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膈肌破裂22例临床诊治体会

刘成涛;赵文霞

关键词:膈肌破裂, 创伤, 胸腹
摘要:创伤性膈疝多伴有多脏器损伤(由于病情严重复杂(术前不宜做过多检查(因此容易漏诊膈疝)膈肌破裂后破口大小不同(疝内容物不同(会出现不同症状(常见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呼吸、循环、消化道症状;伴实质脏器损伤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体检有纵隔移位、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或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或胸部听到肠鸣音。创伤性膈疝临床少见,漏诊率较高。对失血性休克者术中尤应细致探查,防止漏诊,病情相对稳定者应行X线检查,如伤侧膈肌上升,膈上有气泡,有密度增高影,心脏、纵膈向健侧移位,伤侧出现线状或弧状肺不张等均提示膈疝形成。不典型病例可行消化道造影,慢性病例应行CT检查。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贫血对心电图ST段改变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并探讨妊娠贫血对心电图ST段改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100例来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收治时间为2013年7月~2014年8月,对所有孕妇进行血常规检查,根据血红蛋白检查结果将孕妇分为正常组和贫血组,每组孕妇各50例。对两组孕妇的心电图ST段改变进行分析。结果相比于正常组孕妇,贫血组孕妇的心电图Ⅱ、Ⅲ、avF、V4、V5、V6导联ST段发生下移的例数明显更多(<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Ⅰ以及avL导联ST段发生下移的例数没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妊娠贫血是导致孕妇心电图ST段发生改变的原因之一。

    作者:罗帅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细节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甘肃省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治疗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感染和压疮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投诉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感染发生率和压疮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0.05);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05);投诉率和护理差错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0.05)。结论针对外科患者采用细节管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投诉和护理差错发生率。

    作者:毛慧玲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分析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社区糖尿病患者100例,分别建立健康档案,之后每隔6个月对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检查,对采取规范化管理方案前后达标人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建档时各指标达标率在20豫左右,建档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时每次检查指标达标率均上升,24个月后各项指标达标率在45豫以上。结论实施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有助于促进患者血糖达标率的提升,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王燕敏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进行研究,并对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胺碘酮治疗与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QT间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脑钠肽、静息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张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左西替利嗪对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左西替利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2年5月~2015年3月手指的12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入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各项相关指标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4 d的系统治疗,在治疗效果及各项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入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卢红林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米诺环素辅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目的评价米诺环素辅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单纯采用采用利培酮治疗37例,纳入对照组,联合米诺环素治疗39例纳入联合组,6个月后,对比相关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院后随访12个月,对比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对照组CGI、SANS、PANSS阳性、PANSS总分低于治疗前,联合组CGI、SANS、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联合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次率、各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12个月内,对照组复发1例、观察组未见复发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米诺环素辅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助于增进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体征,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年内复发风险,但其对长远预后影响尚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张涛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CT灌注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本次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0例肝癌患者进行肝脏CT灌注扫描,选取其中符合要求的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给予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肝癌大小以及灌注值见的关系院60例患者当中大的病灶平面直径为2~16cm,25例患者小病灶小于3cm的患者,病灶面积为3~5cm,30例患者为5~10cm,5例患者超过10cm。结论在本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进行了CT灌注成像诊断,效果显著。由此我们可以知道,CT灌注成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孔凡利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知晓与高危行为状况调查

    目前,我国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间的传播上升速度明显,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由于受传统的性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国内仍然是一个比较隐蔽的群体[1]。近年来,我国MSM人群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连续几年呈上升趋势[2],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的重点人群。为进一步了解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与高危行为状况,掌握流行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采取有效的高危行为干预措施。

    作者:陈鑫;华燕;江月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急诊输液护理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急诊输液室是各类医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之一。因为如今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健康,医疗需求量变得愈来愈大,十分容易出现就诊高峰期以及输液高峰期,而且输液护理工作的涉及面相当广,在护理服务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无法预料的事件,对实际护理操作造成风险,为此就迫切需要制订出科学有效的急诊输液风险应对策略,从而力求取得为理想的成效。

