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爱群
目的:观察并分析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儿分为静脉留置针组(n=50)和钢针组(n=50),对比两组患儿的第1次穿刺时间、第2d穿刺或接瓶时间、输液结束处置时间、重复穿刺、液体外渗情况以及两组家属的满意度。结果静脉留置针组第2d穿刺或接瓶时间、输液结束处置时间、重复穿刺、液体外渗例数以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优于钢针组(<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第1次穿刺时间没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留置针可有效的减少穿刺时间,减少重复穿刺、液体外渗次数。
作者:格尔丽;齐娜仁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6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诊疗前置放下腔静脉滤器,其中Simon Nitiol滤器(SNF)32例,Trap Ease滤器(TEF)8例,Anlhenr remporal滤器(ATF)26例。14例抗凝溶栓治疗,52例实施手术和腔内治疗,临床观察有无再现肺栓塞症状和体症,定期透视SN、TEF的形态与位置。结果下腔静脉滤器放置全部成功,经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及体征消失,无肺栓塞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放预防肺动脉栓塞简捷安全实效,长期并发症需引起重视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作为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新技术,近年来成为危重症领域脏器功能支持治疗的一项重大突破。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是危重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生,多发生于下肢。ICU患者通常存在多种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如长期卧床、创伤、手术、高龄、脱水,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等。而对于CRRT患者,血透临时置管一般选择股静脉。在血透治疗期间,为维持血透管路通畅,通常会制动约束患者治疗的单侧下肢甚至双下肢,更加大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高危人群如果没有预防措施,患小腿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为40%~80%,患下肢近侧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为10%~20%,患者致命性的肺栓塞的机会为1%~5%[2]。针对CRRT患者预防DVT,实施早期积极护理干预,现综述如下。
作者:许丽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我院骨科I类切口手术使用抗菌药物运用药学干预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规范医院骨科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骨科I类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前期不接受干预的骨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选用的抗菌药物品种、用程、用药频度、联合用药等方面展开统计、对比与评价。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硝基咪唑类、林可酰胺类、第3代头孢的使用频度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0.05);大环内酯类、第1代头孢使用频度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0.05);观察组患者单用药频度高,联合用药频度低(<0.05);观察组非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升高,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频次降低(<0.05)。结论在开展骨科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开展科学的药学服务措施可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水平,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查红群;胡春霞;范鲁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由于中药材的品种众多,来源复杂,商品交流范围广阔,导致中药材仓库存在的害虫与其他种类商品仓虫相比,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仓虫对药材的蛀蚀危害所导致的药材变质甚至报废,在整个药材存储中占很大的比重。在这些药材仓虫中,主要以咖啡豆象、烟草甲、药材甲、印度谷蛾、锯谷盗、玉米象、米扁虫、大谷盗的危害广。
作者:王丹;兰艳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内镜手术治疗输软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例输软管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经阴道内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用时(62.8±12.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是(34.5±16.2)ml,;12例患者中11例(91.67%)患者术后一周内切口均良好愈合,1例(8.33%)患者发生切口感染,通过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10天血HCG恢复正常。结论无合并症的输软管妊娠实施经阴道内镜进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詹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下肢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和置喉罩后3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没有明显的差异,>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置喉管即刻、拔出喉罩前以及拔出喉罩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有明显的差异,<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膝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而言,采用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有助于降低应激反应,减少麻药剂量,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臧庆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临床医学检验准确性的高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医院的整体形象都会有直接影响,但是在当前的临床医学检验中,仍然有很多影响因素以及严重问题,所以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医院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了给患者的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可靠、准确以及及时的临床医学检验报告,本文就对在医学检验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有效期的完善措施,以提升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准确率,提高检验报告的完整性。
作者:何克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老年哮喘的临床控制与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入院时急性期与治疗后缓解期,分析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变化情况。结果①缓解期患者的肺通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明显高于急性期,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②经研究得知,缓解期的指标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了解老年哮喘患者的肺通气情况,有利于明确临床控制疗效,在不同时期对患者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有利于评估患者病情。
