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先兆早产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贾自毅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先兆早产
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临床先兆早产护理中的效果,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方法以2014年3月~12月在我院收治的62例先兆早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以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分为评定指标。结果干预组干预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对照组SAS得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对治疗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先兆早产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促进了医患关系。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宫外孕48例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住院部4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予以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复合甲氨喋呤药物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对照组明显不如实验组,<0.01,差异极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宫外孕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是治疗宫外孕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董素梅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正交优选益气固脱颗粒水提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益气固脱颗粒水提工艺。方法以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对组方中有效成分马钱苷进行测定,选取L9(34)正交表,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马钱苷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结果综合实际终确定优工艺条件为饮片浸泡0.5h,加饮片总量15倍量的水分2次煎煮,2h/次。经工艺验证,得马钱苷的含量为44.43mg。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适于工业生产。

    作者:杨炳火;谈瑄忠;郎永英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失禁性皮炎护理新研究

    ICU患者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差,皮肤的保护功能降低,加上大小便失禁等问题,患者常常发生IAD。本文通过对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IAD的危险因素、评估工具的使用及预防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为IAD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李义琴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6例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8%;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满意率,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作者:高丽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现状分析

    抗生素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患者疾病的预后情况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临床无指征滥用、过量使用等不合理用药现象,造成临床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增加了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难度[1]。

    作者:杨春丽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PDCA管理理念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急救药品(物品)的科学规范化管理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方便,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我院通过PDCA的管理理念不断改进,使全院的护理人员不论到哪个科室,只需要熟悉专科用药,其他都是一致的,保证了抢救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作者:陈艳梅;王玉花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的临床急救与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10例老年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的临床急救与护理的经验。结果经内科治愈78例,好转13例,外科手术12例,死亡7例,死亡率6.36%。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一方面出血量大,持续时间长,止血困难。另一方面症状不典型,伴随疾病、并发症多,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急救护理时对老年患者的病情作全面、连续、动态的观察,同时做好基础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治愈率和好转率。

    作者:张玫;靳晓萍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关于口腔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目的整理我院接受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唑类药物治疗口腔白色念球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并对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口腔白色念球菌感染患者,对患者进行氟康唑口服治疗。以10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2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口腔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结果通过2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感染得到有效的治疗,75例患者的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到治愈,患者的治愈率为93.75%,其他4例患者的病情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只有1例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控制,治疗无效率为1.25%。通过对口腔白色念球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可以看出,口腔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很高,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临床进行重视。结论对口腔白色念球菌患者进行氟康唑口服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患者的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且治愈率非常高,能够有效的治愈患者的感染疾病,但是在对口腔白色念珠菌进行唑类药物的耐药性试验后发现,口腔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

    作者:刘志宇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3D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配合及体会

    目的总结3D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配合。方法对10例胆囊患者实施3D腹腔镜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30min~1源0min,术中出血量20mL~50mL,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结论3D腹腔镜囊切除术的视野更加清晰、直观,既保留了传统腹腔镜手术精细、微创的特点,又兼得高清立体视野的优点,减少出血、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

    作者:胡晚君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院内早期死亡创伤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院内早期死亡创伤患者的影响。方法按入院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急救处理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建立完善的创伤救治体系,动态评估患者,增加导诊人员,合理空间布局等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救治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在救治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易发生院内早期死亡创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救治效果。

    作者:胡友珍;高小玲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护理干预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症状的应用

    目前,恶性肿瘤已超过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第一致死原因,而化疗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引起的较常见和较严重的毒性反应[1],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进程及生活质量。因此,对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分度作出准确评估,并进行合理、有效、全面的护理干预,对缓解骨髓抑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临床上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现状作一阐述。

    作者:杨姮;小红;傅周杉;黄洁;蓝小绚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主要是想通过对照试验的方式来检验护理干预是否能够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产生一定的影响,所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把探究的86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事先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相当,然后对于实验组采取专业的护理干预,而对于对照组则进行平常的护理,后针对这两组人员的住院时间和住院满意度进行调查,后得出数据显示为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仅为19.2d,满意度达到了93.02%,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则为21.2d,满意度为79.07%,这两方面的差异均具备统计学上的差异意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针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采取专业的护理干预确实能够起到较好的积极效果,可以在今后的医院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向春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护理。方法对30例体重<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并进行静脉输液。结果30例均置管成功,置管保留时间12~55d,并发症包括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例(发生率3.3%)、出血1例(发生率3.3%)、堵管1例(发生率3.3%)、导管异位2例(发生率6.6%)、机械性静脉炎2例(发生率6.6%),所有置管均按期拔管。结论 PICC置管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可减轻早产儿的痛苦,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营养和治疗通道。

