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苏州市中心血站A型血佳库存量设定方法探析

何桂兰

关键词:血液库存量, 苏州市中心血站, A型血, 最佳库存
摘要:目的讨苏州市中心血站A型血佳库存量,为采供血机构的血液采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各年度用血总量、各型血液的周平均用量及日平均用量、因过期报废的血量、ABO各型血液占用血总量百分比及每年各型血用量的增长幅度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每年血站的用血量都有所增加,尤其是2014年增加更为显著(<0.05),主要是A型血用量增加为主,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2.3%,而2014年比2013年增长了6.5%(<0.05),比2012年增长了9.0%(<0.01),平均年增长率达到4.4%。血液过期报废较少。结论采供血机构A型血液的佳库存量应保持在5~9d×日平均量+周平均量×4.4%为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ICU持续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

    ICU持续机械通气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需要到其他科室接受诊断和治疗处理,转运ICU重症患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监护治疗连续的过程,风险率极高。为了保证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我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制定了相应的转运细则及流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永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整体护理在内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内科门诊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13年2月~2014年2月门诊收治的1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在内科门诊中应用整体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金凤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以眩晕起病的脑卒中212例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以眩晕起病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12例以眩晕起病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病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12例患者中,50岁以上患者199例(占93.9%),高血压和颈椎病为常见危险因素193例(占91.0%),诊断多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80例(占84.9%),共治愈209例,治愈率为98.6%。结论对于50岁以上以眩晕为主诉患者,特别是合并高血压及颈椎病常见危险因素的患者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在诊治中应引起格外重视,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雷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预见性护理在下颌阻生齿拨除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分析

    本次研究旨在研究分析在下颌阻生齿拨除并发症预防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通过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选取于我院接受下颌阻生齿拨除治疗下颌阻生齿的患者共1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此为基本分析对比使用常规护护理干预跟预见性护理在下颌阻生齿拨除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孰轻孰重,那个更加的有效。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院经过下颌阻生齿拨除手术之后,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相应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威胁,经过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肇春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与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并研究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收集180例。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结果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是患者手术的性质、患者的手术所需时间,患者手术室的地点、是否接台等。观察组手术治疗患者在经过护理后,感染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9.44%(<0.05)。结论根据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并予以实施,能够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概率。

    作者:戴蕾蕾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洗肠粉口服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

    目的建立洗肠粉口服制剂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根据5株阳性对照菌的试验组、菌液组、供试品对照组的结果进行其方法学验证试验研究。结果洗肠粉口服制剂微生物限度细菌检查宜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和酵母菌检查可采用常规法,控制菌亦采用常规法检查。结论该法可用于洗肠粉口服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可以客观地反映药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以达到检测目的。

    作者:何维;朱星枚;乔炜;宋小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感染的现状及综合干预对策

    目的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感染的现状及综合干预对筞。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180例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对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2000例样本中共分离出500株多重耐药菌,阳性率为25%(500/2000)。其中革兰氏阳性杆菌可占65%(其中肺炎克雷伯均占17%,铜绿假单胞菌占19%),革兰氏阳性球菌可占3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占15%)。多重耐药菌对临床上的一些常用抗菌药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对于如何治疗非常困难。结论多重耐药菌是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病原菌,为了降低感染率,提高抢救成功率,预防多重耐药茵出现及传播,需要加强多重耐药茵的监测工作,保证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许晓银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胰腺炎采用奥曲肽不同应用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奥曲肽不同应用方式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胰腺炎患者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1组39例患者经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奥曲肽治疗,治疗2组38例患者皮下注射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消失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较治疗2组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治疗2组低,<0.05。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奥曲肽治疗胰腺炎临床效果优于皮下注射给药,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国庆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桩核对根管治疗牙修复后强度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讨不同桩核修复方法对根管治疗牙修复后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整拔出的上中切牙50颗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五组,即A组、B组、C组、D组以及E组,每组各10颗,A组无桩核材料及冠修复,剩余冠部牙体4mm;B组无桩核材料,剩余冠部牙体4mm,C组采用镍钛合金桩核,D组桩核材料用镍钛合金,无剩余牙体组织,E组桩材料Parapost,核材料复合树脂。并对五组牙齿进行折裂强度测试。结果治疗后实施强度折裂实验结果显示:D组牙齿折裂强度高,其次是A组,B组、C组以及E组,B组、C组以及E组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桩核增强根管治疗牙抗折裂能力和桩核修复设计有关。

    作者:何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应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近3年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试验组进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进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61.45±19.41)ml住院时间(5.56±1.52)d、肛门排气时间(31.96±9.14)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96.45±31.65)ml、住院时间(7.16±2.18)d、肛门排气时间(38.43±12.49)h。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中,安全性高,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恢复时间短。

