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症的临床价值研究

胡雍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症, 干扰素, 丙种球蛋白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手足口症患儿使用干扰素及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症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干扰素治疗,给予治疗组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90.00),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重症手足口症患儿以干扰素和丙种球蛋白联合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有着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儿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普及。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进展

    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主要发生于脑部血管,由于颅内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导致脑组织损害。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影像诊断技术不断提高,脑血管造影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中,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且准确性较高,但是该手术治疗方法是一种有创检查,增加了手术治疗风险,术后并发症多,加上患者对脑血管造影术了解不多,会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留置针新型穿刺法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留置针不同穿刺方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疼痛及穿刺点出血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30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35o~45o在欲穿刺静脉偏远心端0.5 cm处进针快速穿刺血管,即新型穿刺方法,对照组采用15o~30o常规角度,采用常规穿刺方法。观察24h内、24~48h及48~72h穿刺点出血例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疼痛感例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各个时间段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穿刺时针头与皮肤成35o~45o,在欲穿刺静脉偏远心端0.5cm处进针,能减轻静脉穿刺时患者的疼痛,且减少穿刺点出血率。

    作者:潘寿玲;朱小翠;王颖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氨茶碱注射液与水合氯醛灌肠辅助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氨茶碱注射液与水合氯醛灌肠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80例,将患儿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沙丁氨醇+布地奈德雾化、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儿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茶碱注射液与水合氯醛灌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35.0%;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为(10.8±3.2)d,低于对照组的(17.5±3.0)d;组间比较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注射液与水合氯醛灌肠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呼吸困难、喘憋症状,并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具有经济、有效、安全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吴雄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肠促胰素类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肠促胰素类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如PUBMED、知网、万方,查阅肠促胰素类药物的治疗进展,重点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与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阿格列汀、利格列汀、维格列汀和沙格列汀)的临床研究进展。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初步了解肠促胰素类药物药理学、药物动力学及治疗学的机理。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肠促胰素类药物作为新一代降糖药物,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无论单药使用或联合其他糖尿病药物治疗,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但仍需大规模的长期临床使用,验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徐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高血压社区干预探讨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率、行为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在社区接受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15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药物降压,干预组再辅以社区干预手段,2年后,观察两组的脑卒中发生率、行为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血压比较、行为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遵医嘱服药、清单饮食、适量运动)比较、脑卒中发生率与死亡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熊新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浅析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分析将安全干预机制落实到手术室内部护理管理活动的详细方式以及实际作用。方法以2014年5月开始对安全干预机制进行落实的时间为界,在2014年1月~5月尚未推行干预机制时,选择150例接受不同手术医治的患者并归集到对照组,在2014年6月~12月即推行干预机制后,同样抽出150例接受不同手术医治的患者并归集到研究组,调查手术时期开展护理活动出现的不良情况,并收集患者对看护服务的反馈。结果尚未将安全干预机制落实到手术室管理互动时,对照组手术期间发生了23次不良事件,比率是15.33%;研究组手术期间仅出现过3次不良事件,比率是2.0%,从反馈方面看,研究组对于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比对照组的反馈情况好。结论将安全干预的机制落实到手术室中的管理活动上可令护理服务得到优化,所以应于基层各科室的手术工作中对该机制进行深入普及。

    作者:殷月霞;陆荣;邢泽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医科达直线加速真空系统结构及维修故障1例

    医科达直线加速器主要用于肿瘤患者放疗治疗,具有容积旋转调强和思维图像引导功能,可对肿瘤患者开展三维适形、调强、容积旋转调强、立体定向放疗等放疗技术,治疗精确度较高。详细了解该系统结构及常见故障现象和维修方法,能确保器械正常运转,有效发挥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本研究即对医科达直线加速真空系统结构进行总结,并对1例高压故障现象及检修方法进行介绍。

    作者:王良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针刺疗法在骨伤科领域的引用

    骨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以疼痛、活动不便为主,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目前,临床上对于骨伤疾病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更多的以药物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治疗预后较差。近年来,针刺疗法在骨伤科领域中广为使用,且效果理想。本文将以骨伤科领域为起点,分析针刺疗法在骨伤科领域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使得针刺疗法能够在骨伤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孙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Silver手术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畸形25例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于继洋;邵泽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两种方式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疗效比较探讨

    目的探讨比较开腹胃癌根治术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于患者知情且同意的前提下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手术组(n=18)及开腹手术组(n=2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免疫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较之于开腹胃癌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推广意义。

