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痫前期的预测

刘丹丹;李娟;梁德库;王涛;廖晓焰

关键词:子痫前期, 预测, 妊娠, 发病机制
摘要: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性全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且众说纷纭,近年来,随着对发病机制的认识深入,国内外学者对子痫前期的预测模式也逐渐多元化。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在机械通气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机械通气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PDCA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分别判断护理效果。结果 PDCA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PDCA循环在机械通气日常护理中的应用是可行和有效的,能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盖淑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对照观察

    目的:对比及分析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50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0.05);在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上,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0.05)。结论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均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健康状况,但阿立哌唑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率更低。

    作者:周佳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凝血功能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和研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凝血功能变化及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急性心肌梗塞行溶栓治疗患者106例,将其随机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凝血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相比较院两组患者治疗6h、24h、48h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值均高于治疗前<0.05;两组患者治疗1w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0.05;组间治疗前、治疗后两项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其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可推广。

    作者:邹琼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下腔静脉滤器介入术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6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诊疗前置放下腔静脉滤器,其中Simon Nitiol滤器(SNF)32例,Trap Ease滤器(TEF)8例,Anlhenr remporal滤器(ATF)26例。14例抗凝溶栓治疗,52例实施手术和腔内治疗,临床观察有无再现肺栓塞症状和体症,定期透视SN、TEF的形态与位置。结果下腔静脉滤器放置全部成功,经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及体征消失,无肺栓塞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放预防肺动脉栓塞简捷安全实效,长期并发症需引起重视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效果评估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中兰索拉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的比较。结果经过综合性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治愈24例(80.00%),治疗有效5例(16.67%),治疗无效1例(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9例(63.33%),治疗有效5例(16.67%),治疗无效6例(20.00%),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Hp根除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且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入兰索拉唑,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经过试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并予以推广。

    作者:王海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0例的体会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上较为多见,早期治愈率较高,但顽固病久,反复发作或溃疡病灶长期不愈合者,治疗效果尚不甚满意,我们多年来,以黄芪建中汤之黄芪、桂枝、白芍、甘草、炮姜等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刘国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论三七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及现代临床应用

    三七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总皂苷(PNS),三七素,三七多糖。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止血;抗肿瘤。临床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骨科疾病,妇科肿瘤以及眼科等。

    作者:吕丽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与时俱进铸品牌

    瑞金医院中内医科成立于1954年,荟萃各专业中医名家,历史悠久。半个多世纪来,中医科继承传统医学的优势特色,发扬瑞金医院作为大型综合1?生医院的学科交融优势,与时俱进架设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结合的桥梁,拓展中医临床医疗品牌,逐渐形成了中医内科、针灸科、推拿科、中医外科、中医五官科等临床科室,并设有中医病房。

    作者:于水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护理沟通技巧在注射室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沟通技巧在注射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门诊注射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82.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无投诉情况,对照组投诉率为1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注射室患者采取护理沟通技巧,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王晶;高俊茹;刘颖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患有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方法为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而对照组只给予口服阿维A胶囊治疗。结果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实验组退热时间,皮损开始消退时间,皮损完全消失所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同时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的方式能够有效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并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此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玉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山东姜半夏多糖含量测定及抗肿瘤实验研究

    目的:提取并测定山东姜半夏多糖含量,探讨山东姜半夏多糖抗肿瘤作用。方法提取姜半夏多糖,观察姜半夏多糖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小鼠艾氏腹水瘤(EAC)的抑瘤作用。结果姜半夏多糖的含量为0.2533%(n=3),姜半夏多糖对S180、EAC有一定的抑制作用(<0.05)。结论山东姜半夏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

    作者:张建琨;王英;刘岐;姜淑荣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综合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农玉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方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方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替米沙坦治疗,其中治疗组于晨间服药,对照组于晚间服药;比较两组治疗后杓型血压比例以及治疗前后24h平均SBP/DBP值。结果研究组非杓型血压,纠正率(64.44%)明显高于对照组(31.11%)(<0.01);观察组DBP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显著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夜间用药在纠正异常学懂波动中效果更佳。

    作者:耿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尿动力学检测在重症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UDS)检测对重症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治疗评估的价值,为合理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8例BPH患者采用奇偶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术前运用UDS检测,以经分析UDS数据决定治疗方式的6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余64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60例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另外4例患者采用了药物治疗,64例患者膀胱刺激症状明显改善。对照组58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仍有6例患者膀胱刺激症症状没有改善。我们在术前对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残余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比较没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5)。术后膀胱容量()、残余量(RUV)、大尿流率(Qmax)、大尿流率逼尿肌压(PvexQmax)、IPSS、Q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术后暂时性尿失禁、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IPSS、QOL、Qmax、尿道狭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结论 UDS检测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有指导意义,它能帮助患者选择佳的治疗方法,杜绝手术的盲目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黎炼;罗志刚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减轻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穿刺的次数和不良反应,保证了患者治疗的舒适性,减轻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和疼痛感,本文通过对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防护与处理的分析与探讨,对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

    作者:林山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动脉硬化症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动脉硬化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5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疑似为脑动脉硬化症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施行经颅多普勒超声与头颅CTA方法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脑动脉硬化症严重程度判断的一致性。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头颅CTA检查方法后发现,检查结果正常者例数、同为轻度脑动脉硬化症者、中度脑动脉硬化症者、重度脑动脉硬化症者都相同,数据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对于疑似脑动脉硬化症的检查,经颅多普勒检查方法与头颅CTA检查方法具有相同的效果,说明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动脉硬化症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作者:韩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收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0例,其中有30例患者继发脑梗死,分析中重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谈谈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年龄<14岁或>60岁、GCS昏迷评分3~分,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低血压以及大剂量使用脱水剂均为继发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上应当保持积极且高度重视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且需要给予必要的预防对策,以减少继发脑梗死的发生率。

    作者:颜珂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微创穿刺术与开颅术治疗小脑出血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对比微创穿刺术与开颅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小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1)。对照组患者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待患者出院时,评测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2.8±15.7)min,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8.9±9.4)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9853,=0.0000)。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优良率为23.81%,重残率为42.86%;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优良率为57.14%,重残率为14.27%,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4.8424,=0.028),重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000,=0.040)。结论与开颅术相比,微创穿刺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便利的优势,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重残率,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作者:杨志杰;陈宏宝;胡庆华;董智勇;沈建昀;陈建元;杨立君;田少华;贾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性心梗患者心理特征与护理措施

    分析研究医院收治的48例急性心梗患者,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死亡率,促使患者身体健康早日恢复。

    作者:何艳丽;安萍;董姝;王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依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痛120例体会

    目的:观察和评估盐酸依托必利分散片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痛中的疗效。方法将安福县人民医院于2009年4月~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痛按计算机随机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其中A组为治疗组,共60例,B组为对照组,共6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依托必利分散片,规格为50mg/片,1片/次,3次/d,饭前15~30min口服;对照组给予B610mg,口服,2片/次,3次/d,连续服用14d,停止服用一切相关治疗药物。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盐酸依托必利分散片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痛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的优势,是临床用药的首选药物。

    作者:朱康全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