    作者:廖静;罗雁雁;余建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布拉氏酵母菌(亿活)预防患者使用抗生素继发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例需应用抗生素常规治疗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100例,治疗组从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亿活,对照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不使用任何微生态制剂,比较两组发生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疗效,腹泻持续时间以及腹泻疗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发生继发腹泻17例,腹泻发生率17%,对照组发生继发腹泻51例,腹泻发生率51%(=25.758,<0.05)。腹泻严重程度治疗组止泻时间(2.41±1.06)和腹泻疗程(4.47±1.01)短于对照组的止泻时间(3.10±0.88)和腹泻疗程(5.10±1.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46和-2.123,均<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显著降低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能够减轻腹泻严重程度,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和腹泻疗程,无不良反应。

    作者:杨希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调查。方法对我院ICU2013年9月~2014年10月间47例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了解患者病原学分布以及耐药情况。结果共有130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的数目为21株,占比例的16.2%;革兰阴性菌的株菌数目为93株,占比例的71.5%;真菌数目为16株,占比例的12.3%。除万古霉素以外,铜绿假单细胞对庆大霉素、氨曲南的耐药性高,其次为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药物的耐药性均超过80%,耐药性非常高,两者均对未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耐药率为0%。结论患者死亡率非常高,感染株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对常规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尚未发现株菌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

    作者:代江波;汤小刚;何中胜;王康;徐静波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浅谈多巴胺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多巴胺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心源性休克患者38例。入院后予以测定血压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室收缩时间间期STI),继而给予多巴胺多巴胺3mg/kg+酚妥拉明0.3mg/kg和/或硝酸甘油0.03mg/kg入50ml注射器电脑输液微量泵调速,多巴胺5~10μg/(kg·min),酚妥拉明2~5μg/(kg·min),硝酸甘油2~10μg/(kg·min),根据血流动力学参数调节三者滴速。结果本组痊愈25例,好转6例,死亡7例。成功率82%,效果满意。用药后本组38例患者休克的临床表现全部改善,心率减慢,血压上升至病前水平或接近病前水平,尿量增加,左室收缩功能改善。结论多巴胺抢救心源性休克及时、有效。在迅速升高血压的同时叉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赵文霞;刘成涛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研究进展分析

    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中风后偏瘫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降低,其中手功能障碍的恢复又滞后于下肢,延缓了偏瘫康复的进程。因此,探寻有效的康复疗法改善偏瘫患者的手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近5年来针灸、康复以及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旨在探讨中医治疗本病提供优化方案,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作者:赵岚峰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妊娠贫血对心电图ST段改变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并探讨妊娠贫血对心电图ST段改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100例来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收治时间为2013年7月~2014年8月,对所有孕妇进行血常规检查,根据血红蛋白检查结果将孕妇分为正常组和贫血组,每组孕妇各50例。对两组孕妇的心电图ST段改变进行分析。结果相比于正常组孕妇,贫血组孕妇的心电图Ⅱ、Ⅲ、avF、V4、V5、V6导联ST段发生下移的例数明显更多(<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Ⅰ以及avL导联ST段发生下移的例数没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妊娠贫血是导致孕妇心电图ST段发生改变的原因之一。

    作者:罗帅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临床症状指数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临床症状指数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临床症状指数对门诊怀疑为GERC的86例患者进行诊断,以《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GERC的诊断标准为金标准,评价临床症状指数对GERC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有46例确诊为GERC,而非GERC组为40例,临床症状指数为阳性的患者为47例,阴性的为39例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77.5%,阳性预测值为80.8%,阴性预测值为77.5%,诊断符合率为77.9。结论临床症状指数对GERC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于天条件有限不不具备行24h食管pH值监测,可选择临床症状指数对GERC进行初步诊断。

    作者:何元清;何子彬;张晗;何丽;赵娟;周骥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耳穴贴压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7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舒张压、收缩压的变化情况,并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舒张压、收缩压显著降低,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显著稳定血压,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刘晓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