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期足月妊娠羊水过少者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张庆梅

关键词:足月妊娠, 羊水过少,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摘要:目的:研究孕期足月妊娠羊水过少者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分娩的91例孕期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产妇(观察组)纳入研究,并依据羊水过少程度分为临界羊水过少组(58例)和绝对羊水过少组(33例)。另选取同期分娩的326例正常产妇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阿氏评分、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剖宫产率46.15%明显高于对照组25.77%(<0.05)。羊水临界过少组后羊水量高明显高于羊水绝对过活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羊水绝对过少组(<0.05)。结论孕期足月妊娠羊水过少者剖宫产率较高,但不同分娩方式之间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差异。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试验护理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健康教育模式是否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具有临床护理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住院的患者120例。将120例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一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对其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另一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模式下,加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疗效的对比。结果健康教育模式对比常规临床护理,不仅能有效缓解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而且在对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获得了高达96.67%(58例)的满意度,较之常规护理方式的55%(33例)满意度,有着明显的优势。结论健康教育模式在护理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不仅能够有效减缓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在满意度上也能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毛钰彦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积水的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积水患者,观察临床给予CT诊断后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0例,临床对其实施CT诊断,对终检查结果实施分析。结果所有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完成CT诊断后,表现为单纯脑室内出血的患者3例,合并表现出脑室内出血的患者33例。在36例脑室内出血患者中,合并出现脑积水的患者5例。结论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选择CT方法进行疾病诊断,针对患者是否表现出脑积水的情况可以进行有效判断,针对患者的出血部位以及患者的出血量可以进行有效明确,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终显著提高高血压性脑积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处理复杂性胆囊三角的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处理复杂性胆囊三角的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33例存在复杂性胆囊三角患者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处理方法加以分析和总结。结果33例存在复杂性胆囊三角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腹率为0,无1例发生胆管损伤和术后胆漏。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复杂性胆囊三角加以处理,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术中对胆管造成损伤的几率,降低中转开腹率。

    作者:葛卫红;胡建明;倪平华;危少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少数民族地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施行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施行效果。方法随机把2011年9月~2014年8月到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患者病例数分别为25例,研究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以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2.01)分,护理安全为(96.05±1.17)分,护理质量为(96.23±3.04)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13±3.04)分,护理安全为(82.01±2.16)分,护理质量为(83.12±2.36)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在少数民族地区手术室施行优质护理服务,可减少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确保手术顺利且正常的进行,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李云;刘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一共有31例,对31例患者采取中西医护理干预,对其临床干预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31例患者全部顺利进行体外高频热疗,同时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在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过程当中采取中西医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治疗顺利开展,并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黎莎;彭冰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源性休克的应用价值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12月我科采用IABP治疗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源性休克的1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利用IABP治疗时间为3~9d,平均(5.3±1.4)d,11例治疗成功后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术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以及尿量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改善,<0.05。术后发生1例球囊破裂并发症。结论 IABP对于治疗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源性休克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配合护理中的关键点,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升整体护理水平,较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怡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短期治疗后降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短期治疗的降脂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40例A组(服用辛伐他汀40mg/d)和40例B组(服用辛伐他汀20mg/d)。结果①A组和B组治疗前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结果无差异(>0.05);A组和B组治疗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结果有差异(<0.05);②A组和B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结果无差异(>0.05);③A组和B组均无1例患者发生横纹肌溶解,提示两组患者横纹肌溶解副作用发生率为0%、0%,结果无差异(>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服用辛伐他汀40mg/d能够明显降低血脂浓度,而且使用安全。

    作者:谭幼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湖北省武汉市2013~2014年院前急救疾病谱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武汉市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疾病谱情况,了解当地院前急救各病种的分布现状及大致规律。方法利用武汉市急救中心病案软件系统,对该市2013年1月~2014年12月院前急救疾病谱进行前瞻性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2年间武汉市院前急救患者总人数为146528人次,其疾病谱前五位分别是交通意外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武汉市急救中心应根据本中心的疾病谱特点,针对性的建设急救体系,配置急救资源,提高院前急救系统的工作效率[1]。

