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LISA法与CLI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比较

陈秀荣

关键词:ELISA法, CLIA法, 乙肝血清标志物
摘要:目的:评价ELISA法与CLI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用以上2种方法检测150例乙肝患者血清中的标志物院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前S1抗原(Pre-S1),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LIA法的敏感性、精密度和特异性强于ELISA法(<0.05)。结论CLIA法操作更简单,能检测出低浓度的标本,提供精确的定量检测,还降低了医护人员被污染的概率,所以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6例乳腺癌患者,全体患者均接受包含蒽环类与紫衫类药物方案辅助化疗。对患者临床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临床特点,检测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等生物学标志物,分析辅助化疗方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26例患者中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77.8%,病情稳定(SD)21.4%,疾病持续恶化(PD)0.8%。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pCP率明显提升。结论 Her-2阳性、高Ki-67指数、非乳腺腔内A型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可将Her-2阳性作为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pCR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赖寒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甲状腺彩超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基于甲状腺彩超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取的1608例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异常的例数为420例,阳性检出率为25.96%,其中男性显示异常例数为208例,检出率为18.77%(208/1108),女性显示异常例数为214例,检出率为42.80%(214/500)。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0.05,=420.59),其中各年龄段女性甲状腺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而不同年龄段的甲状腺异常现象也呈现出上升趋势(<0.05,=219.64)。另外,此次研究发现甲状腺癌共11例,甲状腺癌人数占据甲状腺检查异常的2.61%,占据受检人数的0.68%。结论甲状腺彩超作为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尤其是对于35~45周岁年龄段及其以上年龄段的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灼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感染护理干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的成人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实验组患者在针对性护理干预及对症治疗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恢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发生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许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80例皮肤科门诊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联合治疗方法,即隔日1次NB-UVB照射,初始剂量通常为小红斑量(MED)的70%或者(0.3~0.5)J/cm2,卡泊三醇软膏外用,2次/d;对照组40例单纯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隔日1次。3w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4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NB-UVB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较好,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

    作者:祁秀格;刘进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改进鼻腔负压置换疗法用于门诊鼻窦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采用改良负压冲洗的橄榄头的鼻腔负压置换疗法对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门诊鼻窦炎患者进行随机抽调,选出200例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0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进后的鼻腔负压置换疗法,即将负压冲洗用的橄榄头进行改造后,用于门诊鼻窦炎患者的治疗,同时利用输液器来实现药物的持续滴注和冲洗,而对参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次强负压置换疗法,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感受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相比参照组较高,同时鼻腔通畅度和头痛等症状的的减轻程度也高于参照组患者,且在冲洗时的不适感和分泌物残留方面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结论用改良后的橄榄头可以很好地实现药物的持续滴注,而且能够增加冲洗液量,这种改进后的鼻腔负压置换疗法在临床上治愈率高,安全性高。

    作者:阳细元;邓光辉;刘洪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200例健康孕妇血脂4项结果报道分析

    目的:探究健康孕妇在妊娠不同时期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不同孕期的正常妊娠期妇女68例为孕妇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未孕健康育龄期妇女68例为未孕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孕妇妊娠早期的血脂4项与同年龄段未孕健康妇女的血脂4项比较后,>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妊娠中、晚期的TC、TG分别为(5.04±1.25)mmol/L、(1.86±0.64)mmol/L和(7.04±1.81)mmol/L、(2.45±1.23)mmol/L,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孕妇的血脂4项在怀孕期间会随着孕期的增加而提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对孕妇的饮食习惯给予积极的引导,以达到围生期的保健和优生优育的目的。

    作者:鲍胜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应用

    目的:探讨康复护卫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根据8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不同病情对患者及照顾者采用不同的康复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随机分两组,康复组采用特定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与护理。用洼田氏试验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比较患者康复健康教育前后吞咽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第30d吞咽障碍分级的比较结果双侧检验(<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即康复护理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有促进吞咽功能的重建与恢复。

    作者:邹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支肺气肿及其并发症防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支肺气肿及其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介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淑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40例脊柱转移癌的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管理,做好术前健康教育,心理营养支持,术中严密监测灌注剂在注射过程中的渗漏现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患者肢体活动,术后严密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并指导康复训练和防护宣教。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12h内疼痛明显缓解,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在治疗脊柱转移癌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易于操作的特点,而规范、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浴;陈剑;任炳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诱导痰的炎性标志物用来评价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意义

