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死采用醒脑静辅助治疗疗效及对血血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影响分析

张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醒脑静注射液,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摘要:目的通过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来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12月来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100例急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情况及血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变化,并监测治疗期间所发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分别为(5.59±1.71)分、(78.89±15.67);对照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分别为(7.72±2.14)分、(61.92±12.75);两组与治疗前比较(<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41/50)(<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纯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相比,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更好疗效。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一套提高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评估分析老年患者的用药特点及其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提高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执行安全用药相关管理措施后,与护理相关的药品不良事件有所减少。结论护理人员在保证用药安全工作中担负着特别重大的责任,应明确职责,提高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郑敏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麻醉后老年骨科全麻患者谵妄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麻醉后老年骨科全麻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手术室行骨科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76例,在拔管5min后进行重症监护的谵妄筛查,并进行评估,记录术中的出入量,有没有尿管反应、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受教育的年限等资料,然后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结果22例患者发生术后的谵妄,占28.95%,谵妄组患者的平均的受教育年限为(4.5±2.5),无谵妄组的平均的受教育年限为(6.4±3.2);谵妄组的平均年龄为(75±9)岁,无谵妄组的平均年龄(70±8)岁;谵妄组输血患者(18±3)例,无谵妄组输血患者(19±2);两组在年龄和受教育年限、输血例数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使麻醉后老年骨科麻醉患者谵妄的高危因素有可能与年龄相关,也和受教育年限,输血等因素相关。

    作者:杨焱焰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探讨盆腔炎治疗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应用价值

    目的就盆腔炎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采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本所收治的64例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6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克林霉素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后,32例患者中,30例患者恢复健康,有效率为93.75%,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林霉素治疗后,32例患者中,24例患者恢复健康,治疗的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效果显著,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的健康。

    作者:李媛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探讨会阴评估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正常分娩会阴评估在选择会阴保护方法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妇产科收治的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70例,通过评估产妇会阴弹性、会阴体长度,产妇配合度分别实施会阴保护和会阴侧切术,其中保护会阴成功分娩60例,会阴侧切分娩110例。结果有效减少会阴侧切术的实施,减轻产妇损伤。结论实施方法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丽君;徐蕾;张亚妹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三级防护措施

    医院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存在多种职业危险因素,手术室环境封闭,设备繁杂,护士接触锐器及进行各种复杂的操作较多,工作中存在较高的职业危险,因此,加强职业防护及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让护士充分认识职业安全的潜在危险因素,切实有效地落实三级防护措施,提高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防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降低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风险。

    作者:鲍磊;蒋玉娣;许凤燕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止血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奥曲肽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6.92%,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对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呕血、便血、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加用奥曲肽可加强疗效,快速止血,减轻患者身体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艳红;盛彤彤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门诊猝死患者急救与护理经验总结

    目的总结门诊猝死患者急救与护理的经验,加强门诊猝死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的门诊猝死患者7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由门诊的医生和护士携带抢救药品以及器械进行抢救,对照组患者由急诊内科的医生和护士携带药品以及器械进行抢救,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从猝死到抢救的时间以及抢救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从猝死到被抢救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从猝死到被抢救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有10例患者被成功抢救,成功率为28.57%,12例被有效抢救,有效率为34.29%,总有效率为62.86%;对照组有3例患者被成功抢救,成功率为8.57%,有8例患者被有效抢救,有效率为22.86%,总有效率为31.43%。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成功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要对门诊护士进行进一步的抢救培训,加强急救的能力,提高门诊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姜凌;娄桂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男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男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并探讨其职业发展的稳定性。方法对本研究所抽选的200名男护士采取我院自行编制的护士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男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在其职业目标、付诸行动、自我调整、学习计划、人际策略、自我认识等维度均是从低到高的顺序;而在年龄、婚姻状况、护理工作的意愿等方面的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男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良好,愿将护理当成一份事业,但更期望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吴涛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优质护理在皮肤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在皮肤科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17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一般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患者知情并志愿的条件下调查分析患者,记录实施后患者的护理质量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在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组的一级护理质量为99.85±2.3,基础护理质量为99.57±1.2,病房护理质量为99.54±2.3;对照组的一级护理质量为95.24±3.3,护理质量效果基础护理质量为93.65±2.5,病房护理质量为93.47±1.7。护理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在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组患者满意度达97.6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仅为76.47%,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皮肤科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效果和满意度,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使护患关系更加的和谐,在医院皮肤科的护理工作中,值得继续广泛推广。

