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梅
目的:观察和分析氟比洛芬酯在骨外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择期或者定期进行骨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氟比洛芬酯结合芬太尼组)和对照组(芬太尼组),每组40例。所有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h内(3、6、12、24h)的镇痛评分(VAS),用Ram say观察镇静效果,PCA使用次数以及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将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术后3、6、12、24h的镇痛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近,两组患者PCA使用次数在24h内差异不大(>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类率为25.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0%,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在骨外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使用芬太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疼痛感,达到明显的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耿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16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两组腹痛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在1个疗程(14d)后进行疗效判断。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6±0.7)d、(6.1±1.7)d、(14.8±7.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662、4.753、6.927,<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6/96),显著低于对照组(2=3.945,<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71%(89/96),显著高于对照组(2=3.876,<0.05)。结论相比于单独运用乌司他丁,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作者:闫晓林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内科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88例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施心理护理的手段和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注重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只常规护理),两组人数分为48例和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恢复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注重心理护理干预后,在病程恢复、情绪改善。社会实践能力上都要明显比对照组占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内科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其预后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秋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不同剂量血塞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塞通粉针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200mg和400mg血塞通粉针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低切切变率、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400mg的血塞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礼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抑制胃酸分泌,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粘膜及溃疡急性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在不断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注射用奥美拉唑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整理如下。
作者:莘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患者采取中医外治法进行临床治疗的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骨伤科疼痛性患者共计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38例。治疗组患者采取中医外治法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治疗期间为2个月。针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进行详细比较与分析。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患者采取中医外治法治疗有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蒋金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进行老年肺部感染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取利奈唑胺治疗,对照组采取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68.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2.00%,对照组为24.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0.05;治疗组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0.05。结论在老年肺部感染治疗中运用利奈唑胺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作者:杜恒健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比FARES法与Hippocrates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方法2013年07月~2014年12月,共52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随机应用FARES法与Hippocrates法进行复位,并记录脱位至初始复位的时间间隔、复位时疼痛程度(VAS疼痛评分标准)、开始复位至复位成功的时间间隔以及尝试完成复位的次数。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并无差异。复位速度、复位时疼痛感以及尝试复位次数,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FARES组优于Hippocrates组。结论两种方式均可安全有效的复位肩关节。与Hippocrates法相比,FARES法速度更快、疼痛程度更轻、所需复位次数更少。
作者:祁宝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探讨宫颈癌流行病学及其高危因素,为治疗宫颈癌提供理论依据和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了宫颈癌新发病例488例,随机选取其中9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90例非宫颈癌患者的女性作为对照组。对这48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同时利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结果2011年~2014年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呈明显上升趋势,各年份城市患病数均小于农村;34~38岁以及60~65岁为多发年龄段,占到88.93%;随文化程度的提高,宫颈癌新发病例数明显下降;鳞癌为多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与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月经初潮时间、首次性行为年龄、怀孕次数、人工流产次数、宫颈炎、个人卫生习惯及HPV感染有关(<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V感染、人工流产次数、宫颈炎及首次性行为年龄是高危因素,其中HVP感染为首要高危因素。结论2011年~2014年宫颈癌新发病例数及年龄基本呈上升趋势,城市少于农村,文化程度越高,宫颈癌发病率越低;常规筛查中加入HPV感染与宫颈癌检测,提高女性自我保护意识,可有效预防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王洪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均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分别采用氯霉素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0.05);②两组治疗后生活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0.05~0.01),且观察组治疗后量表各维度评分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确切,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柄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因素,探讨总结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期内接诊的43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分析引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因素,并总结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分析显示,胰岛素、降糖药物等的使用不当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因素,其次还包括饮食因素、运动因素等。针对低血糖的诱发因素进行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诱发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指导患者正确认识低血糖等护理措施,对于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红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文章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列举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健全制度;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培训等对策,确保院前急救护理准确、及时、安全、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
作者:何利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收治的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应用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期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内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427,<0.05)。结论在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病例调查分析,了解医院临床用药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3月上报的133例ADR主要从可疑药物类别、涉及的器官系统、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3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等有关,ADR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用药应注意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静脉给药,关注女性用药与老年患者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张瑞霞;史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追踪观察胃穿孔环形切除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12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的45例无饮酒习惯急性胃穿孔患者行胃穿孔环形切除修补术,术后对患者进行追踪观察10年,每年行复诊及胃镜检查,分析其并发症。结果胃镜检查修补处完全愈合,本组均无再发溃疡。结论胃穿孔穿孔环形切除修补术为简单有效的急诊治疗胃穿孔的手术方法。
作者:魏广艺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水与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共收治的66例生殖器疱疹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给予医用臭氧水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参照组给予呋喃西林与阿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生殖器疱疹患者,使用医用臭氧水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效果显著。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本文主要讲述了荷叶的结构和荷叶所含有的成分,并介绍了荷叶的一些功能,同时根据荷叶具有的这些功能做出了相应的展望。
作者:周灵臻;丁艳茹;寿莉赟;潘利君;尹颖颖;黄菲菲;李睿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术的并发症出现主要原因及其预防的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术患者59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分析其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治疗的方法。结果6例手术实施过程中出现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手术之后的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切口积液感染。结论明确好泌尿外科后腹腔镜的手术并发症的出现原因,大限度的提升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方法与手术水平,能够有效降低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术并发症的出现率。
作者:万能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颅脑损伤是一个外部暴力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脑损伤造成的。由于脑损伤的严重损伤,病情变化快,除了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早期治疗的关键。可以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一个ICU护理人员要快速反应,技术,对患者的整体状况给予同样的时间,在呼吸道的护理工作做好,为成功创造条件的救援,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建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性McDonald法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总结孕期管理经验。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2月住院的11例孕14~25+5w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其中10例择期行宫颈环扎术,1例进行紧急宫颈环扎术,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11例患者10例经阴分娩,1例剖宫产,均分娩活婴,治疗效果好。结论采用改良性McDonald法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能有效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姜玲;张文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