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彩超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研究

宋灼华

关键词:甲状腺超声, 健康体检, 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基于甲状腺彩超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取的1608例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异常的例数为420例,阳性检出率为25.96%,其中男性显示异常例数为208例,检出率为18.77%(208/1108),女性显示异常例数为214例,检出率为42.80%(214/500)。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0.05,=420.59),其中各年龄段女性甲状腺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而不同年龄段的甲状腺异常现象也呈现出上升趋势(<0.05,=219.64)。另外,此次研究发现甲状腺癌共11例,甲状腺癌人数占据甲状腺检查异常的2.61%,占据受检人数的0.68%。结论甲状腺彩超作为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尤其是对于35~45周岁年龄段及其以上年龄段的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本次研究总结出针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病症患者进行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方式的治疗,对长期的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方式治疗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取对绵阳市中医医院风湿科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要从医院已经确定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所有患者中找到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然后进行不定标准的分组,一部分患者采取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方式治疗方式进行临床观察。另外一部分患者进行常规的消炎类药物进行控制,并且针对关节炎的症状进行止痛的口服药物持续作用。这部分患者还需要采取西药注射的手法,将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临床观察注射。将72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6例,之后进行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观察,并且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治疗效果的后续成绩,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追踪记录。结果进行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随后能够明显的观察到其中两组采取的治疗效果高于传统治疗手段的组别,而且从后6个月的观察过程中也明显的呈现出较低的复发率。其中两组的值均<0.05。结论根据临床治疗观察,可以发现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方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后期的复发率有干预作用。

    作者:钟晓鸣;古英;王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应付问题方式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索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应付问题方式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为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研究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34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应付问题方式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处于中等(中度)水平;身心健康程度总体状况良好;其工作压力程度对其身心健康程度有显著影响,但应付问题方式的合理性对其身心健康程度影响不明显。结论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解决压力问题。

    作者:曾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阴道炎患者应用甲硝唑、制霉菌素联合阴道臭氧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针对阴道炎患者实施制霉菌素、甲硝唑与阴道臭氧灌洗结合进行治疗,并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阴道炎女性患者根据掷骰子的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每组5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制霉菌素与甲硝唑,观察组加用阴道臭氧灌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阴道炎患者采用制霉菌素、甲硝唑与阴道臭氧灌洗结合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在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腺样体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对30例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患儿进行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组织,术后抗炎药物应用,随诊观察6~12个月。30例患儿均治愈,鼻内镜观察无1例后鼻孔狭窄,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鼻腔结构完好,无腺样体残留,无软腭咽鼓管咽口及圆枕的损伤,鼻腔通气改善,睡眠打鼾及张口呼吸均消失。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孕期足月妊娠羊水过少者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孕期足月妊娠羊水过少者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分娩的91例孕期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产妇(观察组)纳入研究,并依据羊水过少程度分为临界羊水过少组(58例)和绝对羊水过少组(33例)。另选取同期分娩的326例正常产妇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阿氏评分、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剖宫产率46.15%明显高于对照组25.77%(<0.05)。羊水临界过少组后羊水量高明显高于羊水绝对过活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羊水绝对过少组(<0.05)。结论孕期足月妊娠羊水过少者剖宫产率较高,但不同分娩方式之间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庆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切除缝合术治疗62例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院探讨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院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62例行切除缝合术治疗的肛瘘患者列入研究组,另选同期40例行切开引流术治疗的肛瘘患者列入对照组,对两组术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11.3±3.9)d明显短于对照组(25.2±4.9)d,疼痛强度评分(0.69±0.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2±0.12)分;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从治愈率方面来看,研究组(96.8%)高于对照组(80.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疗效显著,可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徐梅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两种方法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检测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法(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检测临床价值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手足口病早期患儿共180例,依次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抗EV-71-IGM抗体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阳性率及临床诊断一致性。结果 GICA和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符合率为76.67%(138/180),临床诊断一致性检测Kappa值=0.52;GICA和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7.78%(86/180),26.67%(48/180);GICA法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相较于ELISA法,GIC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更高,且对于两种方法均检测阴性患儿,应及时复查避免漏检。

    作者:黄立堂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

    目的:分析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病理表现及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肺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6例,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检查表现,所有患者均行中医清肝引经汤加血府逐瘀汤治疗,总结其疗效。结果6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胸部X线片或CT扫描提示双肺部均无明显异常,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清肝引经汤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肺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做到标本兼职,有效治愈经期咳血的临床症状,且治疗后无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文鹏;魏永敬;杨晓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CT引导下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随机的LDH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两组,I组采用O3消融术;Ⅱ组O3消融术+RF热凝术治疗,术后3月、6月及18月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术后疗效均优于术前,在短期(6个月)内临床疗效无差异,远期(18个月)却有明显差异,Ⅱ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 O3消融术+RF热凝术治疗LDH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段骏;左远胜;李锦明;段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200例健康孕妇血脂4项结果报道分析

