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秋
乳腺恶性肿块是妇科第二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的身体健康[1]。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判断,与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预后状况,密切相关[2]。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优势及具体检查办法,特作此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疆;王鸿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时机选择对预后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100例,根据阑尾炎手术距发病时间分为A组、B组和C组,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其中两两比较时,A组患者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与C组,手术时间越迟,患者康复时间越长(<0.01)。三组患者切口感染与肠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0.05),其中两两比较时A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0.05)。结论阑尾炎手术时机选择对促进患者痊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德利;王正力;何黔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21世纪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是知识创新,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思想基础。本文就关于在人体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探讨。
作者:许秀娟;吴文婷;陈剑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通辽地区蒙古族患者血胆红素、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因胸痛就诊患者207人,入选患者均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Gensini积分,根据积分分为4组(0~1分,2~20分,21~40分,大于40分),分析不同积分的胆红素与尿酸的差别。结果随Gensini积分增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而尿酸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辽地区蒙古族患者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尿酸检测与冠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在蒙古族患者中胆红素对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吴哲;宝云龙;洪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支气管哮喘在医学上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顾名思义就是支气管方面的疾病,其病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支气管哮喘一般表现为急性,急性的主要特点就是快,即发病快,恶化快,可使用一些应急措施进行缓解发病的症状。由于现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各种生活压力导致的精神上的问题,而致使近年来的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频率和病死率都有明显的上升。所以对于哮喘的急救和护理就显得具有必要性。
作者:叶再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不典型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2013年收治的52例老年不典型左心衰竭漏诊、误诊病例。结果老年人早期左心衰竭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容易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结核性胸膜炎,冠心病,神经官能症,胃肠炎,误诊率52.3%。结论临床医生只有牢固掌握不典型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思路开阔,通过仔细询问病史、查体,及时做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等检查,才能减少左心衰竭的漏诊、误诊。
作者:刘勤;颜雪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加强效期药品管理的方法,观察确保药品质量带来的正性效应。方法加强本院门诊药房效期药品的管理,通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常规检查、动态监控、不定期抽查等方法进行药品效期检查和管理。结果加强效期药品管理后,每月滞销药品报损金额由(572.28±68.26)元降为(241.55±26.27)元,药品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医患纠纷率明显低于管理前(0.0032%vs 0.0076%,0.0024%vs 0.0059%)(<0.05)。结论加强效期药品的管理、确保药品质量能减少药品失效损耗,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俞玉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手术麻醉后患者出现的应激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围麻醉期有效的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150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手术类型、麻醉方式、麻醉应激反应以及围麻醉期的并发症。结果在不同的手术部位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其中发生率高的麻醉应激反应为心律失常、低血压以及寒战,分别占比54.0%、50.0%、38.7%;在>70岁以及0~9岁的麻醉应激反应以及围麻醉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更高,分别占比32.7%以及27.3%。结论手术麻醉应激反应是较为常见的一类临床反应,需重点加强儿童及老年患者的监护,做好术前的评估及药物预防工作。
作者:李卫星;叶西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戈舍瑞林联合内分泌药物对于绝经前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86例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征求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反应、生存时间以及生存情况,并记录患者的无病情再次进展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与治疗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发生率为25.58%(共11例),对照组中发生率34.88%(16例),两组差异明显,<0.05,有可比性。结论对于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给予戈舍瑞林联合内分泌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露文;叶永强;郭阗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分析医保投诉案例,总结其产生原因:医保政策理解有误;职责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合理收费;告知、沟通不到位等。同时针对投诉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开展医保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加强医保执行力认真执行医保考核标准;加强医患沟通;创新医保管理模式等。结论转变观念,在医保管理工作中不断摸索经验,宣传政策、加强培训、强化管理、健全制度,努力为参保患者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1]。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调查分析来宾市2010年1月~2014年12月2801例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和核酸检测结果,为科学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集来宾市疾控中心监测的流感病例咽拭子样本,使用RT-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确定流感病毒亚型,分析和流行情况相关的因素。结果2801份咽拭子标本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的阳性为348例,2801例检测样本总阳性率<为12.42%,季节性H1型0例,季节性H3型85例,新甲型H1N1131例,乙型流感132例。另外男性发病率为6.43%,女性发病率为6.00%,每年1~3月和10~12月是流感发病的高峰期。结论2010年1月~2014年12月来宾市流感以新甲型H1N1和乙型为主,1~3月和10~12月为发病的高峰期,对咽拭子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可以为有效的预防流感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黎春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临床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7例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常规治疗和临床路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者:闫振;赵伟;张立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生理职能、机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吴红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前臂血肿的原因和护理要点。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右前臂血肿的1例患者,即予桡动脉穿刺内口以上2cm压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间断冰敷、硫酸镁湿敷,局部水疱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进行抽吸、磺胺嘧啶银软膏外敷、积极换药、抗生素静脉滴注等对症处理。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右前臂疼痛消失、无红肿、皮温正常,水疱结痂愈合。结论对年龄大、应用抗凝药的患者在行PCI治疗时,术者手术操作时应小心谨慎,选择合适的鞘管及导丝,正确的穿刺和压迫止血方法。术后护理应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和生命体征。
作者:王秋池;屠艳梅;李惠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比FARES法与Hippocrates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方法2013年07月~2014年12月,共52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随机应用FARES法与Hippocrates法进行复位,并记录脱位至初始复位的时间间隔、复位时疼痛程度(VAS疼痛评分标准)、开始复位至复位成功的时间间隔以及尝试完成复位的次数。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并无差异。复位速度、复位时疼痛感以及尝试复位次数,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FARES组优于Hippocrates组。结论两种方式均可安全有效的复位肩关节。与Hippocrates法相比,FARES法速度更快、疼痛程度更轻、所需复位次数更少。
作者:祁宝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在清醒气管拔管应用效果差异。方法以颌骨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分别在鼻气管插管前给予1%罗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行环甲膜表面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时呛咳发生率及拔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T0(入手术室时)和T1(插管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但A组患者T2(清醒时),T3(拔管时)及T4(拔管后5 min)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A组患者拔管时呛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拔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罗哌卡因表面麻醉用于清醒气管拔管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缓解气管拔管刺激所致呛咳,效果优于利多卡因。
作者:刘剑锋;马凤亚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BIS监测在二次心脏瓣膜替换手术脑梗死全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二次心脏手术替换瓣膜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n=30),比较患者全麻诱导、维持、苏醒时的BIS值,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苏醒时间差异。结果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BIS有利于二次心脏瓣膜替换手术脑梗死患者监测应用,有利于术后苏醒及脑梗死状况的监测。
作者:罗纲;王誉霖;黄维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院探讨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院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62例行切除缝合术治疗的肛瘘患者列入研究组,另选同期40例行切开引流术治疗的肛瘘患者列入对照组,对两组术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11.3±3.9)d明显短于对照组(25.2±4.9)d,疼痛强度评分(0.69±0.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2±0.12)分;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从治愈率方面来看,研究组(96.8%)高于对照组(80.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疗效显著,可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徐梅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病理性黄疸诊断有5条,新生儿黄疸的防治目标是防止出现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和预防胆红素脑病,干预原则是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干预带来的优点大于治疗带来的缺点。
作者:雷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辅助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Ⅱ度烧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紫花烧伤膏单用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7d、14d、21d及28d创面愈合率、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d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d、21d及28d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辅助用于Ⅱ度烧伤患者可有效预防感染发生,加快创面修复进程,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闫君;曹海艳;王菲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