    目的:测定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探讨其判断哮喘病情分期和严重程度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月哮喘患者86例,测定其肺功能,并分别采用瑞氏染色和荧光免疫法检测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ECP水平,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哮喘分期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进行对照研究。选择同期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诱导痰中Eos比例和ECP水平显著高于慢性持续期(6.5%vs 4.0%;487.1μg/L vs 212.1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在慢性持续期患者中随着病情严重而呈增高趋势,重度持续和轻度持续患者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比较,重度持续患者组显著高于轻度持续患者组,但轻、中度持续及中、重度持续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34,>0.05;=-0.426,>0.05)。结论诱导痰中Eos比例和ECP水平与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姚媛;曾健;金晓燕;严瑾;郑聪;潘静;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9月于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382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心理干预的剖宫产产妇在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是否出现咳嗽、24h内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孕产妇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等均优于未实施心理干预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陈海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规范化管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医疗水平和技术日新月异,外来手术器械已经在诸多医院的临床科室广泛使用,主要包括:专科特殊器械、动力系统、各种植入物等。这类器械由厂家提供,在医院与医院的多科室间频繁流动,且均由厂商人员负责提供和跟台使用。其清洁及灭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加大了手术感染的风险因素。我们相关规定明确要求:由CSSD统一对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采用全程无盲区管理和器械追溯控制。确保各环节质量,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

    作者:林秀平;许雅雅;秋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慢性盆腔炎外用中药的护理体会

    目的:整理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中药的外用护理在该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80例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90例患者,中医组患者进行重要的外用护理以及治疗,西医组则通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疗程后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产生情况。结果中医组患者中的护理有效率为94.44%,西医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中医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6%,西医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7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中医外用药的护理,能够有效的见情感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不适,并且能够减少患者在护理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氧气雾化吸入辅助小儿喘憋性肺炎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应用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护理。方法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和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病毒,镇静,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对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氧气驱动雾化液的制备院沙丁胺醇0.2mg/L,地塞米松5mg,病毒唑100mg/次,金喉健剂,生理盐水稀释雾化吸入,20min/次,1~2次/d。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全系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呼吸频率下降,观察组,显效23例,占60.52%,有效12例(31.58%,临床改善率92.1l%,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正确有效的氧气雾化吸入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喘憋性肺炎患儿临床改善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饶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2014年盱眙县居民死因顺位分析

    目的:了解盱眙县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死因网络直报数据,采用ICD-10分类方法进行统计描述,对2014年盱眙县居民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盱眙县居民死亡率为697.84/10万,死因顺位前五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意外伤害;恶性肿瘤死亡前五位为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恶性肿瘤处于首位,应加强其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李鑫林;守国;许松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护理沟通技巧在注射室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沟通技巧在注射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门诊注射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82.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无投诉情况,对照组投诉率为1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注射室患者采取护理沟通技巧,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王晶;高俊茹;刘颖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疾病,以老年人多见。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科收治3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均达到临床愈合。

    作者:龚红梅;孙玉环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紧急晤谈法对车祸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紧急晤谈法对车祸伤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伤者76例,分为干预组(n=38)和对照组(n=38)。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紧急晤谈法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心理评测。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得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紧急晤谈法的早期心理干预可以预防车祸患者产生负性情绪。

    作者:杨振;陈晴仪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护理干预对产妇产程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程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119例我院产科收治的即将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59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第一、二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出血量大小。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产程时间[(10.12±0.78)h、(1.11±0.32)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59±1.22)h、(2.02±0.43)h(<0.05);产时出血量(166.18±14.39)mL、产后出血量(106.72±7.28)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20.29±22.10)mL、(206.37±15.59)mL(<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促进母婴预后。

    作者:赵姗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浅谈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如何对老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当今研究的主要课题。我院自1996年收治老年患者以来,在注意生物因素作用的同时,更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患者的影响,逐步开展了健康教育,采取了沟通了解、知识宣传、个性化的宣教,把握时机进行教育,综合性的教育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林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