    作者:黄忠武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胃镜下治疗胃结肠息肉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胃结肠息肉行胃镜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胃结肠息肉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胃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45%vs 73.8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合理的胃肠镜下电凝切治疗胃肠息肉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作者:杜井峰;杨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胶质瘤干细胞侵袭的影响分析

    目的在体内外环境下,分析并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对胶质瘤干细胞(CSCs)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对原代恶性胶质瘤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并对胶质瘤干细胞的细胞亚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不同肿瘤细胞亚群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原代恶性胶质瘤细胞被分离培养后,鉴定出非肿瘤干细胞和胶质瘤干细胞,且胶质瘤干细胞较非肿瘤干细胞而言,其侵袭能力明显更强。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两个细胞的亚群中的表达水平有着显著性的差异,其表达水平均高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胶质瘤干细胞的亚群中,两种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依赖性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仅存在于胶质瘤干细胞中,且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基质金属蛋白酶-2,主要分布于肿瘤的边缘处。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能够在不同条件下使胶质瘤干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而基质金属蛋白酶-9能够为抗肿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针对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胶质瘤干细胞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利于抗肿瘤的临床治疗的发展。

    作者:明浩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与膈下游离气体的关系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需紧急处理,若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后,若病史体征典型,膈下又有游离气体,诊断较容易。若病史体征不典型,膈下又未发现游离气体,又未追踪观察,就否定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即可造成误诊。

    作者:王家卿;张楠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2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纳洛酮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可行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神经功能改善和总有效率,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改善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不仅毒副作用小,而且安全便宜疗效快。

    作者:赵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1例疑似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患者的护理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cryptogenic multifocal ulcerous stenosing enteritis,CMUSE),1964年由Debray等首次报道[1]。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国外报道其典型临床特点为:反复腹痛、肠梗阻、小肠多发表浅溃疡引起狭窄、术后复发倾向及激素治疗有效[2]。国内相关病例报道较少。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的诊断依据: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浅表溃疡;②慢性病程,反复发作,尤其术后易复发;③血沉等炎症指标正常;④糖皮质激素有效;虞不明原因的小肠狭窄和梗阻。

    作者:张蕊;王越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1例高龄的重症肺炎患者合并老年性紫癜患者的全身皮肤护理

    总结1例高龄重症肺炎合并老年性紫癜患者的护理体会。患者年龄大、病程长,危重期患者出现呼吸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病情危重;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紫癜症状,由左手开始逐步加重至全身,加之在行CRRT治疗,体内蓄积大量肝素,加重出血倾向,患者左手出现严重皮下血肿,逐渐肿胀进展至破溃,经严格遵循烧伤科护理原则护理,双手逐步好转。

    作者:刘丽琴;王春;李平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吻合器两次切割治疗巨大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巨大环状混合痔吻合器两次切割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1例重度巨大混合痔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一次性肛肠吻合器两次切割吻合进行治疗(一次切闭术和一次PPH术),观察分析治疗效果,总结操作要点。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2min,平均住院时间为6.6d,术后随访期间未有病例出现复发和严重并发症(吻合口狭窄、直肠黏膜坏死、大便失禁等)。结论经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采用吻合器两次切割吻合治疗重度混合痔患者,可获得良好且显著的近期效果。

    作者:杨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应用于褥疮护理的临床疗效

    目的通过考察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模式用于老年患者褥疮护理,对比两种模式应用于褥疮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褥疮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调查患者住院期间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度调查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95.6%远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褥疮患者住院期间采用舒适护理,能更好的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木尼拉·马合买提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在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收集来自我院口腔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68例口腔修复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研究使用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本次实验中收集的口腔修复患者共有患牙78颗,且都是采用预成纤维桩的修复方法,根据随访结果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我们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显示,在78颗患牙中,有6颗牙修复失败,其余72颗牙均修复成功,修复成功率高达92.30%。修复失败的患牙有6颗,其中包含1颗脱落,1颗桩断裂,1颗出现松动,2颗牙龈炎和1颗根折的情况。结论预成纤维桩是近年来使用比较频繁的一种新型口腔修复材料,它从发明以来,广泛的应用于口腔修复患者中,并且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家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的护理策略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患有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有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对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干预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使患者出血量明显减少,使住院时间进一步缩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月萍;吴兰芳;刘小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