患者应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统计。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1次成功,患者的眼压得到很好的改善,视力得到较大的恢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发现,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加长,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较差,且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更大。结论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创伤小、恢复速度快。
作者:杨德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21世纪,口腔正畸成为口腔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医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为口腔正畸诊断带来了新的发展成果。计算机辅助口腔正畸系统包括:运用快速成型或热成型技术制造透明牙套矫正器的牙套制作子系统;自动生成牙齿矫治步骤数字模型的牙套智能建模子系统等,本文主要以计算机辅助口腔正畸诊断研究为主要研究点。
作者:丁凯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百草枯又名对草快,克无踪,为一种见效快的除草剂,也是全球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和脱叶剂,近年来农村广泛使用百草枯。该农药在土壤中有效期长,容易被土壤中有机物和粘土吸附[1],但进入人体可引起中毒乃致死亡,且无特效治疗药物。人经口致死量为20%百草枯溶液5~15ml,中毒死亡率达40%~75%,是毒性大的除草剂。经口服药后几小时后,患者会表现为舌体、咽喉、口唇糜烂、溃疡、水肿以及充血等,本品主要损伤肺。
作者:黄洁;陈热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支气管哮喘在医学上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顾名思义就是支气管方面的疾病,其病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支气管哮喘一般表现为急性,急性的主要特点就是快,即发病快,恶化快,可使用一些应急措施进行缓解发病的症状。由于现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各种生活压力导致的精神上的问题,而致使近年来的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频率和病死率都有明显的上升。所以对于哮喘的急救和护理就显得具有必要性。
作者:叶再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患者昏迷原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200例昏迷患者,总结昏迷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特点、及方法。结果200例患者12 h诊断正确率为81.00%,36 h内诊断正确率95.50%,抢救成功率为87.50%。2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脑血栓、脑出血、药物中毒及有机磷中毒。导致死亡率较高的的发病原因为CO中毒、心肺功能衰竭、脑出血、脑血栓、药物中毒及有机磷中毒。结论快速正确的诊断发病原因,缩短治疗时间,是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久胜;武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随着当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也取得了极大进步,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有力的推动了中药行业的发展,然而新技术利弊共存,不可一概而论,文章以下就此进行了研究。
作者:郭靖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研究乙肝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中西医治疗的乙肝患者一共有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QOL(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给予对比。结果临床干预以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高(<0.05)。结论对乙肝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彭冰冰;黎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西医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案,探究肛肠病术后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案。综合使用文献检索法和病例资料分析法,研究分析现阶段有关肛肠病术后疼痛的西医治疗进展的相关文献,论证文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联系临床工作实践,提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笔者在充分分析研究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形成本篇综述。
作者:李大淦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短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结果:既往TIA/缺血性脑卒中史、服药依从性差、ESRS得分、ESRS≥3分为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服药依从性差、ESRS≥3分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为预防脑梗死的复发,必须做好上述危险因素的二级预防,提高依从性。
作者:马娟娟;谭迎春;耿德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精神病康复期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实验组病情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精神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不但能有效控制其情绪,还能够提升其社会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慧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心脏瓣膜病变合并重度肺高压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心脏瓣膜病变合并重度肺高压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60例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本组60例患者中57例患者治愈,3例患者死亡,整体治疗效果较好,达到预期。结论有针对性的科学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重度肺高压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作者:李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但若操作不当,尤其是年老体弱,既往疾病史、肠道手术史的患者,就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灌肠致肠穿孔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并发症之一。
作者:张月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法(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检测临床价值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手足口病早期患儿共180例,依次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抗EV-71-IGM抗体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阳性率及临床诊断一致性。结果 GICA和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符合率为76.67%(138/180),临床诊断一致性检测Kappa值=0.52;GICA和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7.78%(86/180),26.67%(48/180);GICA法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相较于ELISA法,GIC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更高,且对于两种方法均检测阴性患儿,应及时复查避免漏检。
作者:黄立堂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