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芳
中医妇科急症是妇科病症中危险性极大的病症,常见的急症主要是厥脱症、高热症、血崩症。这些病症都具有病发速度快,病情变化快和症状转化快的特点。因为中医妇科急症的这些特点的存在造成中医诊治需要具有很好地应急措施和合理的处理方式,这对于患者的健康和恢复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对中医妇科常见急症的一些处理方式进行的论述,主要是为了提升诊治的效果,提高对于这些急症的防患意识。
作者:杨清良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分析克痢痧胶囊脐敷联合双歧杆菌活菌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7月~12月住院治疗的腹泻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液体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克痢痧联合双歧杆菌活菌治疗。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后相比较,观察组的止泻时间(1.85±0.63)d、退热时间(18.26±4.33)h、大便次数与性状(3.07±0.85)d,大便常规检查恢复正常时间(3.31±0.68)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6%显著高于对照组82.0%(2=5.146,<0.05)。结论克痢痧脐敷联合双歧杆菌活菌治疗小儿腹泻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华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在治疗开放性掌指(趾)骨折骨缺损时,通常采用的是早期骨移植方法,通过对该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深度分析其疗效成果。方法选取50例患有骨折骨缺损的患者,对其中30例进行早期的自体骨移植方法[1]。保持比例在总人数中占60%,对剩余的患者采取骨移植后,再加入邻位皮瓣移植。在一期手术治疗过后,对前30例进行清创并植骨。后20例等待10d左右再闭合伤口并植骨。并且,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发放满意表,分析其对疗效的满意程度。结果6个月之后,通过随访发现参与研究的50例患者中,只有1例出现伤口感染情况,通过及时治疗,也得到治愈。其余49例都处于治愈状态。治愈治愈时长在14~30w,平均时长为25w。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为96%。结论治疗开放性掌指(趾)骨折骨缺损,采取早期骨移植的治疗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且在患者群体当中易被接受。
作者:谢小云;陈航娇;李晓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炎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头孢呋辛2.0加入5%葡萄糖250mL,1次/d静点。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2.0加入5%葡萄糖250mL 1次/d静点。7~10d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0.05,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炎治疗急性附睾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武飞;李淑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安定注射液口服治疗婴儿惊厥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惊厥患儿,采用安定注射液口服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100例惊厥患儿接受安定注射液口服治疗后,57例患儿在安定注射液滴入过程中肌张力即出现降低;49例患儿在安定注射液全部滴完后5~10min内停止惊厥;4例患儿在安定注射液滴完10min后没有出现反应,治疗无效,改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呼吸抑制,在15~30s后自行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安定注射液口服治疗婴儿惊厥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苏荣;斯琴高娃 刊期: 2015年第41期
为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及管理的认识,规范护理行为,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人员对法律法规认识,降低护理职业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服务。
作者:吴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临床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P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与脂蛋白(a)[LP(a)]4项的检测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各50例,分为冠心病组和健康组,对两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血液中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P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进行检测,并比较各项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中Hs-CPP、Hcy、LP(a)、TC、LDL-C的含量均有升高,而HDL-C的含量降低。结论 Hs-CPP、Hcy、血脂与LP(a)4项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都有很显著的价值。
作者:谈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疗程都为1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与81.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经过调查,治疗组的食欲、睡眠、日常生活、精神状态、生活兴趣得分明显少于对照组(<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树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全喉切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喉切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时间为4周;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出院后均给予家庭随访,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入院时)和干预后(随访结束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CA)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知识水平的差异。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ES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说明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随访结束后,实验组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ESC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提高全喉切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王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对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实施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87例患者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44例患者在A组患者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两组间护理满意度、出血率等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B组患者术后出血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0.05);护理满意度方面,B组也明显优于A组(<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降低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发生,这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美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分析术前介入治疗法在手术困难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共79例,并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手术进行之前给予介入治疗法,而对照组则不予以实施。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对手术困难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术前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胡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金梦贤(1921~1998),原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兼任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学会和平区分会理事长,天津市和平康复医学研究会副理事长,1990年被推选为全国五百名培养继承人的老中医专家之一。
作者:葛立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手足口病的流行,时时刻刻威胁着婴幼儿的身心健康,作为孩子的家长更是感觉到恐惧,不知如何应对。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浅谈手足口病,通过一系列得当的治疗及护理,使疾病得到较好的预后。
作者:祝雨婷;王晓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目标性监测与干预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月~6月,我院接收尿管留置患者100例(对照组),并将2014年7月~12月接收100例作为实验组,比对其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临床结果显示,对照组例患者中尿路感染患者7例,感染率为7.0%;目标性监测干预措施实施后(实验组)尿路感染患者1例,感染率为1.0%,干预前后差异性鲜明(<0.05)。结论通过所开展的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及针对性干预措施的调整,可有效降低尿管感染发生率。
作者:黄华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普外科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近3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278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介入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措施,将2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照组未介入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观察两组术前后联合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后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时机比例及合理联合用药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用药天数、切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合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不合理用药比例,降低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治疗费用。
作者:俞浩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功能性电刺激疗法。采用疼痛标准数字评分法(VAS)、肩关节PROM测量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肩痛强度、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结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肩痛,有效防治卒中后并发症。
作者:孙云娇;何晓阔;王俊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评价52例苹果酸舒尼替尼用药病例以期发现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方法整体纳入2010年1月~2013年11月52例苹果酸舒尼替尼病例,通过改良的计分推算法评价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因果关系,并应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4.0版[对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结果使用舒尼替尼后92.5%的患者出现血常规的异常,其中发生严重(I I、IV级)Hb降低的患者有4例,占所有Hb降低的21.1%,严重白细胞降低的患者3例,占所有白细胞降低的10.7%,严重血小板抑制的患者有7例,占所有血小板降低的35%,严重中性粒细胞降低的患者有3例,占所有中性粒细胞降低的14.3%。结论使用舒尼替尼后严重血常规异常以血小板计数降低为主。
作者:李加;杨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胰岛素注射是有效控制血糖、不良反应较小的治疗手段之一,但目前由于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胰岛素注射的并发症出现。如何减少胰岛素注射的不良反映,是当前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糖尿病患者,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可以避免皮下脂肪增生,增加胰岛素有效吸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现将通过品管手法详细分析如何提高住院患者胰岛素规律轮换率,已达到控制目的。
作者:马子凤;葛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白塞氏病患者皮肤、口腔、外阴黏膜溃疡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住的白塞氏病中20例致皮肤、口腔、外阴黏膜溃疡的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2例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并出院,其中18例患者溃疡痊愈。结论白塞氏患者皮肤、口腔及外阴黏膜损伤率高,通过临床护理,保护患者的皮肤黏膜非常重要。
作者:李沭颐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身体的各部位的静脉,以下肢多见。血栓栓子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两者合称静脉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创伤骨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肺动脉栓塞和血栓后综合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发生。创伤骨科患者伤情多种多样,同时可能合并多种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因素,据研究表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5%~58%。中华医学会创伤骨科分会已形成和制定专家共识,建立规范的筛查和防治措施,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崔秀峰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