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球形肺炎的临床影像学表现

木沙江

关键词:球形肺炎, 临床资料, 痰细胞学检查, 中性粒细胞, 实验室检查, 症状表现, 异常发现, 血沉增快, 球形病灶, 抗酸染色, 影像学, 病诊断, 白细胞, 胸痛, 信息, 收集, 女性, 年龄, 男性, 咳痰
摘要: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留心收集了多例肺部球形病灶的信息,进行影像学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诊断的正确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年龄:20~54岁,其中40岁以上患者偏多,病程多数在2~4w,长达10w,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症状表现:恶寒、发热、胸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偏高,血沉增快,痰抗酸染色、痰细胞学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探究

    目的研究并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特点以及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谢丽丹;吕春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的应用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60例患者通过预成纤维桩共修复了112颗牙,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成功修复了107颗牙,5颗失败,成功率为95.5%。结论预成纤维桩目前已经成为口腔修复治疗的新型修复方法和材料,由于其成功率较高,所以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作者:吴淑梅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4例进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67例。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的护理方式是在常规的护理方式基础之上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3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实验组显效34例,有效3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肖珍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浅析中药配方颗粒的优越性

    目的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优点,使其推广使用。方法将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的中药饮片进行各方面的对比。结果中药配方颗粒既方便患者又方便药剂人员,在携带、服用、调配、储存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发展前景广阔,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芹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浅析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后进行相关护理和康复训练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当地某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月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50例老年患者的术后护理情况以及进行康复训练以后的行动能力。结果患者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进行有效护理,取得良好疗效,无1例出现脱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进行康复训练以后患者的行动能力良好。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在术后进行精心的护理和科学的康复锻炼指导,能够早日恢复患者的行走能力。

    作者:冯志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浅谈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

    由于心血管疾病的病情比较复杂,很多患者即使在出院后,还需要坚持服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药物。但是由于多数患者对药物知识的匮乏,使其对长期坚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任务不能完成,不能早起就发现一些由于服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尽管现在负责心血管疾病的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出院前的用药指导,但是很多的指导具有片面性和主观性。因此,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者:徐学广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32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和常规阑尾切除术,并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切口长度分别为3.4 cm和6.7 cm,出血量均值32.2 ml和98.2 ml,住院时长均值3.9 d和5.8 d,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瘢痕遗留率亦远远低于常规阑尾切除术。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较之常规阑尾切除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宏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临床和影像学特征14例分析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4例PRE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14例患者均急性起病,其中妊高症5例,孕晚期无明确病因2例,孕晚期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高血压肾病4例,高血压脑病2例。表现为血压显著升高的13例,头痛的10例,视觉障碍的5例,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的均6例。 CT显示为双侧顶枕叶白质为主的低密度影,MRI显示为双侧顶枕区皮质及皮层下白质多发病灶,T1低信号,T2高信号,FLAIR高信号。经积极治疗1~2w后,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患者和高血压肾病1例患者症状好转,其余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结论 PRES以血压升高、头痛、视觉异常、意识障碍、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侯俊霞;黄姱姱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LISS钢板在小腿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LISS钢板在小腿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小腿骨折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借助临床常用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借助LISS钢板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95.0%)、并发症总率(5.0%)和对照组(好转率75.0%、并发症总率22.5%)相比,差异性鲜明(<0.05);且实验组患者心理状况、肢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鲜明(<0.05)。结论临床治疗小腿骨折患者期间使用LISS钢板固定疗法,效果突出。

    作者:杨晋;余浩;严钰皓;刘毅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办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9月接收的11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急救护理的方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急救护理的方式,对比两个实验组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康复率为55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49例。结论对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用人性化急救护理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王秀红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医学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现状与进展

    在临床治疗中,新生儿窒息是发生在婴儿出生后无法进行自主呼吸,或者是新生儿的呼吸受到抑制,造成的低氧血症等。新生儿窒息,会造成多系统缺氧损害,是产科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当前新生儿窒息是造成新生儿死亡、伤残的主要因素,所以针对新生儿窒息进行抢救、及时的复苏非常的重要。正确有效的复苏技术、复苏措施,可以降低新生儿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本文针对医学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现状,以及其复苏技术的研究进展等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王承建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早期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低血糖的监测,分析低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早期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12月我院母婴同室分娩新生儿859例产后2 h进行微量血糖监测。结果分析新生儿859例,检出低血糖36例,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率为4.1%,其中无临床症状者占83.3%,有临床表现者20%,本组资料显示母亲为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低体温及喂养延迟或困难者是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主要高危因素。结论开展母婴同室的低血糖普查,鼓励早吸吮、早喂养,对所有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预防性进行血糖筛查和定期监测,一旦发现低血糖症不管有无症状,均应及时治疗。

    作者:汪丽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抗感染以外因素在肺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讨论抗感染以外因素在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间收治的85例难治性肺炎患者,总结非抗感染因素在肺炎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在上述85例难治性肺炎患者治疗中,存在未明确基础疾病患者36例,占总例数42.35%;误吸、反流患者12例,占总例数14.12%;医源性因素9例,占总例数10.59%;宿主免疫力低下16例,占总例数18.82%;其他12例,占总例数14.12%。结论抗感染以外因素在肺炎治疗中是同等重要的,在肺炎治疗中必须明确肺炎难治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玺;魏春林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止血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奥曲肽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6.92%,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对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呕血、便血、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加用奥曲肽可加强疗效,快速止血,减轻患者身体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艳红;盛彤彤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给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给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将62例老年C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止咳平喘和退热等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治疗14d后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血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给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CAP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探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108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应用疗效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收诊的108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5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2个月后,选择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消失时间、溃疡直径、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1年后溃疡复发率为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溃疡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溃疡直径以及1年后溃疡复发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溃疡愈合率,缩短疼痛消失时间和溃疡直径,降低1年后溃疡复发率,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朱兆朋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住院危重患儿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干预研究

    目的分析对病情危重的住院治疗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重症患儿1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危重患儿营养支持方法,研究组采用肠内外营养支持进行干预治疗,出院前评估两组患儿营养风险。结果基于两组患儿干预后住院时间、体质量及STAMP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住院期间,危重患儿如果未能摄入足够营养,则在出院前营养不良急性发生率比入院时升高,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良检出率均同住院时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作者:杜传文;洪永星;石海清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浅谈护生在感染性疾病科实习时的职业防护与措施

    目的探讨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与措施。方法临床观察分析总结出造成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的因素,加强培训和管理,减少实习护生长期在高度污染而高度紧张的环境中所承受的职业伤害。结果增强了实习护生的防护意识,避免或减少了职业危害,构建了和谐的师,生,患关系。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防护是保障安全及实现护士健康成长的关键。

    作者:杨静;陈利英;罗惠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方法对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进行临床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结果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护理,解除心理问题,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黄艳娥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钠尿肽与六分钟步行试验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肽(BNP)水平与6min步行试验(6-MWT)的相关性,分析BNP、6-MWT评估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84例CHF患者测定BNP、6-MWT。结果随心功能分级增高,BNP数值逐渐增高(<0.05)。而6-MWT数值逐渐减低小(<0.05)。相关分析表明,6MWT距离与血BNP水平呈负相关。结论6MWT和BNP水平可作为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良好指标。

    作者:王喜梅;布娅;余承云 刊期: 2015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