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蜂蛰伤患者应用杂合式肾脏替代治疗的疗效观察

龙洁;王涛;朱军;张凡;朱长亮

关键词:杂合式肾脏替代疗法, 急性重症蜂蛰伤患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杂合式肾脏替代治疗急性重症蜂蛰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蜂蛰伤患者62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等杂合式肾脏替代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保护肝肾功能、输血小板、输血浆及普通血液透析等内科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ALT、AST)、肾功能(Cr、BUN)、血小板(PL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Cr、BUN、PLT检测值无明显差异,>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明显ALT、AST、Cr、BUN下降,而PLT明显上升,对照组患者ALT、AST、Cr、BUN下降不明显,PLT上升也不明显,两组差别明显,<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杂合式肾脏替代疗法对急性重症蜂蛰伤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减轻对血液系统损害。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带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带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82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通过带袢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锁骨钩钢板进行治疗。经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以及疼痛视觉评分,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和Kaels on分级评估治疗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缓解,经过统计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和Karls on分级评分优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但在疼痛视觉评分和肩关节活动中,观察组显著由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0.05)。结论带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均有可靠疗效,而带袢钢板能够减少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活动度。

    作者:左斌;刘建国;符晓川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感染的检验分析

    目的探讨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感染的检验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门诊与住院的腹泻患儿600例,其中门诊患儿450例,住院患儿150例,两组都进行临床资料的调查与轮状病毒检测分析。结果门诊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32.0%,住院患儿为75.3%,住院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住院患儿的脱水、腹泻病程、腹泻次数与腹泻呕吐程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0.05),所有患儿治疗痊愈后出院。结论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感染比较常见,住院患儿的病情比较严重,轮状病毒感染检出率比较高,要积极进行干预。

    作者:续晓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胸膜增厚疾病与血浆游离DNA

    1胸膜增厚1.1胸膜增厚的病理基础胸膜增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感染、肿瘤、变态反应等多种疾病所引起胸膜的炎症伴随着胸腔积液的产生,两者共同作用下导致的结果。其中感染为常见的原因,可以引起胸膜增厚的胸膜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类[1]。转移性胸膜肿瘤占大多数,因为肺癌、乳腺癌为常见。原发性的胸膜肿瘤多为胸膜间皮瘤。恶性胸膜间皮瘤较少见,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起病隐匿[2]。早期诊断是积极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及有效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冯桂林;史良会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梗塞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较对照组70.00%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RP水平及NIHSS评分无差异(>0.05),经干预后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CRP水平较对照组低,NIHSS评分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脑梗塞采取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杨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医科达直线加速真空系统结构及维修故障1例

    医科达直线加速器主要用于肿瘤患者放疗治疗,具有容积旋转调强和思维图像引导功能,可对肿瘤患者开展三维适形、调强、容积旋转调强、立体定向放疗等放疗技术,治疗精确度较高。详细了解该系统结构及常见故障现象和维修方法,能确保器械正常运转,有效发挥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本研究即对医科达直线加速真空系统结构进行总结,并对1例高压故障现象及检修方法进行介绍。

    作者:王良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辖区内350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儿童视力检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儿童家长进行视力异常因素调查,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视力保健危险因素,并针对学龄前儿童不健康用眼行为给予视力保健干预。结果350例学龄前儿童中,视力异常检出率12.29%,干预后检出率为6.57%;且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不同年龄段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性显著(<0.05);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与看电视时间、与电视间距、胎龄等影响因素相关。结论针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危险因素,及时给予视力保健系统干预,纠正儿童错误用眼习惯,可有效降低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

    作者:高新;须玉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泡沫敷料联合水坐垫在晚期肿瘤伴强迫体位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水垫结合泡沫敷料在晚期肿瘤伴强迫体位患者应用,住院期间压疮预防的效果。方法晚期肿瘤伴强迫体位患者60例,Braden评分<12,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在晚期癌症伴强迫体位常规护理,对照组继续使用气垫床,观察组使用水垫结合泡沫敷料预防压疮,观察两组患者皮肤湿润,热量和压力性溃疡的感觉。结果观察组晚期肿瘤伴强迫体位患者皮肤湿润感明显低于对照组晚期肿瘤伴强迫体位患者(<0.01),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水垫结合泡沫敷料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强迫体位防止压疮的有效。

    作者:何燕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胎盘早剥剖宫产36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对胎盘早剥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围手术期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术中加强巡回护理。结果3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结论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有效降低了胎盘早剥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母婴的死亡率。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支持

