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格日勒
目的探究治疗慢性盆腔炎时中药保留灌肠法的护理及其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女性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2例患者,A组采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0d,且不给予护理干预;B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次/d,连续治疗10d,且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多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在经过10d的治疗后,A组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0%,完全缓解率为56.25%;B组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完全缓解率为68.75%。 A组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B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将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并结合护理干预在临床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均比西医药物高,虽有不良反应,但未造成严重影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唐许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并研究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7月5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新生儿各25例,实验组新生儿采用高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新生儿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效果,确定两组新生儿的窒息程度。结果由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组新生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治疗新生儿的窒息过程中,添加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治疗新生儿的窒息有着积极的作用,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了患儿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瑾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内膜细胞种植在不正常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由于子宫腔通过输卵管与盆腔相通,因此使得内膜细胞可经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异位生长[1]。目前对此病发病的机理有多种说法,其中被普遍认可的是子宫内膜种植学说[2]。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还与机体的免疫功能、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高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因机体组织贮存的脂肪迅速丢失,继而肌蛋白过度分解造成营养不良,有的甚至发展成恶液质。据相关文献报道,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53%[1-2],其中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30.9%~64%[3]。本文就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以及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董柯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现状,对呼吸机螺纹管中冷凝水回收处理的现状进行总结,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小利;刘采;李燕;槐卉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预防、护理方法以及其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综合预防方法、传统预防方法进行干预,以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综合预防方法+优质护理模式干预背景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7.7%,而对照组患者在一般预防方法+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干预背景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3.7%,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预防活动中,综合预防方法+优质护理模式干预模式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唐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扬中市2005~2013年涂阳结核病发现、治疗管理、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结核病的防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年~2013年本市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数据库进行统计整理,对发现、治疗管理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2013年共确诊发现结核病患者794例。自2005年以来因结核死亡和治疗失败的例数呈逐年降低的趋势,患者多为非结核因素的死亡。结论我市结核病控制管理措施出现成效,但仍需继续完善宣传、发现、治疗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结核病预后。
作者:黄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脓疱型银屑病病情严重且治疗顽抗。目前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案,或疗效不佳或有各种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作者:陈良驹;张学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用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择HP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标准三联疗法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疗程为14d;B组在A组服药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疗程为7d;C组服药同B组,疗程为14d。比较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成本-效果比。结果 A组B组C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76.60%、81.63%和91.67%,A组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A组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为36.17%、12.24%和16.67%,A组B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三组比较,B组C/E为低。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能提高标准三联疗法HP根除率,并减少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减少经济成本。
作者:张海玲;王珊;佟博;王谦;张杰;朱国玲;蒋晓忠;张艳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接受放化疗后,口腔并发症的症状、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58例癌症放化疗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口腔粘膜炎228例、口腔干燥症145例、口腔出血48例。根据不同并发症,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58例病例、242例口腔并发症均在l~7d内愈合。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化疗后口腔并发症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愈合。
作者:叶枫;江英秀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调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还要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时间为1年,通过相关的实验数据分析,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干预期间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糖尿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系统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化检查指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增强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还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各项生化检查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张敏;李冬东;张钦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新生儿脐炎的临床应用及效果,为预防和治疗新生儿脐炎作价值参考。方法抽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脐部护理,给予实验组二次断脐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即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情况以及脐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经过改良式的脐部护理方式后,相较于对照组,极大地缩短了新生儿脐带的脱落时间和愈合时间,同时控制了脐部出血和减低了脐炎发生率,家长的总满意率高。两组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改良式的脐部护理方法是在传统常规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断脐,该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脐炎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路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急诊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300例急诊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急诊痛经患者经过循证护理之后,显效患者有100例,有效患者有48例,无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的护理之后,显效患者有90例,有效患者有42例,无效的有18例,总有效率为88.0%,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诊痛经者中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是治疗Graves甲亢的3种疗法之一,主要有甲巯咪唑(methimazole, MMI)、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适用于病情轻、甲状腺轻中度肿大的甲亢患者。中毒性肝病是ATD的副作用之一,其发生率为0.5%~1%,表现为变态反应性肝炎,转氨酶上升,多在用药后3 w发生。本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极为严重且急骤尚不多见,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何茜;罗建华;范元硕;于瑞萍;董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预防感染的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护理有利于降低感染率,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行PCI的AMI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各治疗相关性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3.08%,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有效缩短AMI患者PCI治疗及住院时间,提高其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
作者:张晶;杨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其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1月~12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并且选择2014年1月~12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2014年1月~12月手术室安全管理活动中建立了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而2013年1月~12月并没有建立护理安全干预机制,以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以及医疗事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7.5%,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为87.5%。结论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对于医院的发展以及提高本院形象品牌指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值得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罗逢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探讨有关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因素,分析在护理干预下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入住我院的62例低血糖患儿进行观察,分析引发其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和在护理干预下的临床变化。结果喂养方式的不恰当、喂养新生儿的产妇的因素以及社会因素,都有可能引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护理,是有效防止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重要措施。
作者:唐琦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脑微出血(CMBs)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直径一般<5mm,其常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而不易引起重视。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反映组织磁敏感特性的新技术,能够准确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及数目,对于脑微出血有着较常规影像学检查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逐渐成为评价脑微出血的首选方法。本文重点对磁敏感加权序列成像对脑微出血的诊断原理,特点,优势及应用等加以概述。
作者:刘黎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消胀合剂联合开塞露清洁灌肠治疗胸腰椎骨折便秘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我院自制成药消胀合剂加开塞露20ml作为灌肠液,为患者进行清洁灌肠,观察疗效。结果通过110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有效率达95.4%。结论采用消胀合剂联合开塞露清洁灌肠治疗胸腰椎骨折便秘有较好的效果,操作简便,能有效的缓解和消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便秘。
作者:浦长静;陈阳阳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