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刘怡

关键词:IABP, 心肌梗死, 护理体会, 搭桥术后
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源性休克的应用价值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12月我科采用IABP治疗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源性休克的1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利用IABP治疗时间为3~9d,平均(5.3±1.4)d,11例治疗成功后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术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以及尿量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改善,<0.05。术后发生1例球囊破裂并发症。结论 IABP对于治疗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源性休克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配合护理中的关键点,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升整体护理水平,较少并发症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脓疱疹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新生儿脓疱疮感染进行早期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产妇有胎膜早破或生殖道感染的为A组,无胎膜早破或生殖道感染因素的为B组,按照随机原则分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新生儿护理常规进护理,实验组予尽早进行新生儿沐浴,给予油浴、游泳和抚触。结果 A组感染率明显高于B组;A组中,通过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新生儿脓疱疹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均<0.05)。 A、B两组通过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实验组在体质量、身高、头围、摄奶量及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通过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合并胎膜早破或生殖道感染新生儿的皮肤疱疹感染发生率,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提高家属满意度,提升了新生儿护理质量,应在临床加以推广。

    作者:徐峰;陈祖云;高春新;张群英;吕晓平;周芬;朱霖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运用药学干预的研究

    目的:对我院骨科I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运用药学干预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规范医院骨科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骨科I类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前期不接受干预的骨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选用的抗菌药物品种、用程、用药频度、联合用药等方面展开统计、对比与评价。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硝基咪唑类、林可酰胺类、第3代头孢的使用频度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0.05);大环内酯类、第1代头孢使用频度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0.05);观察组患者单用药频度高,联合用药频度低(<0.05);观察组非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升高,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频次降低(<0.05)。结论在开展骨科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开展科学的药学服务措施可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水平,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查红群;胡春霞;范鲁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探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轻中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应用于儿童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血清IgE及嗜酸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81.0%,两组对比有差异(<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8%,对比无差异(>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轻中度持续性哮喘,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彭圣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小儿门诊输液期间出现热性惊厥的急救与预防

    目的:探讨小儿门诊输液期间出现热性惊厥的急救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门诊输液期间出现热性惊厥患儿45例,将本组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护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小儿门诊输液期间出现热性惊厥的患儿,要及时控制患儿的惊厥,及时降温,加强患儿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这也是治疗小儿门诊输液期间出现热性惊厥的关键。

    作者:吴寿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基层医院肝切除术止血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中止血方法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从2012年5月~2015年5月的262例开腹肝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左外叶切除102例,左半肝39例,右半肝34例,肝段51例,局部性肝切除42例。45例采用间断性Pringle法行全入肝血流阻断,52例行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3例运用肝悬吊法联合入肝血流阻断,6例不阻断肝门的捆绑式血流阻断。利用超声刀肝断面止血处理85例,超声吸引刀(CUSA)15例,百克钳40例,射频凝血器21例。结论基层医院需开展肝切除手术,术中根据病情,因地制宜,掌握肝切除止血方法,并灵活运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永海;漆家高;陈思瑞;胡朝辉;罗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200例健康孕妇血脂4项结果报道分析

    目的:探究健康孕妇在妊娠不同时期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不同孕期的正常妊娠期妇女68例为孕妇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未孕健康育龄期妇女68例为未孕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孕妇妊娠早期的血脂4项与同年龄段未孕健康妇女的血脂4项比较后,>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妊娠中、晚期的TC、TG分别为(5.04±1.25)mmol/L、(1.86±0.64)mmol/L和(7.04±1.81)mmol/L、(2.45±1.23)mmol/L,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孕妇的血脂4项在怀孕期间会随着孕期的增加而提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对孕妇的饮食习惯给予积极的引导,以达到围生期的保健和优生优育的目的。

    作者:鲍胜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因素、临床治疗以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75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75例脑出血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其中治愈56例,好转11例,有效率占89.3%;加重8例,占10.7%。结论对于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适时更换气管套管,及时化痰、排痰,针对性选用抗生素,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脑出血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吴祥奎;冒惠;宋艳妮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普外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

    目的:通过回顾资料研究普外手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发生切口感染情况。结果642例普外手术共发生切口感染13例,感染率为2.02%。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比术中使用抗生素感染率更高,二、三联用药比一联用药感染率更高,差异均有显著性(<0.01)。结论普外手术预防切口感染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时间,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段荣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关系分析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及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入院的第1w、第4w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在入院后第1w为32.5%,第4w为38.5%;而且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其抑郁程度也越严重,相应的日常生活能力也越差;卒中后抑郁能够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论患者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程度有密切关系,而且相互影响。

    作者:邹勇;胡爱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54例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研究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方法随机选取54例于2013年4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这54例患者的实际临床资料,整理讨论后得出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并根据原因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从而得出对于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经验。结果在这54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20.4%)通过接受瘘口的按压调节以及溶栓措施的应用其闭塞状况有所缓解,有15例患者(27.8%)因为其血管条件不良而导致的动静脉内瘘闭塞,故改为永久性的动脉置管,有13例患者(24.1%)接受了在原内漏闭塞处的内漏修补术,还有15例患者(27.8%)重新建立了动静脉内漏。结论原动静脉内瘘在发生闭塞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而恢复畅通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大多需要手术措施予以补救或是重建动静脉内瘘,因此医务人员应着眼于有效提高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性的提高,因此要探究其闭塞原因并总结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者:段书众;胡桂才;赵亚娟;郭风玲;张宝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脏超声医学带教中的实践与思考