    目的探讨在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复查为全程、全面、连续的优质护理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持。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对235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工作,加强围手术期健康宣教,同时在术后第2~3d对患者切口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积液在5ml以上者给予定位抽取,穿刺后盐袋加压8~12h。结果积液吸收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优质护理工作使我们护士更能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第一时间做出防范措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结果为疝修补术后积液量的多少提供了直接依据,也为优质护理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下一步的明确指导,是帮助腹股沟疝患者行术后尽快恢复很好的方法,直观、安全、损伤小、见效快。

    作者:毛红梅;何绍勤;谭月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肝衰竭临床治疗进展

    肝衰竭是各种原因所致肝功能急剧下降,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腹水、肝性脑病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症候群,病死率极高。但在疾病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延缓疾病进展、延缓或避免肝移植,降低死亡率。本文主要针对肝衰竭的内科治疗、人工肝治疗、干细胞移植做一系统综述。

    作者:甘雪梅;李武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闭合复位空心双头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64例报告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双头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双头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6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空心双头螺纹钉内固定术,观察患者骨折不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3年,骨折愈合58例,愈合率为91豫。1例GardenlV型出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5例出现股骨头坏死,Ⅲ型2例,Ⅳ型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按Har is疗效评价标准,优36例,良18例,可6例,差5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双头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小切口,操作符合微创原则,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做作为年龄小于65岁的GardenmI I型以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夏国栋;陈成;谢希惠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性粒/淋巴细胞在乳腺癌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在许多实体肿瘤中,系统性炎症反应均被发现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炎症反应评价指标,已被认为是和多种恶性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的因素。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与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Ki-67等相关,目前国内关于NLR在乳腺癌预后中的报道较少。

    作者:冯博;杨雁鸿;冯悦;李倩影;王真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灌南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对乙型肝炎发病的影响分析

    目的为了解灌南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对乙型肝炎发病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经济薄弱地区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1991年~2014年灌南县乙型肝炎发病数据进行汇总,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乙肝疫苗免疫纳入免疫规划,特别是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免费后,乙型肝炎发病率明显呈下降趋势,发病年龄不断上移。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接种是控制乙肝流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要加强成人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并且让他们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传染乙肝。

    作者:王远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传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合中医护理康复理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发病率,总结中医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调查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用于不用中药方剂、康复理疗,广泛中医护理健康宣教介入对比的护理资料。结果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精心施护,中西结合治疗组治愈率为96.25豫,对照组治愈率为72.5豫。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尽早配合康复理疗防治,重视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宣传,严格遵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及预防与养生的护理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是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的关键。

    作者:王志妍;魏英贤;刘彩云;闫丽娟;王丽;白艳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与膈下游离气体的关系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需紧急处理,若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后,若病史体征典型,膈下又有游离气体,诊断较容易。若病史体征不典型,膈下又未发现游离气体,又未追踪观察,就否定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即可造成误诊。

    作者:王家卿;张楠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

    综述近年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减少其感染率的发生。

    作者:臧真燕;刘新荣;薛枫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苏州市中心血站A型血佳库存量设定方法探析

    目的讨苏州市中心血站A型血佳库存量,为采供血机构的血液采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各年度用血总量、各型血液的周平均用量及日平均用量、因过期报废的血量、ABO各型血液占用血总量百分比及每年各型血用量的增长幅度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每年血站的用血量都有所增加,尤其是2014年增加更为显著(<0.05),主要是A型血用量增加为主,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2.3%,而2014年比2013年增长了6.5%(<0.05),比2012年增长了9.0%(<0.01),平均年增长率达到4.4%。血液过期报废较少。结论采供血机构A型血液的佳库存量应保持在5~9d×日平均量+周平均量×4.4%为宜。

    作者:何桂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新时代下关于廊坊医疗保险待遇新增功能的探索

    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以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情况来看,在医疗保险待遇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阐述了医疗保险待遇现状,指出了提高医疗保险待遇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待遇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董建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曲美他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4年12月,35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单用组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联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观察治疗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单用组的总有效率78.99%,联用组的总有效率为89.92%,均高于对照组的64.70%(<0.05),联用组的总有效率(89.92%)高于单用组(78.99%)(<0.05)。结论曲美他嗪是一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案的有效选择,曲美他嗪同时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探讨开腹胆囊手术及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发生肠黏连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开腹胆囊手术及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探讨两种手术术后肠黏连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近五年间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其中,对甲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手术法进行治疗,对乙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法进行治疗。结果甲组患者即行开腹胆囊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肠粘连33例、发生率为66%,乙组患者即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肠粘连10例、发生率为20%。经统计分析甲、乙两组患者肠粘连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差异显著(字2=21.58,<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进行治疗,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较低,相比开腹胆囊手术治疗而言效果较佳,对于控制患者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涂清卫;陈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