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雄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实际情况以及不良应用反应情况,为参附注射液临床护理应用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在我国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当中进行参附注射液相关内容搜索,数据库都属于2010年1月~2014年4月参附注射液是主要的搜索词,还对我国各个期刊当中出现的关于参附注射液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内容主要是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另外还有药物应用量、以及应用途径等。结果一共对1500篇文献进行了调查研究,文献当中的参附注射患者共有21600例,主要包括4例过敏性反应患者,其中有2例患者属于过敏性休克,另外21596例患者都是轻微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给患者服用参附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但在临床治疗当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应确切掌握药物剂量,观察用药反应,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我国目前在参附注射液使用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提高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
作者:余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65岁以后,每10年患阿尔茨海默尔病(Alzhseimer'sdisease.AD)的百分比就翻1倍,8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高。它造成的问题包括破坏脑细胞、影响记忆力、思维和行为,导致残疾和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给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阿尔茨海默尔病是老年痴呆常见的原因。认识阿尔茨海默尔病和控制其影响已成为健康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敖瑞莲;陈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小儿肘关节损伤X线表现,总结骨折发生类型及漏诊原因分析,提高X线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014年儿童肘部外伤后X线检查168例,89例未见明显异常,70例脂肪垫征阳性,各种类型骨折54例,其中经上级医院复检、加照健侧对比、规范投照体位及短期复查发现各种漏诊病例10例。结论熟悉儿童肘关节X线解剖结构及骨骺出现时间顺序,规范投照体位及健侧对比是避免漏诊重要方法。
作者:董淑霞;吴龙欣;姜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9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9例采取综合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方法,观察组痊愈45例(91.84%)、3例病情加重进一步治疗痊愈,1例治疗效果不佳转院治疗;对照组痊愈31例(62.27%)、14例病情加重或恶化,进一步治疗有所好转,3例转院治疗,1例死亡。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明显低于对照组(62.5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法效果显著,能够提升临床治愈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谌燕;谢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严重脱垂性痔病患者64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并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住院6~10d均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没有发生任何不良症状。结论对严重脱垂性痔病患者给予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手术成功率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红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并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采集的血常规标本,对其中检验错误及不合格的结果进行分析,对造成结果异常或者错误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对影响临床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对血常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首要原因为人为因素,其次是采血患者的生理因素,再次就是采血仪器及检验试剂对结果的不同程度影响。结论临床多种因素对血常规的检验结果的精确度造成影响,因此在检验工作中需要尽量预防各种因素的影响,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岩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双头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双头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6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空心双头螺纹钉内固定术,观察患者骨折不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3年,骨折愈合58例,愈合率为91豫。1例GardenlV型出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5例出现股骨头坏死,Ⅲ型2例,Ⅳ型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按Har is疗效评价标准,优36例,良18例,可6例,差5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双头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小切口,操作符合微创原则,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做作为年龄小于65岁的GardenmI I型以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夏国栋;陈成;谢希惠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给予心理护理,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的发生。结果30例患者均能耐受化疗,无1例患者因化疗相关毒性终止化疗。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和指导可以预防和减少伊立替康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徐雯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慢性肾炎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从而提高其护理质量,改善慢性肾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炎患者78例,对患者实施一般护理、用药护理、休息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本组78例患者经过合理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在慢性肾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作者:储美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我科2008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糖尿病患儿8例,儿童糖尿病是以酮症酸中毒均为首次诊断糖尿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明显特异性。儿童糖尿病的病情极不稳定,血糖波动大,极易发生而酮症酸中毒,年龄越小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几率越高,病情发展越快,易发生漏诊、误诊。确诊后应先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血糖,同时控制饮食,营养素和热量应计划摄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快速补液的护理、纠正酸中毒的护理,严密检测血糖变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韦霞;韦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切口液化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行妊娠足月剖宫产702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5例,根据切口渗液多少及范围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法。结果15例患者疗程为2~8d,切口均于术后9~15d愈合,无1例切口感染和因处理脂肪液化延长抗生素的应用。结论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液化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毕井祝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妊娠20w前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就笔者所在保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正常产检并且分娩的孕妇160例进行简要的探究,通过化学发光法来对孕妇血清中的甲状腺技术继续拧有效的检测,研究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否会对妊娠产生影响。