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孟豫

关键词: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以后此类病症的治疗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5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每天分别服用12.5mg和6.25mg剂量的米非司酮片,连续观察3个月。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率为60%,治疗组的治疗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与治疗组相比,明显不正常。结论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之后,我们发现服用12.5mg/d剂量的患者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20例婴幼儿肺炎治疗心得体会

    目的:观察并分析氨溴索雾化吸入后吸痰疗法在婴幼儿肺炎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婴幼儿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包括吸氧、镇静在内的常规治疗,然后再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后吸痰疗法,观察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显效为9例,好转为10例,无效为1例,治疗有效率为95.0%;本组患者中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对婴幼儿肺炎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后吸痰疗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新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循证护理在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循证护理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作用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应用胸乳径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各方面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循证护理对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管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临床输血中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应用

    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申请输血的5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iaMed微柱凝胶免疫卡对其血样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进一步鉴定与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85例,阳性率为1.66%。其中女性61例,占71.76%,男性24例,占28.24%,有输血史或妊娠者76例,阳性率为2.67%,无妊娠或输血史者9例,阳性率为0.3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抗M抗体19例,占22.35%,抗E抗体15例,占17.65%,抗D抗体13例,占15.29%,抗C抗体8例,占9.41%,抗E抗体6例,占7.06%,抗S抗体3例,占3.53%,非特异性抗体21例,占24.71%。结论对临床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可以对阳性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叉配血试验,以选择匹配的血液,能够有效的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侯全斌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全喉切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全喉切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喉切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时间为4周;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出院后均给予家庭随访,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入院时)和干预后(随访结束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CA)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知识水平的差异。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ES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说明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随访结束后,实验组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ESC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提高全喉切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王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刘绍能主任治疗便秘经验

    便秘的病因及病机主要为热盛伤津热盛津亏液耗,肠道失润,大便燥结为热秘。气机郁滞忧思过度,或久卧久坐少动,或因外伤损及肠胃,致气机郁滞,通降失调,传导失职,糟粕停滞而便秘为气秘。气血亏虚年老精血虚少,或产后血虚津亏则肠道失润、气虚则推动无力,均可造成便秘。阴寒凝结,脾肾阳虚、命门火衰、糟粕不行而成冷秘;以及便秘的分型论治。

    作者:李霞;朱思敏;李防栋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0例的体会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上较为多见,早期治愈率较高,但顽固病久,反复发作或溃疡病灶长期不愈合者,治疗效果尚不甚满意,我们多年来,以黄芪建中汤之黄芪、桂枝、白芍、甘草、炮姜等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刘国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金梦贤老中医针药并用治疗中风疗效观察

    金梦贤(1921~1998),原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兼任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学会和平区分会理事长,天津市和平康复医学研究会副理事长,1990年被推选为全国五百名培养继承人的老中医专家之一。

    作者:葛立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腹腔镜胃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是将鼻饲管经一侧鼻腔、口腔或胃肠造瘘口等插入胃或肠内,从管内滴入食物,以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的临床治疗方法。近些年,肠内营养在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特别是对外科胃癌术后的营养支持。因此,做好胃肠营养的护理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这次研究的目的是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的护理找到好的护理方法。这次筛选了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共38例,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观察了护理效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包括从术后鼻饲管固定,各种鼻饲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护理以及如何做好患者及家属的知识宣教,有利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为患者的快速康复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罗雪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75例腹腔镜组和75例开腹组。对比①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②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③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有差异(<0.05)。②腹腔镜组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开腹组术后发生1例胆漏、1例切口疝、1例呼吸道感染。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6%,结果比较有差异(<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时,患者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疼痛感低、患者恢复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巴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对社区门诊输液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门诊在2013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400例患者,所有患者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在对照组中给予一般性护理,进而观察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效果,并将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本质上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社区门诊输液护理工作中运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这对于树立良好的医疗品牌形象有积极意义,在门诊护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月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磁共振诊断小肝癌的进展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早期诊断对治疗肝癌至关重要。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比较准确的诊断肝癌,但是对于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并不理想。MRI由于其高分辨力、安全性、多序列成像而广泛的用于腹部的检查。本文对有关小肝癌的磁共振诊断进展作一个综述,希望能够在这方面有新的认识。

    作者:赵虹;张晓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脂肪肝患者胆囊切除后胰腺脂肪浸润超声表现的随访观察

    目的:观察与探讨超声检查脂肪肝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后胰腺脂肪浸润的随访情况。方法选取127例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胆囊结石患者75例,胆囊炎患者20例,胆囊息肉患者32例,超声检查脂肪肝程度与胰腺脂肪浸润程度,行胆囊切除术后,超声随访观察胰腺脂肪浸润的发展程度。结果超声随访结论脂肪肝程度可出现减轻或加重现象,较为明显的减轻组占比不高,仅为观察组的17%,无明显改变的占观察组78%,另有加重脂肪肝程度的占观察组5%。结论超声检查胰腺脂肪浸润程度与脂肪肝程度及胆囊存在与否有比较密切关系,对于临床治疗脂肪肝、预防胰腺脂肪浸润引起的其它相关疾病和异常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昆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肝脏密度减低--急性重症胰腺炎重要CT征象之一

