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效果评估

王海龙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 常规治疗, 兰索拉唑,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中兰索拉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的比较。结果经过综合性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治愈24例(80.00%),治疗有效5例(16.67%),治疗无效1例(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9例(63.33%),治疗有效5例(16.67%),治疗无效6例(20.00%),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Hp根除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且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入兰索拉唑,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经过试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并予以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对青春期女性附件包块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研究超声对青春期女性附件包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10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附件包块的青春期女性。分析100例患者附件包块的超声特征以及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青春期女性附件包块100例患者中,有88例为良性病变,7例为交界性,5例为恶性。88例良性病变主要以瘤样病变和卵巢良性肿瘤为主。7例交界性以及5例恶性,主要以上皮性肿瘤和生殖细胞为主。良性病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4%,良性生殖细胞肿瘤诊断符合率高。瘤样病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91%,交界性以及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1.66%,其中上皮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0%,生殖细胞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0%。结论超声诊断对青春期女性附件包块具有可靠的应用价值。

    作者:闫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对照观察

    目的:对比及分析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50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0.05);在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上,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0.05)。结论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均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健康状况,但阿立哌唑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率更低。

    作者:周佳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医学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完善策略分析

    临床医学检验准确性的高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医院的整体形象都会有直接影响,但是在当前的临床医学检验中,仍然有很多影响因素以及严重问题,所以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医院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了给患者的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可靠、准确以及及时的临床医学检验报告,本文就对在医学检验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有效期的完善措施,以提升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准确率,提高检验报告的完整性。

    作者:何克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可行性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可行性研究。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临床可行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升护理效果及质量,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可行性。

    作者:王志成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肾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肾功能在病理生理上的紊乱,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终引起心脏和肾脏功能共同损害及衰竭。通过对心肾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将其分为五型,各型之间有共同发病机制,均有持续交感神经兴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早期诊断,积极去除病因和诱因,积极药物治疗和血液滤过治疗。随着临床研究开展重组人B型利钠肽、VAP受体拮抗剂、腺苷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相继出现,但临床应用时应掌握指征及时机,避免治疗药物使肾脏损害加重。

    作者:梅莲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尼莫地平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用于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入住我院神经医学科进行治疗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脑损害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尼莫地平能够有效的治疗脑出血患者,对脑出血患者的脑损害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阿依古丽·达克什;许凌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品管手法对提高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律轮换率的影响

    胰岛素注射是有效控制血糖、不良反应较小的治疗手段之一,但目前由于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胰岛素注射的并发症出现。如何减少胰岛素注射的不良反映,是当前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糖尿病患者,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可以避免皮下脂肪增生,增加胰岛素有效吸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现将通过品管手法详细分析如何提高住院患者胰岛素规律轮换率,已达到控制目的。

    作者:马子凤;葛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对天麻鉴定、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天麻的鉴定和药理学作用,观察天麻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根据其来源、性状、特征、实验学检测等方法对天麻进行鉴定要点的讨论,也进行了药理学作用的讨论。并对天麻素治疗脑损伤患者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天麻临床应用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治疗患者的眩晕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利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观察我院利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来治疗青少年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以来一共有64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常规组32例。治疗组采用药物综合治疗的方法,并且联合心理干预进行综合治疗。常规组也有32例,应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68.75%。结论利用药物综合治疗与心理干预治疗的方法治疗青少年的抑郁症,能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治疗效果。

    作者:熊静;陈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微创穿刺术与开颅术治疗小脑出血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对比微创穿刺术与开颅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小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1)。对照组患者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待患者出院时,评测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2.8±15.7)min,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8.9±9.4)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9853,=0.0000)。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优良率为23.81%,重残率为42.86%;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优良率为57.14%,重残率为14.27%,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4.8424,=0.028),重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000,=0.040)。结论与开颅术相比,微创穿刺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便利的优势,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重残率,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作者:杨志杰;陈宏宝;胡庆华;董智勇;沈建昀;陈建元;杨立君;田少华;贾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效验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麦粒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34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均17例,对照组患者均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均采用针刺+麦粒灸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7%,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顽固性面瘫采用针刺联合麦粒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金林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胸腔镜治疗复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其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胸腔镜应用于复发性气胸治疗的效果,分析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复发性气胸患者62例,随机分成考察组31例与研究组31例,考察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与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胸腔镜治疗,并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皆无死亡情况,随访6个月~2年,研究组无复发情况;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等研究组明显由于考察组,对比有差异(<0.05)。结论对于复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镜进行治疗与实施综合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率。

    作者:童良娥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理护理在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于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2014年5月~2015年5月确诊收治的200例宫内胎膜早破产妇,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100例患者自入院以后直至分娩结束,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80.0%,助产10.0%,剖宫产10.0%;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65.0%,助产14.0%,剖宫产21.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减少胎膜早破产妇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负面情绪,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吴丽芸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DPN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联合甲钻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饮食,运动,糖尿病教育等基础治上,观察组采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肌注联合应用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配合口服降糖药和(或)加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对照组则采用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注射配合口服降糖药和(或)加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疗程为2w。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变化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6%,显效率为1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显效率为44.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0.01)。且治疗后患者神经症状以及TSS评分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确切,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的方案。

    作者:骆桂根;刘基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实践

    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推进,深入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对我们护理同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护理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彦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重型哮喘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支气管哮喘在医学上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顾名思义就是支气管方面的疾病,其病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支气管哮喘一般表现为急性,急性的主要特点就是快,即发病快,恶化快,可使用一些应急措施进行缓解发病的症状。由于现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各种生活压力导致的精神上的问题,而致使近年来的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频率和病死率都有明显的上升。所以对于哮喘的急救和护理就显得具有必要性。

    作者:叶再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浅谈医院信息安全的风险管控及应对方法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化为医院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医院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因此,本文就网络信息化语境下,如何做好医院的风险管控,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本文论述,旨在为完善医院信息化管理做些有益的论述工作。

    作者:莫兰榕;钱丽霞;黄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抗生素分期治疗在复发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抗生素分期治疗在复发性尿道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选择胸腺五肽联合抗生素治疗;实验组采取抗生素分期治疗。观察两种方法对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其中实验组30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0.05)。结论采用抗生素分期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治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郭振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玄武膝痛颗粒结合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100例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近年来,我们采用玄武膝痛颗粒结合常规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有关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茜;范利锋;陈汉玉;翁庚民;王立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雷贝拉唑联合胃康胶囊治疗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胃康胶囊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胃炎患者12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胃康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在胃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相较于单纯应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联合使用胃康胶囊效果更确切,能够有效减小复发概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小军;郑艳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