结果妊娠20w前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总患病率为16.08豫,其中TSH、VF4异常及TPOAb (+)的发生率分别为2.37豫、2.01豫及10.68豫,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低甲状腺素血症、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病率分别为0.12豫、2.06豫、4.52豫、8.52豫和0.08豫,与TPOAb(原)组比较,TPOAb(+)组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亚临床甲减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09豫和11.96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依据研究的结果可知,孕妇在妊娠20w前的时候,如果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则会对妊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作者:王南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本文结合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6月3年间收治54例小儿腹泻病患儿临床资料,重点探讨微生态疗法在临床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具体应用。治疗期间我院对此54例患儿统一采用蒙脱石散配以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在用药期间注意对患儿施以锌元素补充,并注意调理患儿的饮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小儿腹泻病时,医生要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加以用药,并注意在饮食方面加以调理,做到综合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的病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黎晖 刊期: 2015年第36期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交通拥挤,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渐突出,心、脑血管疾患等疾病越来越高发,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创伤、中毒及突发灾难能否得到及时快速的救治安全的转送到医院都离不开重要的交通工具救护车,做为120的驾驶员在院前急救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除了积极协助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外,还要抓紧时间与病魔和死神赛跑,安全的将患者转送到医院,现将我在工作中一些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新龙;魏栋;王晓坤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评价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新生儿,将新生儿连同生母分别安置在A(143对)、B(152对)两个母婴室,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据不安全因素强化风险管理。结果 B组48h吸乳次数高于A组、泌乳初始时间低于A组,B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0d内新生儿疾病发生率低于A组,喂养、沐浴、更换尿布、生理观察合格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分析不安全因素,强化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孟亚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回顾性观察肱骨近端骨折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第175医院2011年5月~2013年3月采用MIPPO技术治疗的26例肱骨近端骨折(MIPPO技术组),与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传统手术组)进行比较,主要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等。统计相关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2.8个月),MIPPO技术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传统手术组,但在术后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较传统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口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术后骨折愈合快,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良好方法。但MIPPO技术和传统手术技术在肩关节终的功能预后上无显著差异。
作者:周亮;林龙泉;翟文亮;郭林新;丁真奇;练克俭;刘晖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2月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70例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及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两组疗效和护理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护理后33例依从性好,2例依从性差,依从率为94.29%;对照组护理后25例依从性好,10例依从性差,依从率为71.43%,两组间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组护理后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2例;对照组护理后显效4例,有效25例,无效6例。两组护理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效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谭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及联合运用CT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结果。结果本组食管癌早期患者有5例,具体X线检测呈现:粘膜局限性皱襞紊乱、粗糙或中断现象,出现小龛影缺损或充盈,管壁呈现局部僵硬,蠕动中断。其余患者为食管癌晚期,X线检测呈现:粘膜表现出明显的紊乱,破坏严重或中断,管腔呈现完全不规则狭窄、出现龛影或缺损充盈,管壁变硬化,扩张受到限制,钡剂严重受阻,狭窄上方食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食管癌早期患者CT检查结果:5例患者中3例CT表现为管壁局部增厚;食管癌中晚期患者CT表现:管壁变厚,管腔变窄,甚至闭塞,软组织局部出现肿块。病变部位:颈段1例,胸上段5例,胸中段14例,胸下段10例。胸中段食道癌多见,病理类型多为鳞癌。结论食管钡餐检查是诊断食管癌的首选,能明确显示病变部位及范围,对于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X线钡餐造影优于CT检查。但CT除可显示食管癌病变本身外,还可显示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淋巴远处转移情况,对食道癌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严海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治疗的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6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8例,治疗组患者使用咪唑斯汀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1w,治疗组合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有明显差距,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4,<0.05;2=7.85,<0.05);治疗后第4w,治疗组治疗组合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有明显差距,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06,<0.05;2=5.32,<0.05)。结论治疗慢性荨麻疹,采用咪唑斯丁能有效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水平,其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丹;李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究分析改良签到模式对手术室助理支助的按时到岗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的38例手术室助理支助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应用传统签到模式的手术室助理支助临床资料记为对照组,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应用改良签到模式的手术室助理支助临床资料记为试验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室助理支助采用不同签到模式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年按时到岗率情况。结果采用改良签到模式的试验组手术室助理支助在实施新的签到模式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年的按时到岗率分别为76.32%、86.846%、94.74%、97.37%,均明显高于采用传统纸版签到模式的对照组助理支助(65.79%、73.68%、68.42%、71.05%),<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签到模式能明显提高手术室助理支助按时到岗的自律性,便于不定期抽查工作的进行,有效改善手术室助理支助的按时到岗率。
作者:李璇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