    作者:张菊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30例椎管内肿瘤磁共振成像分析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椎管内肿瘤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确诊的椎管内肿瘤患者30例,全部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磁共振成像诊断后,髓内肿瘤13例(43%),髓外硬膜内肿瘤15例(50%),硬膜外肿瘤2例(7%),磁共振成像对病变的显示直观清淅,定位定性准确。结论磁共振是目前对椎管内肿瘤进行检查的好方法,能有效的对其发病部位及性质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作者:杨爱梅;明洁;黎星;刘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经腹及经阴式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子宫肌瘤的意义探究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病理检查证实57例为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00%,其中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2例误诊为子宫腺肌症。经腹超声检出51例(89.47%),经阴道超声检出56例(98.25%)。所有患者均有子宫体积增大表现,50.88%表现为子宫形态异常。肿块多呈圆形,内部回声表现多样,61.40%出现子宫内膜移位。CDFI检查显示多数瘤体附近的血流都成半环或环状,RI指数降低。结论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有助于降低误诊率、漏诊率,提高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作者:马衣拉·阿比提;热孜万古丽·吾甫尔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和接触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和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现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湿疹和接触性皮炎的88例患者,将8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的方法进行治疗,药物按平均比例混合,涂抹在患处,1次/d,持续用药2w;对照组患者采取复方氟米松软膏的方法进行治疗,涂抹在患处,,1次/d,持续用药2w。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湿疹和接触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6%和84.3%,观察组有4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治疗有效率为55.2%和60.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要短于4.5d,观察组临床疗效所消耗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与接触性皮炎在临床中获得了满意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广泛应用。

    作者:魏新刚;贾月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梅毒胶体金法、ELISA和TPPA三种梅毒检测方法在献血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梅毒胶体金、ELISA和TPPA三种方法学联合检测评价胶体金法的特异性,以评价胶体金方法在献血者筛查中的效果。方法使用上述三种方法对67845名献血者进行血清学梅毒螺旋体筛查、检测、确证,分析比较胶体金法和ELISA法的检测灵敏性与特异性。结果经检测并结果分析比较,本血站所选用梅毒胶体金法检测试剂特异性在90.94%(291/320),ELISA试剂特异性97.87%(506/517),胶体金法同时存在0.33%(224/67525)的漏检率。结论血站在开展胶体金法献血者筛查梅毒螺旋体过程时,应重视其方法学特异性缺陷,以避免假阳性对献血者的屏蔽,造成血源流失和献血者的抱怨和投诉。

    作者:虞莉;许守广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慢性荨麻疹38例行咪唑斯汀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治疗的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6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8例,治疗组患者使用咪唑斯汀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1w,治疗组合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有明显差距,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4,<0.05;2=7.85,<0.05);治疗后第4w,治疗组治疗组合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有明显差距,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06,<0.05;2=5.32,<0.05)。结论治疗慢性荨麻疹,采用咪唑斯丁能有效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水平,其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丹;李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闭合复位空心双头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64例报告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双头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双头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6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空心双头螺纹钉内固定术,观察患者骨折不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3年,骨折愈合58例,愈合率为91豫。1例GardenlV型出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5例出现股骨头坏死,Ⅲ型2例,Ⅳ型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按Har is疗效评价标准,优36例,良18例,可6例,差5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双头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小切口,操作符合微创原则,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做作为年龄小于65岁的GardenmI I型以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夏国栋;陈成;谢希惠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糖尿病专科护士在疗养院专科护理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目的为了充分发挥专科护士在专科护理领域的作用,推动专科护理内涵建设,探索专科护士在疗养院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确定专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方法护理部大力支持专科护士专科工作,任命专科护士为专科护理组长,建立专科护理学组、开展专科会诊、专科培训、护理科研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结果专科护士在促进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内涵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主导作用,影响力不断扩大。结论疗养院也应加紧开展专科护士队伍建设,尽快建立和健全专科护士的培养制度和使用办法,激励专科护士充分发挥专业护理的主导作用。

    作者:吕燕;俞晓萍;刘静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在2012年1月26日~2013年1月26日从我院选取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则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效果相比较,并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效果良好。对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汤先团;李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分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按照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展开抢救。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展开抢救。对两组患者在急救时间、院内再AMI、再PCI发生率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急救时间均值、院内再AMI、再PCI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当中,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方式能够缩短患者得到各种救治的时间,预后效果良好,值得重视。

    作者:王富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两种麻醉方法之比较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0例75~93岁的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和硬膜外麻醉(EA),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麻醉过程中的SAP、DAP、HR、SpO2。结果 CSEA组比EA组麻醉起效快,镇痛及肌松效果好,(<0.05)。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无显著差异(>0.05)。结论罗哌卡因CSEA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是较好的方法,有效安全。

    作者:李兵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