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李慧芳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精神病,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精神病康复期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实验组病情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精神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不但能有效控制其情绪,还能够提升其社会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大量不保留灌肠致肠穿孔1例教训分析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但若操作不当,尤其是年老体弱,既往疾病史、肠道手术史的患者,就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灌肠致肠穿孔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并发症之一。

    作者:张月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经阴道内镜手术治疗输软管妊娠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内镜手术治疗输软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例输软管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经阴道内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用时(62.8±12.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是(34.5±16.2)ml,;12例患者中11例(91.67%)患者术后一周内切口均良好愈合,1例(8.33%)患者发生切口感染,通过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10天血HCG恢复正常。结论无合并症的输软管妊娠实施经阴道内镜进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詹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磁共振诊断小肝癌的进展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早期诊断对治疗肝癌至关重要。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比较准确的诊断肝癌,但是对于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并不理想。MRI由于其高分辨力、安全性、多序列成像而广泛的用于腹部的检查。本文对有关小肝癌的磁共振诊断进展作一个综述,希望能够在这方面有新的认识。

    作者:赵虹;张晓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9月于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382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心理干预的剖宫产产妇在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是否出现咳嗽、24h内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孕产妇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等均优于未实施心理干预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陈海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无菌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7月进行的26例妇产科手术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本组病例26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均进行伤口分泌物培养,共检出伤口病原菌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各为10例、5例、2例、2例、1例、1例、1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占总数的67.18%,为主要致病菌。结论通过对患者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加强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学习及培训,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等方法可以终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罗婧婧;周印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脏超声医学带教中的实践与思考

    超声医学是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目前在带教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文章结合实践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增强对该学科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作者:张雄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综述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研究中,认为胃肠道消化、吸收、动力、免疫功能不成熟是关键因素之一,还有胃出血、宫内窘迫、使用氨茶碱、胎盘异常、开奶时间为危险因素,喂养时间、喂养方式、感染疾病和环境刺激为相关因素。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尼莫地平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中针对脑出血患者运用尼莫地平药物在降低后脑损害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脑出血患者134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按照平均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类,对观察组患者运用尼莫地平药物对后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对观察组脑出血患者运用尼莫地平药物对后脑损害进行治疗之后,其血肿体积的下降程度、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总有效率等方面的比较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脑出血患者的后脑损害运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其治疗过程安全性相对较高,患者所取得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作者:于杨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40例脊柱转移癌的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管理,做好术前健康教育,心理营养支持,术中严密监测灌注剂在注射过程中的渗漏现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患者肢体活动,术后严密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并指导康复训练和防护宣教。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12h内疼痛明显缓解,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在治疗脊柱转移癌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易于操作的特点,而规范、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浴;陈剑;任炳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源性休克的应用价值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12月我科采用IABP治疗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源性休克的1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利用IABP治疗时间为3~9d,平均(5.3±1.4)d,11例治疗成功后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术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以及尿量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改善,<0.05。术后发生1例球囊破裂并发症。结论 IABP对于治疗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源性休克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配合护理中的关键点,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升整体护理水平,较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怡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疗策略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2014年的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症状比较轻者采用非甾体类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显著患者采用激素进行治疗。结果10例发热患者治疗1~4 d后体温恢复正常,2~7 d后颈部疼痛得到显著的好转,激素逐渐降低,疗程为2~3个月。40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永久性甲状腺的功能减退。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不一,容易被误诊,核医学实验是其重要的诊断手段,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较好良好。

    作者:李娟;薛孟贵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在制备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实验中DSA图像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在制备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实验中对DS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图像的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雄性滇南小耳猪12头运用介入法PTCA球囊堵闭LAD前后98个序列的图像资料,以优、良、差三个等级,分析操作环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图像质量优79序列,占80.7%;良12序列.占12.2%;差7序列,占7.1%。结论在动物实验的血管造影中影响图象质量主要是成像参数(图象采集频率、造影剂的量等)选择,动物的术前准备与体位,饱和性伪影的预防,噪声及技术人员(导管位置、图象后处理)的内在因数等都对保证动物实验过程中的DSA图像质量有控制作用。

    作者:杨维新;吕梁;李文佳;宋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宫腔镜治疗宫腔内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腔内良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132例有子宫腔内病变患者对其进行宫腔镜电切术,宫颈管赘生物切除术,单个小息肉或子宫内膜病变局限者直接在宫腔镜检查后行病灶刮除术,节育器异位或嵌顿、断裂在宫腔镜下定位取出,术后随访,分析其疗效。结果132例均行宫腔镜手术,手术经过顺利,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有月经改变者术后月经基本恢复正常,宫腔粘连有生育要求者20例,术后妊娠率70%。结论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损伤小,疗效高,对治疗宫腔内病变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作者:黄琴;吴闽君;邵军晖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of prostate,TVP)治疗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014年本院救治的列腺增生患者,均给予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75.3±12.2)min,切除的前列腺组织为(26.8±3.3)g,发生闭孔神经反射、TURS各1例,每位患者膀胱冲洗时间为48h,留置导尿管时间为3d,术后均住院7d。所有8例患者,有3例患者术后1月内发生暂时性尿失禁,1例患者术后1月内发生继发性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对患者IPSS、PVR、QOL分析显示,均比术前有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于临床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斌林;范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ELISA法与CLI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比较

