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霞;韦平
在许多实体肿瘤中,系统性炎症反应均被发现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炎症反应评价指标,已被认为是和多种恶性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的因素。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与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Ki-67等相关,目前国内关于NLR在乳腺癌预后中的报道较少。
作者:冯博;杨雁鸿;冯悦;李倩影;王真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持续状态血清中IL-6、IL-10基因多态性表达。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的60例小儿热惊厥持续状态患儿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幼儿采用静脉血取样2ml的血样进行检测,并利用酶联免疫法对所采取的血样进行检测,对血样中IL-6和IL-10中血清利用多态性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的血清进行分析得出,IL-6和IL-10基因在血清中的含量,直接影响患儿热惊厥持续状态表现。IL-6在观察组中的血清含量高于对照组,患儿出现抽搐减轻,无意识状态,体温不变。而在观察组IL-10血清含量却低于对照组,患儿出现意识恢复,体温略降。对IL-6和IL-10基因以及基因频率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在IL-6血样中CC型基因与GG型基因存在不同(<0.05),患儿在热惊厥症中持续状态的时间大大降低,略为20s。在IL-10血样中AA型基因(<0.05)与GG型基因存在显著差异(<0.05),患儿在热惊厥症中持续状态的时间大大降低,略为18s。结论通过对IL-6和IL-10的基因多态性的临床研究,对小儿热性惊厥持续状态有密切的关系,有助于对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病原因进行临床研究,在临床研究方面存在重要的医学意义。
作者:孙文英;闫一兵;朱艳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少见的类型,具有高致残率和病死率,多样性的临床表现和缺乏一个明确的治疗共识,CVST的诊断和治疗目前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尤其是抗凝和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达成临床共识。本文根据国内外新研究结果,就CVST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崔磊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影像学改变和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为疾病诊治提供借鉴。方法以35例腰椎间盘退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X线、CT诊断,进行退行性分级、腰椎小关节炎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5个节段中48个节段出现小关节炎(45.71%),其中L3-4段37.14%、L4-5段54.29%、L5-S1段4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腰椎间旁退变分级Ⅰ级15个、Ⅱ级13个、Ⅲ级25个、Ⅲ级34个、吁级18个,椎小关节炎分级1级25个、2级27个、3级6个,Ⅰ-吁级椎小关节炎发生率分别为13.33%、38.46%、28.00%、47.06%、100.00%,不同椎间盘退变分级椎小关节炎影像学改变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0.62,<0.05)。结论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与腰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影像学表现较突出。
作者:邱凯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无痛技术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分组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超前止痛,Ⅱ组为按需止痛。结果应用超前止痛组(Ⅰ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无痛技术在鼻中隔内术后护理中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创口愈合,及早康复。
作者:王李梅;王秀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脊柱结核诊治应该首先评估、纠正患者的易感因素,诊断需要联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多种影像学技术,并结合结核菌涂片(和/或培养)、代谢产物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检测和组织学研究等做出诊断,治疗目的是消除、控制结核感染,稳定脊柱及改善脊柱畸形,预防及治疗神经损伤等,包括全身支持治疗、药物化学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唐亮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后发热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对我科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58例烧伤患儿进行积极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结果所有患儿经有效治疗及护理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及时正确地对高热烧伤患儿进行各种护理干预可降低因高热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烧伤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陈卫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CARTO系统指导下肺静脉前庭改良术治疗房颤的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完善的术前准备、用药指导、基础护理和高质量的术后护理是CARTO系统指导下肺静脉前庭改良术的重要保证。
作者:何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在阑尾炎手术过程中,术期护理的具体作用及重要性。方法选定好8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术期护理。分析二者之间的满意度和并发率情况。结果实验组中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5%。实验组在满意度情况方面更高。实验组中出现并发状况的患者有1例,对照组中有4例。实验组的并发率更低。结论在治疗阑尾炎的手术过程中,进行术期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护理效果有提升作用。