    作者:张永鸾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正畸与传统疗法治疗牙周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传统疗法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牙周病成年患者传统疗法的基础上采用正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PBI)、牙齿松动度(TM)均有显著差异(<0.05)。治疗前后牙龈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运用正畸联合传统疗法治疗牙周病,能改善局部因素,减少牙龈炎的患病率,促进患者的牙周健康。

    作者:张利;刘明;丁元吉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炎琥宁和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经济学比较

    目的比较炎琥宁和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经济学。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12月门诊9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炎琥宁和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以2014年12月药品价格计算成本,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喜炎平组总有效率为91.11%,炎琥宁组总有效率为71.11%,低于喜炎平组(<0.05)。炎琥宁注射液成本-效果明显低于喜炎平注射液(<0.05)。敏感度计算结果炎琥宁成本-效果明显低于喜炎平(<0.05)。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药物经济学价值高,敏感度分析结果支持该结论。

    作者:孙立霞;张爱军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有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目的研究护理操作如何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血管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8例,并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4例。给予参照组的患者输液方式以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对研究组的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系统护理干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在经过系统的护理干预后,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采用常规的输液以及护理形式。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完善系统管理内容。一方面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化的服务,降低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徐之霞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护理干预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症状的应用

    目前,恶性肿瘤已超过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第一致死原因,而化疗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引起的较常见和较严重的毒性反应[1],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进程及生活质量。因此,对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分度作出准确评估,并进行合理、有效、全面的护理干预,对缓解骨髓抑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临床上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现状作一阐述。

    作者:杨姮;小红;傅周杉;黄洁;蓝小绚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研究

    支气管哮喘是由肥大,嗜酸性粒,中性粒,T,呼吸道上皮等细胞和其他细胞组分参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道受限、喘息,增加气道反应,气短,咳嗽,胸闷是哮喘的常见症状,可自行缓解的只有少数患者,大部分患者则需要经过抗炎治疗哮喘,来降低症状随着哮喘病程的延长,反复发作,可逆性气道受限可进展为气道重塑和气道不可逆性狭窄。所以合理治疗对于阻止病情的进展相等重要。

    作者:徐雪军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究消化内镜诊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性护理,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经护理治疗,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05);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消化内镜诊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对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内镜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丁惠芬;白芸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个人生活习性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与个人生活习性相关性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4年10月~2015年4月10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资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入个人生活习性的干预措施。着重记录和分析两种患者在前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加强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个人生活习性可以大幅度提升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适当对复发性口腔溃疡进行个人生活性干预,可以提升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丽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保证和改进措施研究

    地球地大物博,人类生活的这个环境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医学领域对于临床微生物的认知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医学对微生物的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如蛋白芯片技术、RCR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明与进步提高了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对微生物检测的质量,大力推动了临床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发展。在发展的道路上也会有跟多困难与问题产生,因此,本文就如何保证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和改进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何婉宁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回顾性分析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直肠癌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1.8%,85.7%,对照组分别为95.9%,89.8%,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13.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疗效显著,与根治术比较,并发症较少,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张体军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适充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部分欠充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不同程度治疗情况比较,观察组40例患者中25例痊愈,概率为62.5%,4例效果显著,概率为10%,7例症状得以改善,概率为17.5%,4例无效,概率为10%;对照组40例患者中16例痊愈,概率为40%,4例效果显著,概率为10%,12例症状得以改善,概率为30%,8例无效,概率为20%。结论牙体牙髓患者采用适充效果良好,治愈率高,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少。

    作者:雷晓丽;买克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等效镇痛剂量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呼吸抑制作用的对比

    目的研究总结等效镇痛剂量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呼吸抑制作用,为临床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普外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需颅内神经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舒芬太尼,研究组使用瑞芬太尼。统计两组呼吸抑制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呼吸抑制有效率为98%,对照组呼吸抑制有效率为76%,研究组呼吸抑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瑞芬太尼应用于神经科手术进行呼吸抑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减轻患者病痛,可以在临床神经科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智 刊期: 2015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