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泌尿系统症状为首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周领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泌尿系统, 抵抗力低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以累及全身各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是其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此类患者病情复杂,机体抵抗力极其低下,同时存在多种严重的皮肤损害,让患者对SLE面的认识,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告知患者控制的基本知识,同时指导患者在疾病缓解期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SLE是疾病,累及各个系统,有些病例是以泌尿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或主要表现,SLE合并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多处于疾病活动期,充分认识SLE的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对准确诊断该疾病,避免误诊具有重要的意义。治疗方法上应该首选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大多数病例可以得到有效缓解,而不应盲目手术。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风险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为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及管理的认识,规范护理行为,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人员对法律法规认识,降低护理职业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服务。

    作者:吴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关系分析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及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入院的第1w、第4w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在入院后第1w为32.5%,第4w为38.5%;而且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其抑郁程度也越严重,相应的日常生活能力也越差;卒中后抑郁能够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论患者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程度有密切关系,而且相互影响。

    作者:邹勇;胡爱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循证护理在普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征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的认知及心理情绪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的认知,改善不良心理状况,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陈月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615份尿液样本是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内到我院送检的,其中有62份样本的检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将这62份样本进行复检,分析和统计其检验结果。结果根据对复检结果的分析可得,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为实验室因素的有29份,<占总数的46.8%;为样本保存因素的有9份,<占总数的14.5%;为临床用药因素的有12份,<占总数的19.4%;为样本采集因素的有8份,<占总数的12.9%;为样本送检因素的有4份,<占总数的6.4%。结论实验室因素、样本保存因素、临床用药因素、样本采集因素及样本送检因素等是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主要因素,为了减小和避免检验误差,临床上应当加强对以上因素的分析,从而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作者:李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2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产生内质网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TGF-β2对HLEC发生内质网应激及凋亡的影响,为探讨白内障发生的机制及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epase-3以及ERS标志性分子GRP78和Hrd1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随TGF-β2浓度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组HLEC的存活率降低,caspase-3和GRP78的表达升高,Hrd1的表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TGF-β2对HLEC存活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显著增强。TGF-β2通过升高HLEC中caspase-3的表达,导致HLEC发生凋亡。 TGF-β2通过升高HLEC中GRP78,降低Hrd1的表达,诱发ERS的产生。

    作者:王尧;宁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以后此类病症的治疗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5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每天分别服用12.5mg和6.25mg剂量的米非司酮片,连续观察3个月。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率为60%,治疗组的治疗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与治疗组相比,明显不正常。结论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之后,我们发现服用12.5mg/d剂量的患者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孟豫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城市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病发病高危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城市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检、实验室检测的方式,分析所选中老年人的糖尿病的发病高危因素。结果男性受检者和女性受检者的糖尿病患病率差异不明显(>0.05);而年龄越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越高(<0.05);BMI分级越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越高(<0.05);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0.05);有家族史的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没有家族史的患者(<0.05)。由此可以得出,中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病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年龄、BMI分级、合并高血压、存在家族史(<0.05),而性别不属于糖尿病的发病高危因素(>0.05)。结论针对糖尿病疾病,分析患者发病的高危因素,能够为预防糖尿病或临床诊断、治疗糖尿病,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作者:俞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并对其效果做出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老年肺炎患者,以是否提供优质护理为区别,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优质组为32例患者,提供改良的护理措施;而剩余32例患者为传统组,给予传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实验结果,分析出改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效果并对其作出评价。结果改良组在提供改良护理措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明显有意义(<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接受改良的临床护理措施后,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病情改善,改善医护关系,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蒋丽娜;张剑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综合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切口I期愈合率、肩关节功能恢复率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可有利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医用臭氧水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水与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共收治的66例生殖器疱疹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给予医用臭氧水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参照组给予呋喃西林与阿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生殖器疱疹患者,使用医用臭氧水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效果显著。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平板电脑辅助内科学教学初探

    针对内科学的学科特点,利用平板电脑辅助课前预习、课堂应用、课后拓展等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内科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内科学平板电脑辅助教学实践以及反馈显示,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平板电脑辅助内科教学给予满意的评价。结论:平板电脑辅助内科教学可以丰富现有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贺玲;张卫玮;杨甜;陈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浅析心理因素对临床检验指标的变化探析-以冠心病为例

    冠心病的主要特点是灌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的疾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健康疾病之一,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本文通过探讨心理因素在冠心病临床检验指标中的影响作用,希望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借鉴作用。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效果评估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中兰索拉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的比较。结果经过综合性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治愈24例(80.00%),治疗有效5例(16.67%),治疗无效1例(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9例(63.33%),治疗有效5例(16.67%),治疗无效6例(20.00%),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Hp根除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且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入兰索拉唑,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经过试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并予以推广。

    作者:王海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耳鼻喉科住院并经医疗检查确诊为鼻中隔偏曲的患者322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其中对照组158例,实验组1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成立品管圈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而且增加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保证了护理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余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陕西省大荔县2009~2013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分析与控制策略

    目的:探讨和分析陕西省大荔县布鲁氏菌病的疫情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有效的防治对策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网络系统导出陕西省大荔县2009~2013年布病病例数据库,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和Excel2003软件整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共报告布病病例363例,年均发病率为9.81/10万,无死亡病例。结论我县布病发病率由2009年的讨论院从2009~2013年7.7/10万上升到2013年的20.7/10万。布病疫情逐年呈上升趋势,25岁~55岁为该病特征人群,严重影响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作者:严虹;冀碧琴;何满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有效救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44.2±13.6 vs 71.5±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67%vs 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30% vs 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67%vs 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积极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有效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先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7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行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抑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居爱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我院13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通过病例调查分析,了解医院临床用药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3月上报的133例ADR主要从可疑药物类别、涉及的器官系统、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3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等有关,ADR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用药应注意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静脉给药,关注女性用药与老年患者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张瑞霞;史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均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分别采用氯霉素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0.05);②两组治疗后生活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0.05~0.01),且观察组治疗后量表各维度评分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确切,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柄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山东姜半夏多糖含量测定及抗肿瘤实验研究

    目的:提取并测定山东姜半夏多糖含量,探讨山东姜半夏多糖抗肿瘤作用。方法提取姜半夏多糖,观察姜半夏多糖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小鼠艾氏腹水瘤(EAC)的抑瘤作用。结果姜半夏多糖的含量为0.2533%(n=3),姜半夏多糖对S180、EAC有一定的抑制作用(<0.05)。结论山东姜半夏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

    作者:张建琨;王英;刘岐;姜淑荣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