    目的:探讨肝脏实质密度减低在重症胰腺炎诊断、分型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临床治疗或手术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观察患者在初诊时及治疗后肝脏实质密度及其变化情况。结果120例急性胰腺炎,其中轻症胰腺炎86例,肝实质密度减低12例,正常74例;重症胰腺炎34例,肝实质密度减低24例,正常10例;重症胰腺炎经临床治疗后CT复查,24例肝实质密度减低患者,治疗后肝脏密度恢复正常18例,持续低密度2例,临床治愈或好转;2例死亡及2例因病情加重外传院病例,肝脏密度进行性减低。结论肝脏密度减低是重症胰腺炎重要征象之一,对重症胰腺炎诊断、分型、临床疗效评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颜家刚;吴玉林;阳建行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输注两种中成药物之间生理盐水冲管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输注两种中成药物之间生理盐水冲管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注的脑卒中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换接药液过程中采用生理盐水冲管,对照组按照一般输液方法换接药液,观察两组莫菲氏滴管内药物外观变化、患者不良反应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莫菲氏滴管内药物外观变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临床输注中成药物换接药液过程中,采用生理盐水冲管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输液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杨青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以泌尿系统症状为首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以累及全身各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是其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此类患者病情复杂,机体抵抗力极其低下,同时存在多种严重的皮肤损害,让患者对SLE面的认识,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告知患者控制的基本知识,同时指导患者在疾病缓解期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SLE是疾病,累及各个系统,有些病例是以泌尿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或主要表现,SLE合并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多处于疾病活动期,充分认识SLE的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对准确诊断该疾病,避免误诊具有重要的意义。治疗方法上应该首选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大多数病例可以得到有效缓解,而不应盲目手术。

    作者:周领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探讨老年哮喘的临床控制及肺通气功能影响

    目的:研究老年哮喘的临床控制与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入院时急性期与治疗后缓解期,分析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变化情况。结果①缓解期患者的肺通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明显高于急性期,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②经研究得知,缓解期的指标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了解老年哮喘患者的肺通气情况,有利于明确临床控制疗效,在不同时期对患者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有利于评估患者病情。

    作者:苏竞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基层医院肝切除术止血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中止血方法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从2012年5月~2015年5月的262例开腹肝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左外叶切除102例,左半肝39例,右半肝34例,肝段51例,局部性肝切除42例。45例采用间断性Pringle法行全入肝血流阻断,52例行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3例运用肝悬吊法联合入肝血流阻断,6例不阻断肝门的捆绑式血流阻断。利用超声刀肝断面止血处理85例,超声吸引刀(CUSA)15例,百克钳40例,射频凝血器21例。结论基层医院需开展肝切除手术,术中根据病情,因地制宜,掌握肝切除止血方法,并灵活运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永海;漆家高;陈思瑞;胡朝辉;罗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本次研究总结出针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病症患者进行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方式的治疗,对长期的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方式治疗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取对绵阳市中医医院风湿科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要从医院已经确定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所有患者中找到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然后进行不定标准的分组,一部分患者采取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方式治疗方式进行临床观察。另外一部分患者进行常规的消炎类药物进行控制,并且针对关节炎的症状进行止痛的口服药物持续作用。这部分患者还需要采取西药注射的手法,将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临床观察注射。将72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6例,之后进行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观察,并且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治疗效果的后续成绩,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追踪记录。结果进行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随后能够明显的观察到其中两组采取的治疗效果高于传统治疗手段的组别,而且从后6个月的观察过程中也明显的呈现出较低的复发率。其中两组的值均<0.05。结论根据临床治疗观察,可以发现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方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后期的复发率有干预作用。

    作者:钟晓鸣;古英;王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3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手术与护理方法,总结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手术的护理体会。结果本次调查中,一次性结石清除率达96.7%(29/30)。剩余1例留置双J管,并于3个月后再次行钬激光碎石术取得较好效果。术后对患者行3~6个月随访,其中结石复发1例,以ESWL术进行治疗后取得成功;输尿管狭窄1例,输尿管镜下狭窄段球囊扩张术获得了成功。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效果显著,给予优质的临床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邹江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力衰竭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结果护理后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护理前,<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5例患者在经过综合护理之后,治愈6例,有效8例,死亡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随访3个月后,复发患者2例,复发率为13.3%。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心力衰竭控制时间与住院时间,并且减少了死亡病例,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高红喜;杨小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