    作者:汪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小儿急腹症的观察护理

    对于急腹症起病急,病情严重,发展迅速,症状复杂。由于儿童的年龄和智力的差异,儿童往往无法充分描述的历史;由于症状不典型,加上儿童有限耐受力,使得他们无法衡量痛苦,危重患儿表情痛苦减少,容易误诊[1]。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医院的观察及护理成功救治急腹症40例儿童如下。

    作者:张新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浅谈基层医院如何降低儿科护理的纠纷

    在儿科,服务对象不仅是儿童,大多数治疗和护理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一旦孩子生病,其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欢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银杏叶制剂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银杏叶制剂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有176例。以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另给予舒血宁辅助治疗。4w后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分别较对照组血液粘度下降更快;治疗后观察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常规方法下辅以银杏叶制剂不仅能明显减低患者血液粘度和血细胞聚集率,还能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疗效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郭荣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探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临床疗效与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为进一步对做好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1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采用针对性临床治疗与观察,调查患者基本情况,分析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61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60例,随访3~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1例好转。1例因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总体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治愈时间为7~22d,平均11.5d。结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多具有病因复杂、病情危重、变化快等特点。

    作者:古鲁哈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浅谈门诊护患关系的构建

    包括护患关系在内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乃至医院工作本质的东西。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建立及完善,新的健康概念的发展,心理治疗和护理成为重要的医疗手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使患者更快地恢复原有社会角色。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环境、医院环境、护患个体因素等,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门诊护患关系构建的前提,高水平的护理质量是门诊护患关系构建的关键。

    作者:段亚芬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疗策略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2014年的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症状比较轻者采用非甾体类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显著患者采用激素进行治疗。结果10例发热患者治疗1~4 d后体温恢复正常,2~7 d后颈部疼痛得到显著的好转,激素逐渐降低,疗程为2~3个月。40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永久性甲状腺的功能减退。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不一,容易被误诊,核医学实验是其重要的诊断手段,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较好良好。

    作者:李娟;薛孟贵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肌氨肽苷联合早期针灸及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采用肌氨肽苷联合早期针灸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畸形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肌氨肽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早期针灸及康复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30 d的系统治疗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肌氨肽苷联合针灸和康复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王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谈职业对话语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工业文明的不断深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满足的同时,对精神和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健康密切的医疗服务行业的质量的期盼也越来越大,如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也成了每个医院领导者及每个医务人员深思的话题。通过提高医护人员之间的良性沟通率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方法通过对医院的几种不同的沟通方法的对比及医院几种常见的沟通场景的比较,证实使用职业对话语的重要性。结果职业对话语可降低医务工作者彼此的防御心理,营造一个更轻松的氛围,有利于护理工作。结论规范化的职业沟通与更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配合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作者:李晨晨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浅谈几种常见的仓虫及主要危害的药材对象

    由于中药材的品种众多,来源复杂,商品交流范围广阔,导致中药材仓库存在的害虫与其他种类商品仓虫相比,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仓虫对药材的蛀蚀危害所导致的药材变质甚至报废,在整个药材存储中占很大的比重。在这些药材仓虫中,主要以咖啡豆象、烟草甲、药材甲、印度谷蛾、锯谷盗、玉米象、米扁虫、大谷盗的危害广。

    作者:王丹;兰艳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2012年4月~2014年10月入院的73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8例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35例单纯采取腹式子宫切除术,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经过围手术期规范的整体护理,并通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的对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均明显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已逐步超越腹式子宫切除术,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形式,适于临床广泛应用开展。

    作者:马鑫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缺血性脑卒中短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短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结果:既往TIA/缺血性脑卒中史、服药依从性差、ESRS得分、ESRS≥3分为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服药依从性差、ESRS≥3分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为预防脑梗死的复发,必须做好上述危险因素的二级预防,提高依从性。

    作者:马娟娟;谭迎春;耿德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哮喘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哮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患有支气管哮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依据个体水平,制定相适应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情况,患者满意度等多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统计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等都优于对照组的传统的一般护理方法,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利用舒适护理老年支气管哮喘对患者的疾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林杨;徐敏利;倪佳滨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