作者:张根兰;胡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粘蛋白1(MUC1)是muc1基因编码的高分子量、高糖基化的跨膜蛋白,MUC1正常情况下主要表达于许多分泌性器官的细胞膜顶端,呈顶端表达,极性分布,对正常的上皮起润滑和保护作用,同时还介导信号转导,研究发现MUC1在许多实体瘤中异常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针对粘蛋白1的结构特点、功能以及在肿瘤中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杨磊;代继源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医方联合抗病毒药物对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7月,我科收治的72例带状疱疹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给予局部涂擦中药并联合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病毒治疗。结果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及皮损痊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带状疱疹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而且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晓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究高危妊娠产前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高危妊娠产妇200例,对200例高危妊娠产妇使用产前护理的手法关注护理的疗效。结果高危妊娠产妇的发病原因是乙肝病毒、年龄较大、胎位异常,使用产前护理后治愈率高达98%,无效率为2%,患者满意度为95%。结论对高危妊娠产妇在产前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故的发生率,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及其胎儿,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理应推广。
作者:余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椎体后凸成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椎体后凸成型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舒适护理组)患者在椎体后凸成型术围手术期进行了舒适护理,对照组(普通护理组)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所有患者都进行了至少6个月的随访;结果实验组24例,在术后第1d,第2d,第3d无痛患者的例数分别是7例、10例、21例;对照组24例中,术后第1d、第2d、第3d无痛患者的例数分别是4例、6例、12例;两组比较,<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缓解椎体后凸成型术的围手术期的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王春晖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卵巢肿瘤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确诊的卵巢肿瘤患者206例,全部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测,对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及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6例患者经磁共振成像诊断后,单纯性囊肿98例,卵巢恶性肿瘤26例,卵巢畸胎瘤25例,卵巢囊腺瘤39例,卵巢纤维瘤18例,准确率达到95%。结论磁共振能较好地显示卵巢的正常解剖和异常病变,对发现和诊断卵巢肿块是非常有价值的,是目前对卵巢肿瘤进行检查的好方法。
作者:明洁;杨爱梅;黎星;刘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B型钠脲肽(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及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实验(6MWT)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心功能为Ⅱ~Ⅳ级的患者78例心功能不全的患者(CHF组)和64例正常心功能患者(健康对照组),分别监测治疗前后BNP、LVEF、6MWT的变化,比较各组指标变化作相关分析。结果 CHF组治疗前BN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LVEF、6MWT均低于对照组(<0.01)。CHF组治疗14d后心功能衰竭较前减轻,BNP测得值明显降低,6MWT步行距离值较前升高(<0.05)。随访3~6个月CHF组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测血清BNP水平均明显减低(<0.05),LVEF、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高(<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慢性心功能不全有相关性,结合LVEF、6MWT结果能更好的反应心功能的严重程度。
作者:李嫚;赵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减少临床血常规检查误差,探讨血检查的工作方法。方法随机抽取血常规标本,对其进行试验分析。结果临床血常规检测中,温度、检测时间和方法等都会影响到终的检测结果。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检测时间好选择在采样2h内进行,同时,要减少血液细胞核和内部颗粒的变化,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可选择稀释器或者微量加样器等进行检测,减少其他因素对检测的影响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要选用搞职业技能的检验人员对血液标本进行维护,遵守完整的血液检测流程,且要保证检验人员有丰厚的理论技术和实践经验,以保证临床终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何小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对胎盘早剥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围手术期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术中加强巡回护理。结果3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结论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有效降低了胎盘早剥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母婴的死亡率。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21例脑卒中合并SU患者,回归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老年人为主,病情程度、部位及病灶大小与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明显相关,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低,典型症状为低热、贫血及呕吐。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及时诊治,对于改善预后作用较大。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了解高胆素患儿母婴血型不合中ABO新生儿溶血病(ABO-HDN)的发病率。探讨ABO-HDN血清学检测结果在该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1日~2014年11月30日怀疑由于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的新生儿290例,采用微柱凝胶方法进行母婴血型鉴定,抗体放散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试管法)。结果290例新生儿中确诊ABO-HDN195例,阳性率67.2%(195/290),其中A型102例,占52.3%(102/195), B型93例,占47.7%(93/19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57例,阳性率19.7%,抗体放散试验阳性195例,阳性率67.2%,游离抗体试验阳性127例,阳性率43.8%。结论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是早期诊断ABO-HDN为敏感的方法。
作者:邓志兰;梁爱芬;何韶坚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羊水栓塞在临床上并非罕见病,但其起并急骤、病情进展凶险、死亡率高达50~86%[1],是考验当班医护人员的病情观察、应急处理能力及其所在的医疗机构决策水平,当前,医务人员应对羊水栓塞早治早诊、综合救治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将1例羊水栓塞并发DIC的患者成功救治、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介绍如下:
作者:施官秀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