    作者:张樱;雒莎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一组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伴随着现代医学观念从生物、向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糖尿病的护理,预防与普及宣传教育已成为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护士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包括饮食、运动、药物、自我检测、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指导,使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提高,减少了疾病对生活工作的影响,减慢了并发症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所以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维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阴道超声结合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结合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的阴道超声诊断,实验组采用阴道超声结合腹部超声诊断。比较2组的诊断率。结果在心管搏动、积液、诊断呈阳性概率、假孕囊(宫内)、胚芽、等临床诊断结果对比中,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0.05);在附件包块方面,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疑似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中,腹部、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具有一定价值,但具有局限性;阴道超声结合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能有效提高诊断率。

    作者:丁艳文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动态血压特点与心功能受损的关系

    目的通过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24h血压、白昼血压及夜间血压特点,探讨其与心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分组,A组为心功能Ⅱ级、B组心功能Ⅲ、C组心功能Ⅳ级,每组各30例,比较其24h血压、白昼血压、夜间血压及发生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比例。结果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各时间短的血压呈下降趋势,且发生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比例逐渐增高。结论(CHF)血压变化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心功能受损有直接关系,可作为(CHF)心功能损伤程度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刘志坚;王平;刘鹃锋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腹腔镜下胆囊管结石处理技巧(附33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管结石的处理技巧。方法系统性回顾并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33例胆囊管结石手术效果。结果33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无任何并发症,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存在于胆囊管内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汪大海;施小梅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治疗过程中,实施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观察其对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妇产科分娩后实施产后康复治疗的124例患者,根据是否实施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为依据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42d后,实验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母乳喂养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分娩后产褥期产妇实施康复护理过程中,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的应用,增加产妇产后泌乳量,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

    作者:谭敏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1例可疑伏立康唑引起房颤患者的用药干预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发现、处理不常见不良反应的方式方法。方法通过分析1例可疑伏立康唑引起心房颤动患者的整个疾病过程及用药方案,分析注射用伏立康唑引起该患者房颤的可能性,总结临床药师在整个不良反应发生发展、救治过程中的作用与干预点。结果经过分析和干预,患者心房颤动好转,后期未再发生类似不良反应,整个不良反应事件未明显耽误病情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对不良反应的迅速响应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用药过程更加安全。

    作者:马庆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等效镇痛剂量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呼吸抑制作用的对比

    目的研究总结等效镇痛剂量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呼吸抑制作用,为临床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普外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需颅内神经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舒芬太尼,研究组使用瑞芬太尼。统计两组呼吸抑制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呼吸抑制有效率为98%,对照组呼吸抑制有效率为76%,研究组呼吸抑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瑞芬太尼应用于神经科手术进行呼吸抑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减轻患者病痛,可以在临床神经科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智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为了探究运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与二甲双胍一起结合的治疗方式去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由2012年12月~2015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将其选取为该实验的探究对象,将患者进行分组,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设为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单一治疗手段,而观察组则采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与二甲双胍一起结合的治疗方式去治疗,观察两组的体重指数、睾酮和促黄体激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的大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与二甲双胍一起结合的治疗方式后患者的体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以及睾酮和促黄体激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大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在采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与二甲双胍一起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后的患者体重逐渐恢复正常,睾酮和促黄体激素与卵泡刺激素的比值也相对减少了。

    作者:唐月玲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缓控释制剂研究概况

    随着国际医药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制剂水平的快速发展,社会群体对于药物质量及其疗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创新剂型,即为为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制剂新剂型已成为药剂学的发展趋向和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新剂型中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概况进行阐述。

    作者:陶凤英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临床应用。方法将78例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按宫颈癌根治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的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的尿潴留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加强宫颈癌术后患者心理护理及留置导尿护理,通过术后患者腰、腹、盆底肌肉的功能锻炼,促进膀胱神经功能、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秦蕾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1月,进行腹部手术后出现的8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患者入院时均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经过治疗与护理7~10d疼痛、肿胀减轻或消退,临床生命体征及各项检查指标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经过治疗均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虽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对患者采取及时有的预防护理措施,下肢静脉血栓是可以预防及治愈。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