    目的:探究健康孕妇在妊娠不同时期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不同孕期的正常妊娠期妇女68例为孕妇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未孕健康育龄期妇女68例为未孕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孕妇妊娠早期的血脂4项与同年龄段未孕健康妇女的血脂4项比较后,>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妊娠中、晚期的TC、TG分别为(5.04±1.25)mmol/L、(1.86±0.64)mmol/L和(7.04±1.81)mmol/L、(2.45±1.23)mmol/L,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孕妇的血脂4项在怀孕期间会随着孕期的增加而提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对孕妇的饮食习惯给予积极的引导,以达到围生期的保健和优生优育的目的。

    作者:鲍胜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普外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

    目的:通过回顾资料研究普外手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发生切口感染情况。结果642例普外手术共发生切口感染13例,感染率为2.02%。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比术中使用抗生素感染率更高,二、三联用药比一联用药感染率更高,差异均有显著性(<0.01)。结论普外手术预防切口感染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时间,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段荣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手术麻醉应激反应及围麻醉期并发症防治探讨

    目的:对手术麻醉后患者出现的应激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围麻醉期有效的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150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手术类型、麻醉方式、麻醉应激反应以及围麻醉期的并发症。结果在不同的手术部位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其中发生率高的麻醉应激反应为心律失常、低血压以及寒战,分别占比54.0%、50.0%、38.7%;在>70岁以及0~9岁的麻醉应激反应以及围麻醉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更高,分别占比32.7%以及27.3%。结论手术麻醉应激反应是较为常见的一类临床反应,需重点加强儿童及老年患者的监护,做好术前的评估及药物预防工作。

    作者:李卫星;叶西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4项检测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临床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P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与脂蛋白(a)[LP(a)]4项的检测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各50例,分为冠心病组和健康组,对两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血液中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P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进行检测,并比较各项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中Hs-CPP、Hcy、LP(a)、TC、LDL-C的含量均有升高,而HDL-C的含量降低。结论 Hs-CPP、Hcy、血脂与LP(a)4项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都有很显著的价值。

    作者:谈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二维码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速率愈加迅速,各种技术类型的兴起正推动各个行业进行深入改革,医院信息系统改革尤其突出。文章选择二维码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首先介绍二维码技术在患者身份识别程序中的应用,其次介绍二维码技术在用药管理环节中的使用,后从二维码技术在检验资料管理中的应用及二维码技术在手术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期待通过完善二维码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日后医院信息系统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作者:刘盈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分析睾丸淋巴瘤的超声影像学和临床特点

    目的:探析睾丸淋巴瘤的超声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睾丸淋巴瘤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22例患者中,睾丸淋巴瘤表现为结节型病变的患者为8例,表现为弥漫型病变的患者为14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睾丸病变区域的血流信号十分丰富,并且动脉RI呈现出低阻。结论临床上在对睾丸淋巴瘤患者进行检查时,与超声影像学检查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于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C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问题改善效果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C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问题改善效果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CCU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CCU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各种心理问题,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维娟;张秀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无缝隙心理护理对提高喉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观察

    当人长期处于悲观、厌世、绝望等负面情绪时,会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紊乱,使机体的防御机制降低,从而加速了癌细胞的分化。患者由于癌症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反应,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已成为癌症患者的护理重中之重。

    作者:姚璐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青光眼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通过观察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的青光眼手术患者,来研究分析该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眼科里随机选取80例(2013年4月~2014年4月)青光眼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不论在住院的平均时间上,住院的平均花销上,还是满意度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青光眼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很明显,有效的减少住院的时间、住院开销以及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值得推广。

    作者:曹艳杰;董红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48例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结果45例患者空腹血糖稳定,病情好转,2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例合并肝肾综合征死亡。结论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采取针对性规范化护理措施,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胥晓玲;苏婷;欧春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探讨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经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LC-DCP和LCP两种植入物内固定方式治疗四肢创伤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中抽取4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与内固定的不同植入物分为对照组(LC-DCP)和观察组(LCP),每组2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X线骨痂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34.91±12.73)min和(3.83±0.94)月,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29.87±14.54)min和(3.69±0.71)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的X线骨痂为(2.51±0.73)分,和观察组的(2.49±0.86)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LC-DCP和LCP两种钢板植入植骨的内固定方式对于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来选择。

    作者:史继红;邢跃刚;姚士祥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