    目的:评价ELISA法与CLI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用以上2种方法检测150例乙肝患者血清中的标志物院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前S1抗原(Pre-S1),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LIA法的敏感性、精密度和特异性强于ELISA法(<0.05)。结论CLIA法操作更简单,能检测出低浓度的标本,提供精确的定量检测,还降低了医护人员被污染的概率,所以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陈秀荣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凝血功能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和研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凝血功能变化及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急性心肌梗塞行溶栓治疗患者106例,将其随机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凝血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相比较院两组患者治疗6h、24h、48h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值均高于治疗前<0.05;两组患者治疗1w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0.05;组间治疗前、治疗后两项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其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可推广。

    作者:邹琼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舒张压、收缩压和24h尿蛋白量。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收缩压为(130.24±10.89)mmHg,舒张压为(78.81±6.52)mmHg,24h尿蛋白量为(1.17±0.24)g/24h;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75.00%,(142.59±12.44)mmHg,(86.40±5.57)mmHg,(1.98±0.32)g/24h。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和24h尿蛋白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效果显著。

    作者:王利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直肠阴道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直肠阴道瘘的致病因素,总结直肠阴道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2006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45例直肠阴道瘘的病因及治疗情况。结果45例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其中41例治愈,3例因癌症晚期死亡,随访6个月~10年未有复发。结论直肠阴道瘘因其原因复杂,选择术式方案除考虑本身的原发疾病外,应充分考虑瘘管位置高低、瘘管直径粗细,根据情况选择佳术式;把握手术的时机,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薛利军;梁锋;林谋斌;尹路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开放性掌指(趾)骨折骨缺损治疗疗效研究

    目的:在治疗开放性掌指(趾)骨折骨缺损时,通常采用的是早期骨移植方法,通过对该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深度分析其疗效成果。方法选取50例患有骨折骨缺损的患者,对其中30例进行早期的自体骨移植方法[1]。保持比例在总人数中占60%,对剩余的患者采取骨移植后,再加入邻位皮瓣移植。在一期手术治疗过后,对前30例进行清创并植骨。后20例等待10d左右再闭合伤口并植骨。并且,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发放满意表,分析其对疗效的满意程度。结果6个月之后,通过随访发现参与研究的50例患者中,只有1例出现伤口感染情况,通过及时治疗,也得到治愈。其余49例都处于治愈状态。治愈治愈时长在14~30w,平均时长为25w。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为96%。结论治疗开放性掌指(趾)骨折骨缺损,采取早期骨移植的治疗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且在患者群体当中易被接受。

    作者:谢小云;陈航娇;李晓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降钙素原(PCT)、内毒素(LPS)及C反应蛋白(C-RP)对菌血症的早期诊断的研究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内毒素、C反应蛋白与菌血症早期诊断治疗的相关性、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明确诊断为菌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PCT、C-RP、LPS的情况。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分别比较组间、组内差异(组间比较采用检验,组内比较采用2检验,<0.05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①血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共45例,其中其中G-组28/45,G+组17/45,分别进行血细菌培养、降钙素原、CRP、内毒素的检测,比较两组降钙素原、CRP、内毒素的差异。病例主要细菌分布:大肠埃希菌感染例数15/45,肺炎克雷伯杆菌6/45,肺炎链球菌2/45,人葡萄球菌2/45,表皮葡萄球菌2/45。②两组PCT、CRP、LIP水平比较,G-组PCT[17(2.03;60.11)ng/ml]高于G+组[0.45(0.14;2.27)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01)。G-组CRP[101(48.2;157.8)mg/l]同G+组76.95(35.6;113.4)mg/l]无统计学意义(>0.05)。G-组LPS[0.45(0.37;1.05EU/ml]显著高于G+组[0.02(0.01;0.14)EU/ml]。③两组PCT、CRP、LPS的ROC曲线分析,使用PCT鉴别G-、G+感染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AUC)为0.821[95%CI:0.735-0.907],其中AUC与AUC=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01),当截断值取1.67ng/ml时,Youden指数大,为0.5351,灵敏度为83.05%,特异度为70.45%。使用CRP鉴别G-、G+感染组时,根据ROC曲线,AUC=0.608[95%CI:0.498-0.718],其中AUC与AUC=0.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LIP鉴别G-、G+感染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AUC)为0.734[95%CI:0.368-0.615],其中AUC与AUC=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01)。结论①PCT在G-菌感染时升高明显,对区分G+、G-感染有一定价值;②LPS可作为G-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③CRP与血培养结果无关,且不能作为区分G-、G+菌感染;④引起血液感染的G-菌常见菌属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G+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及葡萄球菌菌属。

    作者:顾国忠;王春媛;才立萍;白艳玲;侯衍修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