作者:苏竞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鞭炮爆炸伤是一类复杂的复合性眼损伤,由于爆炸时所产生高热以及化学伤,同时伴有高压气流所导致的冲击以及对眼表挫裂伤[1],强大的冲击力直接导致眼睑以及眼球组织损伤,对患儿的视功能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儿童眼外伤是导致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现将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因鞭炮致儿童眼外伤患儿的临床急救护理作如下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毛颖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肠道准备是指口服泻剂或灌肠清洁肠道的方法,广泛用于肠道外科手术前、结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诊疗和影像学(如肠道CT等)检查前。结肠镜检查术是目前在全球广泛使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它是诊断和筛查结直肠病变的重要手段,其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肠道准备的质量。不充分的肠道准备可能会遗漏黏膜的损伤、延长检查的时间、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痛苦。肠道准备的方法需要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诊疗需求及检查时间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而决定,进而予以针对性的指导。
作者:许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江苏宜兴市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江苏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312例体检者关于幽门螺杆菌检测的相关资料,根据其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使用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2例体检者中,Hp感染阳性率为35.26%,其中男性及女性Hp感染阳性检测率分别是35.17%及35.33%,>0.05,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从低到高4个年龄段的Hp感染阳性率分别是24.62%、39.33%、41.46%和32.89%,其中41~60岁年龄段的阳性率高,各年龄段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江苏宜兴地区人们普遍易感幽门螺杆菌,且中年人感染率较高,Hp感染与性别无关。故定期健康体检能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且进行有效控制,对预防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茅溢恒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孕期足月妊娠羊水过少者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分娩的91例孕期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产妇(观察组)纳入研究,并依据羊水过少程度分为临界羊水过少组(58例)和绝对羊水过少组(33例)。另选取同期分娩的326例正常产妇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阿氏评分、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剖宫产率46.15%明显高于对照组25.77%(<0.05)。羊水临界过少组后羊水量高明显高于羊水绝对过活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羊水绝对过少组(<0.05)。结论孕期足月妊娠羊水过少者剖宫产率较高,但不同分娩方式之间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庆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诺地尔与糖尿病治疗仪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4例每组。对照组应用盐酸丁咯诺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尿病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较对照组的68.3%显著提高(<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CV及MCV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0.05)。结论盐酸丁咯诺地尔与糖尿病治疗仪联合治疗DPN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预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术治疗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配合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2月在我院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术进行治疗的52例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手术配合护理方法、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加强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一期手术碎石清除成功率为86.5%,二期碎石清除成功率为100%,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感染性休克、尿外渗、术后感染及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无肾动脉栓塞和肾切除病例,术后随访患者肾功能状况良好。结论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患者手术时间短,碎石清除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在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行全脑放射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50例,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观察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及放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疾病控制率为96%;均为I~Ⅱ级毒副反应,表现在恶心呕吐、脑水肿、脱发、骨髓抑制等,不影响下一阶段的治疗;放疗后,1个月生存率为93.75%,1年生存率为41.67%。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放疗的毒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有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高桂秋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探讨胱抑素C测定在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血清中的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水平进行检测,并选择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其浓度,计算三组指标的诊断阳性率。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尿素氮、血肌酐三项指标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0.05)。且三项检测指标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阳性率分别为92.5%、68.9%、71.3%,胱抑素C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桂明;周晓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不同类型肠梗阻疗效进行相关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的100例不同类型的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胃鼻管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经鼻型肠管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不同类型肠梗阻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徐晓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于腺苷钴胺治疗单纯性老年瘙痒症的疗效进行了有效分析,探讨其对于治疗单纯性老年瘙痒症的显著效果。方法将本院的6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于30例治疗组,用腺苷钴胺针剂0.5mg肌注治疗,1次/d,外用尿素软膏2次/d;对于30例参照组,只外用尿素软膏,坚持2次/d。治疗2w后观察疗效和不良结果。另收集了正常组的30例患者为对比研究对象,以便参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61.5%和28.5%,差异有显著性(<0.01)。两个组在治疗期间均没有发生不良的反应。结论腺苷钴胺治疗对于单纯性老年瘙痒症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付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分析术前介入治疗法在手术困难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79例,并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手术进行之前给予介入治疗法,而对照组则不予以实施。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对手术困难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术前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胡海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