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ARES法与Hippocrates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分析

祁宝音

关键词:FARES法, Hippocrates法, 肩关节前脱位, 疗效
摘要:目的:对比FARES法与Hippocrates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方法2013年07月~2014年12月,共52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随机应用FARES法与Hippocrates法进行复位,并记录脱位至初始复位的时间间隔、复位时疼痛程度(VAS疼痛评分标准)、开始复位至复位成功的时间间隔以及尝试完成复位的次数。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并无差异。复位速度、复位时疼痛感以及尝试复位次数,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FARES组优于Hippocrates组。结论两种方式均可安全有效的复位肩关节。与Hippocrates法相比,FARES法速度更快、疼痛程度更轻、所需复位次数更少。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7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行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抑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居爱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目的:分析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胃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将其进行编号根据单双号法分为肠内组(n=22)和肠外组(n=26),肠内组予以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肠外组予以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肠内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肠外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肠内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6%,肠外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4%,肠内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肠外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予以患者早期营养支持能缩短患者的肛门排便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析以及疗效影响,并分析出其应用价值。方法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一年的时间内进行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病例数60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配,实验组为300例,对照组为30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服务以及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一定的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在接受常规的护理服务以及以及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之后,术后的满意程度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都比对照组更好。结论使用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凤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和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在肺动脉成像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对照组患者使用64层40 mm容积数据采集,z轴方向通过0.625 mm重建间隔获得64层轴位图像;对研究组患者使用128层40 mm容积层数据采集,z轴方向通过0.312 mm重建间隔获得128层轴位图像。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获得的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血管噪声值及软组织噪声值对比,<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ED值对比,>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在肺动脉成像检查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晓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解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心血管内科6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30例)与消心痛组(30例),消心痛组患者采用口服消心痛治疗,氯吡格雷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氯吡格雷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消心痛组(<0.05),且氯吡格雷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消心痛组(<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叶堂;甘旭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青光眼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通过观察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的青光眼手术患者,来研究分析该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眼科里随机选取80例(2013年4月~2014年4月)青光眼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不论在住院的平均时间上,住院的平均花销上,还是满意度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青光眼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很明显,有效的减少住院的时间、住院开销以及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值得推广。

    作者:曹艳杰;董红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老年左心衰竭52例漏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不典型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2013年收治的52例老年不典型左心衰竭漏诊、误诊病例。结果老年人早期左心衰竭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容易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结核性胸膜炎,冠心病,神经官能症,胃肠炎,误诊率52.3%。结论临床医生只有牢固掌握不典型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思路开阔,通过仔细询问病史、查体,及时做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等检查,才能减少左心衰竭的漏诊、误诊。

    作者:刘勤;颜雪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平板电脑辅助内科学教学初探

    针对内科学的学科特点,利用平板电脑辅助课前预习、课堂应用、课后拓展等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内科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内科学平板电脑辅助教学实践以及反馈显示,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平板电脑辅助内科教学给予满意的评价。结论:平板电脑辅助内科教学可以丰富现有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贺玲;张卫玮;杨甜;陈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在老年重症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穿刺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开始对一些住院时间在15d以上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技术留置PICC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深静脉穿刺术留置深静脉管的老年患者。结果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技术留置PICC管使用时间、不良反应等低于对照组(均<0.01)。结论 PICC置管在老年重症患者中使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条确保抢救通畅的静脉通路。

    作者:秦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经肋椎关节手术入路治疗胸椎多椎体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胸椎多椎体结核患者时使用经肋椎关节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胸椎多椎体结核患者共51例,均采用经肋椎关节手术入路的治疗方式,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通过1年随访发现,48例患者在6个月内植骨完全融合,其余3例均在1年内完全愈合。后凸畸形的矫正状况为后一次随访时患者平均的Cobb角为9.4o。结论在胸椎多椎体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经肋椎关节手术入路的方式,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蓝文珂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孕产妇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状况、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200例孕产妇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46%,孕产妇饮食习惯、对贫血防治知识了解程度及血红蛋白测定的重视程度与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有关。结论对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和宣教指导,严格手术指征,针对贫血的原因进行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孕产妇贫血的发病率,孕期膳食指导的科学性,对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岩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ARMA模型在某三甲医院住院人次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构建时间序列分析ARMA模型,通过模型的识别、模型的定阶、模型的参数估计拟合适合我院住院人次的模型。方法依据我院2005~2013年住院人次,应用ARMA模型预测2014年1~4季度住院人次,并评价预测效果。结果 ARMA模型构建理想,能够较好的拟合时间序列,对我院住院人次预测比较准确,可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作者:李松娜;刘坤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PDCA在机械通气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机械通气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PDCA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分别判断护理效果。结果 PDCA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PDCA循环在机械通气日常护理中的应用是可行和有效的,能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盖淑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超声诊断异位妊娠142例及误诊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误诊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异位妊娠诊断的患者142例,对其实施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42例患者中有126例患者首次超声确诊,占88.73%;附件炎症肿块、卵巢肿瘤以及卵巢黄体破裂等为误诊结果。结论异位妊娠疾病的确诊采用超声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超声检查可以有效显示子宫及其附件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邱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痔瘘术后肛门水肿的成因及护理

    目的:对患者在痔瘘术后肛门水肿的成因,并对相应的护理要求进行总结。方法采用药液擦拭、坐浴、饮食及心理调节等手段,对一痔瘘术后肛门水肿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药液擦拭及坐浴有效缓解肛门水肿症状;饮食及心理调节明显改善患者排便状况。患者经15d治疗痊愈。结论在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知晓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对术后需要在饮食、起居等需要注意的方面有所了解。严格执行术后管理措施,达到减轻肛门水肿的效果。

    作者:黄小瑜;覃勤;陈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老年人的安全用药护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使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这是个全球的社会问题。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促进健康的任务是摆在老年护理人员迫在眉睫的问题。针对老年人疾病谱的变化,老年人的安全用药护理就是重要的。

    作者:王智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超声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超声诊断为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为CSP的52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为CSP的48例,超声诊断CSP准确率92.31%(48/52)。结论 CSP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能在早期发现并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宇;葛郁荣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尼莫地平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中针对脑出血患者运用尼莫地平药物在降低后脑损害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脑出血患者134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按照平均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类,对观察组患者运用尼莫地平药物对后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对观察组脑出血患者运用尼莫地平药物对后脑损害进行治疗之后,其血肿体积的下降程度、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总有效率等方面的比较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脑出血患者的后脑损害运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其治疗过程安全性相对较高,患者所取得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作者:于杨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浅析心理因素对临床检验指标的变化探析-以冠心病为例

    冠心病的主要特点是灌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的疾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疾病之一,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本文通过探讨心理因素在冠心病临床检验指标中的影响作用,希望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借鉴作用。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尿动力学检测在重症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UDS)检测对重症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治疗评估的价值,为合理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8例BPH患者采用奇偶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术前运用UDS检测,以经分析UDS数据决定治疗方式的6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余64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60例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另外4例患者采用了药物治疗,64例患者膀胱刺激症状明显改善。对照组58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仍有6例患者膀胱刺激症症状没有改善。我们在术前对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残余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比较没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5)。术后膀胱容量()、残余量(RUV)、大尿流率(Qmax)、大尿流率逼尿肌压(PvexQmax)、IPSS、Q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术后暂时性尿失禁、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IPSS、QOL、Qmax、尿道狭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结论 UDS检测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有指导意义,它能帮助患者选择佳的治疗方法,杜绝手术的盲目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黎炼;罗志刚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