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利军;梁锋;林谋斌;尹路
目的:观测膻中穴位注射对哮喘豚鼠的对肺组织中白三烯B4(LTB4)的影响,探讨穴位注射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作用途径和机制,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较好的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穴位注射方法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50只荷兰种雄性豚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鱼腥草穴位注射组、鱼腥草非穴位注射组和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组。采用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豚鼠模型,通过穴位注射治疗后,肉眼观察豚鼠哮喘症状发作程度,记录引喘潜伏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测试肺组织中LTB4浓度的变化。结果穴位注射可有效延长哮喘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减轻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症状;通过对豚鼠肺组织中LTB4检测发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经膻中穴穴位注射后豚鼠肺组织中LTB4浓度的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膻中穴位注射治疗哮喘豚鼠可以明显改善哮喘症状发作程度,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穴位注射治疗哮喘豚鼠可抑制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哮喘豚鼠肺组织中LTB4浓度及其对炎性细胞趋化、激活的能力,从而减轻气道炎症而实现的。
作者:肖广显;丁素银;丁素静;杜顺其;程英俊;佟丽华;刘国欣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手术麻醉后患者出现的应激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围麻醉期有效的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150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手术类型、麻醉方式、麻醉应激反应以及围麻醉期的并发症。结果在不同的手术部位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其中发生率高的麻醉应激反应为心律失常、低血压以及寒战,分别占比54.0%、50.0%、38.7%;在>70岁以及0~9岁的麻醉应激反应以及围麻醉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更高,分别占比32.7%以及27.3%。结论手术麻醉应激反应是较为常见的一类临床反应,需重点加强儿童及老年患者的监护,做好术前的评估及药物预防工作。
作者:李卫星;叶西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孕妇临产前护理中的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产检及分娩的孕妇6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结果经比较,试验组孕妇的自然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新生儿死亡率及产妇高危妊娠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孕妇临产前护理中施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自然顺产率,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作者:韩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比及分析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50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0.05);在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上,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0.05)。结论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均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健康状况,但阿立哌唑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率更低。
作者:周佳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性全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且众说纷纭,近年来,随着对发病机制的认识深入,国内外学者对子痫前期的预测模式也逐渐多元化。
作者:刘丹丹;李娟;梁德库;王涛;廖晓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9月于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382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心理干预的剖宫产产妇在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是否出现咳嗽、24h内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孕产妇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等均优于未实施心理干预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陈海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胆道系统术后胆漏原因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内收治的50例胆道系统术后发生胆漏患者的胆漏发生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50例患者中发生胆囊切除术后迷走胆管胆漏的有2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留置T管胆漏的有12例、胆管损伤后胆漏的有5例,拔T管后胆漏的有12例,分别占总数的42%、24%、10%、24%;采用保守治疗的有26例、内镜治疗的有13例、再次手术治疗的有11例,分别占总数的52%、26%、22%;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已全部出院,治愈率达到100。结论胆道系统术后发生胆漏主要与患者的胆管解剖变异、病变情况以及手术医师的操作经验等有关,临床上治疗此病的主要措施有保守治疗、内镜治疗以及再次手术治疗等,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治疗方式。
作者:张锋刚;王介营;李传光;阎凤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影响急诊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心肺复苏术急诊救治的86例患者,分析8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观察患者的心肺复苏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术后,复苏成功的患者有75例,成功率为87.2%,死亡的患者有11例,死亡率为12.8%。结论在急诊救治中应用心肺复苏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对患者的救治有重大意义,减少患者并发症以及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4年3月先后收治的产后出血病例47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①试产时间过长或(和)巨大胎儿居多,致宫缩乏力和软产道损伤性出血为主要原因。②低置胎盘为剖宫产急性出血常见的高危原因。③部分隐匿性产后出血极易被临床疏忽。结论针对产妇具体情况,及时与临产妇及其家属沟通,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避免产程过长,提高识别、处理难产的水平和手术质量,增强责任心,加强产后监护,是及时发现并减少产后出血的关健。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影响产妇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生命,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4年间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原因,以期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吴艳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比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AD患者94例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各47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 w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分表和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显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EHAVE-AD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0.05),而两组治疗后统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奥氮平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0.05)。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奥氮平起效更快,且临床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彦;刘小军;孙蔚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并观察分析其对于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以及管道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中选取9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常规的护理办法,对照组则进行循证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并将两组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对比,观察组有3例患者为非计划性拔管,占比6.67%,对照组有8例患者为非计划性拔管,占比17.78%,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刘献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肿瘤专业发展快速,知识更新快,各类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肿瘤专科医院医生,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对临床工作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浅谈肿瘤专科医生提高科研能力的方法。
作者:王敬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试验护理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健康教育模式是否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具有临床护理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住院的患者120例。将120例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一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对其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另一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模式下,加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疗效的对比。结果健康教育模式对比常规临床护理,不仅能有效缓解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而且在对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获得了高达96.67%(58例)的满意度,较之常规护理方式的55%(33例)满意度,有着明显的优势。结论健康教育模式在护理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不仅能够有效减缓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在满意度上也能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毛钰彦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由于中药材的品种众多,来源复杂,商品交流范围广阔,导致中药材仓库存在的害虫与其他种类商品仓虫相比,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仓虫对药材的蛀蚀危害所导致的药材变质甚至报废,在整个药材存储中占很大的比重。在这些药材仓虫中,主要以咖啡豆象、烟草甲、药材甲、印度谷蛾、锯谷盗、玉米象、米扁虫、大谷盗的危害广。
作者:王丹;兰艳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相关性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行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寒颤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麻醉患者正常的体温下麻醉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能够有效缩短,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会极大降低,临床应尽可能为患者保持正常的体温。
作者:何晶晶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急症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动脉栓塞术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患者治疗前的血红蛋白和心率分别为5.21~7.20g/L和95~127次/min;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和心率分别为8.91~11.32g/L和71~84次/min(<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所有患者的插管成功率为98.89%,止血成功率为97.78%,平均手术时间为(42.51±4.62)min。结论急症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具有较高的止血率,故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金顺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当中的纠纷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并观察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程度。方法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暂未完善药学服务纠纷的预防对策时,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收集1000例。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已完善药学服务纠纷的预防对策时,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收集100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在我院治疗的患者药学服务记录,测评两组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总满意程度是91.00%,显著高于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程度77.00%(<0.05)。结论针对药学服务当中的纠纷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能够有效降低药学服务当中发生纠纷的概率,大化的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并获得患者对药学服务较高的满意程度评价,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作者:沈亚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在胆囊癌患者的治疗用药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有何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70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应用了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服药依从性较高,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囊癌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提高患者治疗和用药的依从性,负面情绪的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段绍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运用整体护理结果。方法抽选2014年1月~12月,我院接收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292例,按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临床整体护理,比对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并发症总率(0.7%)、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5.5%)相比,存在鲜明性临床差异(<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中,效果突出,可降低临床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使用。
作者:杨琥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分析自我护理模式对手足口病患儿及其家庭感染状况的影响性研究。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并采取治疗的7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首先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治疗,此后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包括自我评定,治疗的自我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住院、好转时间,并发症情况,痊愈率以及家庭感染度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好转时间,并发几率与家长隐性感染几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手足口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自我护理模式能大程度降低复发率,隐性与交叉感染。在临床上存在一定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吴婵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