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情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法(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检测临床价值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手足口病早期患儿共180例,依次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抗EV-71-IGM抗体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阳性率及临床诊断一致性。结果 GICA和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符合率为76.67%(138/180),临床诊断一致性检测Kappa值=0.52;GICA和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7.78%(86/180),26.67%(48/180);GICA法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相较于ELISA法,GIC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更高,且对于两种方法均检测阴性患儿,应及时复查避免漏检。
作者:黄立堂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但若操作不当,尤其是年老体弱,既往疾病史、肠道手术史的患者,就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灌肠致肠穿孔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并发症之一。
作者:张月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回顾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总结患者手术过后的切口感染情况,比较同时进行普外手术本组患者的差异,得出结论。结果120例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为9例,占7.5%。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手术时间、手术类型以及医院的环境是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普外科术后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医院应对手术后患者予以特殊护理,优化患者病房环境,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类型。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1影响乳腺钼靶X线效果的原因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迄今为止诊断乳腺疾病准确率高的影像方法,尤其是数字化摄影技术的应用使放射剂量明显减少,乳腺摄影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对于早期诊断乳腺癌有着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但降低了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还缩小了手术范围,对于1~2cm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可行单纯癌肿切除等保乳手术,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愈后生存质量,提高了生活品质,因此,如何获取对诊断结果起着决定性因素的标准摄影图像是非常重要的,现就对影响拍摄图像效果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霍建秋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建立起自己特有的医院文化,促进医院积极进取的氛围。把优良传统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制定医院发展规划,提高医院整体素质,从而优质高效地服务于社会和患者。
作者:严于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例骶髂关节炎患者作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强直性脊柱炎(AS)12例,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8例。结果早期骶髂关节炎的MRI征象包括骨髓水肿、关节软骨信号增高、关节软骨变形、骨质异常、脂肪沉积、关节间隙改变,MRI增强后病变区域不规则强化。结果 MRI检查能清晰显示早期骶髂关节炎病变,有利益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何杰;高文峰;刘娟;杨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对他们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门诊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60岁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和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健康状况和社会关系等指标的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4项指标的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前后的组内和护理后的组间差异均显著(<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吻合器微创痔切闭术在痔疮治疗中的分析给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痔疮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吻合器微创痔切闭术,对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手术时间为10~20min,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为98.7%,术后随访,患者均未发生排便障碍、失禁、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在痔疮的治疗中,吻合器微创痔切闭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痛和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且康复速度比较快。
作者:邓年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颅脑损伤是一个外部暴力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脑损伤造成的。由于脑损伤的严重损伤,病情变化快,除了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早期治疗的关键。可以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一个ICU护理人员要快速反应,技术,对患者的整体状况给予同样的时间,在呼吸道的护理工作做好,为成功创造条件的救援,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建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可行性研究。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临床可行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升护理效果及质量,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可行性。
作者:王志成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不同剂量血塞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塞通粉针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200mg和400mg血塞通粉针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低切切变率、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400mg的血塞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礼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用阿托品、解磷定联合纳洛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用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组患者采接受阿托品和解磷定治疗,25例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施纳洛酮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和神志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症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2%,高于对照组的76%,观察组患者体温变化情况明显,由(39.8±2.2)℃下降到(36.1±1.8)℃,恢复正常值;观察组患者神志恢复基本正常,对照组患者神志仍有些不清醒,经对比,观察组效果佳,<0.05。结论使用阿托品、解磷定联合纳洛酮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中毒症状,恢复体温正常值,提高患者的恢复意识。
作者:彭放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患者采取中医外治法进行临床治疗的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骨伤科疼痛性患者共计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38例。治疗组患者采取中医外治法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治疗期间为2个月。针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进行详细比较与分析。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患者采取中医外治法治疗有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蒋金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在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区域医疗联合体信息平台,通过强化各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实现各医疗机构间的网络互通,建立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协同服务平台、门户网站、电子健康档案、财务管理结算平台、医保管理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物流管理平台、诊断中心管理平台、区域临床知识库、网上继续教育平台,实现区域内居民诊疗信息的共享,提高下级医疗机构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水平,促进就医下沉。
作者:姚晴虹;赵艳;索仲良;朱立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提高患者的急诊诊治水平。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就诊的204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4例急性腹痛患者中,腹腔内脏器疾病所致急性腹痛190例(93.14%);腹腔外脏器疾病所致急性腹痛8例(3.92%);全身性疾病所致急性腹痛5例(2.45%),内科疾101病例(49.51%),外科疾病97例(47.55%),妇科疾病5例(2.45%),不明原因1例(0.49%)。结论急性腹痛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部分病例症状、体征不典型导致诊断困难,急诊科医师应掌握全面的临床知识,高度重视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漏诊,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朱伟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当中的纠纷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并观察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程度。方法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暂未完善药学服务纠纷的预防对策时,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收集1000例。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已完善药学服务纠纷的预防对策时,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收集100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在我院治疗的患者药学服务记录,测评两组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总满意程度是91.00%,显著高于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程度77.00%(<0.05)。结论针对药学服务当中的纠纷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能够有效降低药学服务当中发生纠纷的概率,大化的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并获得患者对药学服务较高的满意程度评价,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作者:沈亚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申请输血的5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iaMed微柱凝胶免疫卡对其血样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进一步鉴定与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85例,阳性率为1.66%。其中女性61例,占71.76%,男性24例,占28.24%,有输血史或妊娠者76例,阳性率为2.67%,无妊娠或输血史者9例,阳性率为0.3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抗M抗体19例,占22.35%,抗E抗体15例,占17.65%,抗D抗体13例,占15.29%,抗C抗体8例,占9.41%,抗E抗体6例,占7.06%,抗S抗体3例,占3.53%,非特异性抗体21例,占24.71%。结论对临床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可以对阳性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叉配血试验,以选择匹配的血液,能够有效的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侯全斌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西医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案,探究肛肠病术后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案。综合使用文献检索法和病例资料分析法,研究分析现阶段有关肛肠病术后疼痛的西医治疗进展的相关文献,论证文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联系临床工作实践,提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笔者在充分分析研究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形成本篇综述。
作者:李大淦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疾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法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以及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MMSE功能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盐酸多奈哌齐药物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安全可靠。
作者:邓宏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和MR的表现,探索其影像学表现的特征,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和MR的表现。其中X线检查17例,CT检查15例,MR检查20例,MR增强扫描13例。结果22例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例,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8.9岁。发病部位院股骨远端13例(13/22,59.1%),股骨近端2例,股骨干1例,胫骨远端1例,胫骨近端1例,肱骨近端1例,跟骨1例,髂骨1例,髋臼1例。X线和CT表现院溶骨性骨质破坏21例(21/22,95.5%),长骨病例中表现为偏心性生长的16例(16/19,84.2%),表现为硬化边缘13例(13/22,59.1%),内见残留骨或骨性分隔11例,病理性骨折2例,出现骨膜反应1例。 MR表现院20例MR检查病例中,髓腔受累范围均超出骨质破坏或软组织肿块范围,并均伴有周围组织水肿;所有病例中伴有软组织肿块19例(19/22,86.4%),伴有出血或囊变10例;增强扫描病变边缘强化明显,实性成分呈不均质强化,囊变成分不强化。结论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好发于股骨远端,常表现为长骨端偏心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髓腔广泛受累,并伴有软组织肿块及周围水肿,多数可见边缘硬化,部分可见囊变坏死,骨膜反应少见。X线平片、CT和MR均能显示病变的部分特点,综合分析有助于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娄江华;张珍珍;李晓栋;李海婷;高丽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