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斌林;范军
目的:通过对房颤患者使用ARB类药物治疗并检测CRP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房颤患者76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同一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AF治疗不同时期下,血清CRP水平浓度的变化分析。结果入选的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上无明显差别。 AF治疗组治疗前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01)。在使用缬沙坦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0.01)。在治疗组中随着服药时间逐渐延长,血清中CRP的水平逐渐降低(<0.01)。结论炎症可能参与了AF的发生、发展;缬沙坦可能通过阻断炎症反应而起到控制AF的的作用。
作者:李祚涛;王钇力;宋巧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总结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因素、临床治疗以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75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75例脑出血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其中治愈56例,好转11例,有效率占89.3%;加重8例,占10.7%。结论对于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适时更换气管套管,及时化痰、排痰,针对性选用抗生素,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脑出血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吴祥奎;冒惠;宋艳妮 刊期: 2015年第41期
1影响乳腺钼靶X线效果的原因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迄今为止诊断乳腺疾病准确率高的影像方法,尤其是数字化摄影技术的应用使放射剂量明显减少,乳腺摄影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对于早期诊断乳腺癌有着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但降低了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还缩小了手术范围,对于1~2cm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可行单纯癌肿切除等保乳手术,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愈后生存质量,提高了生活品质,因此,如何获取对诊断结果起着决定性因素的标准摄影图像是非常重要的,现就对影响拍摄图像效果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霍建秋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本文从铁代谢特点、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铁超负荷对糖代谢影响、铁超载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阐述了元素铁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周娟(综述);赵成玉(审校)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保留肛管在危重患者严重腹泻时预防失禁性皮炎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将58例严重腹泻的ICU危重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用温水擦拭后涂造口护肤粉,观察组采用保留肛管接一次性胃肠减压器收集大便法进行肛周皮肤护理。比较两组肛周失禁性皮炎发生情况和护理工时。结果观察组发生失禁性皮炎2例,对照组发生失禁性皮炎14例,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比较,2=11.47,=0.0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肛周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时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48,<0.005)。结论保留肛管引流大便能有效预防失禁性皮炎的发生,且取材简单,使用方便,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作者:谢艳;陈瑶;唐智菊;魏红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在脑血栓病的治疗中是否具有较好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患有脑血栓疾病的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对参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常规的治疗,实验组除了常规治疗外,还配合使用辛伐他汀,治疗时间为9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9个月的治疗后发现,实验组的总体治愈有效率为95.0%,参照组的总体治愈有效率为82.5%,实验组明显要高于参照组,<0.05,因此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在脑血栓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很好的疗效,因此值得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沈英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ICU医生申请换岗原因,找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我院ICU近三年来要求换岗以及已经换岗的医生进行调查,分析换岗的原因。结果当前ICU医生要求换岗的原因依次为长期精神的高度紧张;不良的工作环境;超重的工作负荷;复杂的人际关系;悬殊的劳动付出与报酬。结论建议管理者采取提高医生待遇和心理素质,减轻ICU医生换岗意识,缓解ICU医生职业压力,稳定医疗队伍。
作者:钱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讨论采用改良负压冲洗的橄榄头的鼻腔负压置换疗法对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门诊鼻窦炎患者进行随机抽调,选出200例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0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进后的鼻腔负压置换疗法,即将负压冲洗用的橄榄头进行改造后,用于门诊鼻窦炎患者的治疗,同时利用输液器来实现药物的持续滴注和冲洗,而对参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次强负压置换疗法,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感受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相比参照组较高,同时鼻腔通畅度和头痛等症状的的减轻程度也高于参照组患者,且在冲洗时的不适感和分泌物残留方面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结论用改良后的橄榄头可以很好地实现药物的持续滴注,而且能够增加冲洗液量,这种改进后的鼻腔负压置换疗法在临床上治愈率高,安全性高。
作者:阳细元;邓光辉;刘洪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8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达到85%。结论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观察、处理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