    超声医学是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目前在带教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文章结合实践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增强对该学科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作者:张雄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蒙古族患者胆红素、尿酸与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通辽地区蒙古族患者血胆红素、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因胸痛就诊患者207人,入选患者均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Gensini积分,根据积分分为4组(0~1分,2~20分,21~40分,大于40分),分析不同积分的胆红素与尿酸的差别。结果随Gensini积分增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而尿酸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辽地区蒙古族患者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尿酸检测与冠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在蒙古族患者中胆红素对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吴哲;宝云龙;洪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疗策略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2014年的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症状比较轻者采用非甾体类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显著患者采用激素进行治疗。结果10例发热患者治疗1~4 d后体温恢复正常,2~7 d后颈部疼痛得到显著的好转,激素逐渐降低,疗程为2~3个月。40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永久性甲状腺的功能减退。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不一,容易被误诊,核医学实验是其重要的诊断手段,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较好良好。

    作者:李娟;薛孟贵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2010~2014年楚雄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楚雄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状况,为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2014年通过现场抽样检测的方法,对我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调查,共采集我市医疗机构样品862份,对医院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灭菌物品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5年样品共862份,平均合格率98.61%,,2010~2014年合格率分别为98.15%、98.21%、97.77%、99.43%、100.00%。各监测项目中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室内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车针﹑内窥镜合格率分别为97.97%、97.64%、96.77%、100.00%、99.38%﹑100.00%。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市级医院﹑民营医院合格率分别为100.00%、97.41%。不合格以细菌总数超标为主,检出12份检出率为1.39%,致病菌未检出。结论楚雄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不合格以细菌总数超标为主,致病菌未检出。建议院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宣传和管理力度,应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消毒管理。

    作者:曾泽华;刘学彬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住院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使用常规护理后,对照组手术主动配合5例,勉强配合20例,不配合23例,手术总配合率仅为52.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后,手术主动配合21例,勉强配合26例,不配合1例,手术总配合率仅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X2=26.889,<0.01)。临手术时研究组患者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5.385,<0.01)、血压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10.925,<0.0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t=15.385,<0.01)、SDS评分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t=5.994,<0.01)。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择期腹部手术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手术配合度,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肖艳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房肿块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深入研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对乳房肿块进行临床诊断时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方法,提高超声诊断技术的准确率和效率。方法分别37例志愿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利用裸露式检查法对患者进行检查。从左至右检查,若发现其患处出现肿块则立刻定位肿块在乳房的具体部位,后对其形态、大小以及内部的回声状况进行系统检查,并仔细检查病灶处是否出现钙化。紧接着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观察乳房肿块区域内部的血流情况和动脉情况并以图像进行记录,后对患者的淋巴结进行检查,并将记录的图像进行保存和打印。结果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仅有1例为误诊,且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其误诊率仅为2.70%,总的诊断成功率高达97.8%。但使用常规超声检查时,共有6例误诊,误诊率为16.22%,准确率与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时存在较大差距。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对乳房肿块进行检查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可以提高良性与恶性肿块的辨别能力。

    作者:白玲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医学生应用写作水平

    《应用写作》是医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为突出应用写作的实用性,探讨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采用比较教学、案例教学、文学陶冶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使《应用写作》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医学生应用写作水平和学业目标的达成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吴燕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致慢性咳嗽33例分析

    目的:观察加味取(汤联合鼻内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致慢性咳嗽患者临床常见的咳嗽、鼻漏、嗅觉障碍、鼻塞等症状以及鼻窦CT扫描病变范围评分的影响,同时观察副作用发生率。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6月常熟市中医院呼吸科就诊的65例临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治疗组(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口服加味取(汤)与对照组(单纯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疗程为4w,治疗前后分别评估相关指标,同时评估两组病例副作用发生情况。主观评价采用病情严重程度视觉模拟量表(对患者主要症状及总分进行评价及咳嗽评分进行评价)、而客观指标应用鼻窦CT扫描结果量化评估。结果两组在咳嗽、鼻漏、鼻塞这三个症状的改善程度上均有统计学差异,且治疗组在改善咳嗽及鼻漏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在其他症状方面两组之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及对照组在鼻窦CT扫描病变范围评分方面经1月治疗后均提示优于基线,但组间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副作用方面鼻干以及皮肤反应治疗组发生率明显减少,但是鼻出血两组无差异。结论加味取(汤联合鼻内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虽不能改变其结构,但能改善症状,减轻副作用,临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1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并结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分数明显低于术前分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且患者术后VAS评分的优良率为90.84%。结论护理措施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效果明显,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间苯三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行人工流产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用药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术前予米索前列醇,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予间苯三酚,比较两组宫口扩张效果、疼痛分级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宫口扩张总有效率未见显著差别(>0.05);观察组0级疼痛率2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且体动、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具有促宫颈成熟、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聂红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