作者:李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管理中人性化服务的作用。方法选取高校门诊2012年3月~2014年3月98例患者,数据抽取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服务,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服务,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行为举动、服务态度、健康教育、门诊管理、就诊环境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高校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可以明显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文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患者昏迷原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200例昏迷患者,总结昏迷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特点、及方法。结果200例患者12 h诊断正确率为81.00%,36 h内诊断正确率95.50%,抢救成功率为87.50%。2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脑血栓、脑出血、药物中毒及有机磷中毒。导致死亡率较高的的发病原因为CO中毒、心肺功能衰竭、脑出血、脑血栓、药物中毒及有机磷中毒。结论快速正确的诊断发病原因,缩短治疗时间,是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久胜;武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连续性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心绞痛稳定评分、心绞痛发作评分、主观感受评分、活动受限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0.05),数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连续性护理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用。
作者:刘鑫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把2011年2月~2012年的12月作为对照阶段,该阶段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从中抽取手术室接收的80例患者;把2013年2月~2014年12月作为观察阶段,该阶段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抽取手术室接收的80例患者,观察和比较两阶段满意度、医疗差错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阶段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阶段,且医疗差错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阶段,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便于护患良好关系的构建,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孙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比研究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晚期卵巢上皮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随机将49例患者分为两组。PP组接受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第1d,奥沙利铂135 mg/m2静脉滴注第1d;GP组接受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d,奥沙利铂135mg/m2静脉滴注第1d;均3w为一周期,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PP组和GP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为44%,37.5%,临床受益有效率分别为72%,70.8%,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0.05);但是在某些不良反应,PP组明显低于GP组,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复发晚期卵巢癌有较高的肿瘤控制率,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同时可提高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亚楠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处理复杂性胆囊三角的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33例存在复杂性胆囊三角患者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处理方法加以分析和总结。结果33例存在复杂性胆囊三角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腹率为0,无1例发生胆管损伤和术后胆漏。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复杂性胆囊三角加以处理,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术中对胆管造成损伤的几率,降低中转开腹率。
作者:葛卫红;胡建明;倪平华;危少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应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口服米非司酮引产)和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引产),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应用米索前列醇可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琼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析睾丸淋巴瘤的超声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睾丸淋巴瘤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22例患者中,睾丸淋巴瘤表现为结节型病变的患者为8例,表现为弥漫型病变的患者为14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睾丸病变区域的血流信号十分丰富,并且动脉RI呈现出低阻。结论临床上在对睾丸淋巴瘤患者进行检查时,与超声影像学检查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于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诊断并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和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15例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定义为脑梗死组。1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定义为心肌梗死组。观察并对比心肌梗死组和脑梗死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心肌梗死组和脑梗死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7%、60%,两组结果比较有差异(<0.05)。②心肌梗死组和脑梗死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40%,两组结果比较有差异(<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急性脑梗死,而且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例骶髂关节炎患者作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强直性脊柱炎(AS)12例,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8例。结果早期骶髂关节炎的MRI征象包括骨髓水肿、关节软骨信号增高、关节软骨变形、骨质异常、脂肪沉积、关节间隙改变,MRI增强后病变区域不规则强化。结果 MRI检查能清晰显示早期骶髂关节炎病变,有利益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何杰;高文峰;刘娟;杨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评价52例苹果酸舒尼替尼用药病例以期发现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方法整体纳入2010年1月~2013年11月52例苹果酸舒尼替尼病例,通过改良的计分推算法评价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因果关系,并应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4.0版[对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结果使用舒尼替尼后92.5%的患者出现血常规的异常,其中发生严重(I I、IV级)Hb降低的患者有4例,占所有Hb降低的21.1%,严重白细胞降低的患者3例,占所有白细胞降低的10.7%,严重血小板抑制的患者有7例,占所有血小板降低的35%,严重中性粒细胞降低的患者有3例,占所有中性粒细胞降低的14.3%。结论使用舒尼替尼后严重血常规异常以血小板计数降低为主。
作者:李加;杨勇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