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感觉统合失调的幼儿护理

彭艳

关键词:
摘要:感觉统合失调是指感觉统合这一过程不能正常运转,而感觉统合是指外界的刺激通过人体个感觉器官、神经组织进入大脑各个功能区,而后大脑对输入的信心进行加工处理,并指挥身体做出反应,从而形成有效的统合过程。感觉统合失调会对引起幼儿生长发育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停经语言障碍、身体运动障碍、空间知觉障碍等,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在临床上,感觉统合失调的致病因素多种多样,而对患儿实施感觉统合训练,并加强相应的临床护理工作,则有助于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3例感觉统合失调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效果理想,现作如下汇报。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86例无痛人流患者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无痛人流患者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2例接受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经常规护理,观察组经优质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5.81%低于对照组18.60%,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无痛人流患者经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积极参与手术治疗中。

    作者:高璐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门诊小儿输液家长心理反应及护理策略

    目的:分析门诊小儿输液时家长的心理需求,并以家长心理为切入口解决小儿输液中出现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于2014年2月~5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小儿的家长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需求,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小儿输液时,家长普遍希望护士技术熟练,态度亲切,经常巡视,应针对这些需求制定护理对策。结论小儿在输液时,家长普遍对护理人员有较高期望值,护理人员应通过娴熟的操作技术、和蔼负责的态度使小儿家长满意,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韦慧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双硫仑样反应18例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对双硫仑样反应及其救治方法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此反应的重视。方法对18例2011年7月~2013年6月于我科住院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①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多,其次为硝基咪唑类;②临床表现以类似醉酒症状为主,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心绞痛、呼吸困难等;③该反应的发生与摄入乙醇的量无关;除饮酒外,酒精擦浴物理降温亦可引起相同反应;④上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全部缓解、治愈,无后遗症。结论应用头孢菌素类及硝基咪唑类抗菌药后接触含乙醇制品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且临床发病比率较高,临床表现严重,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症状较重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提醒患者于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及停药后5~7d内禁止接触含乙醇制品,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作者:尹维斌;黄建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胃黏膜活检组织学诊断胃癌7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胃黏膜活检组织学诊断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黏膜活检组织,经手术切除标本证实为胃癌的病例进行组织观察分析。结果早期胃癌9例占12.86%,符合率6例占66.67%;进展期胃癌61例占87.14%,符合率49例占80.33%;分化型62例占88.57%,分化不良型8例占11.43%。结论胃癌患者大多通过胃镜粘膜活检能够明确诊断。早期胃癌(EGC)能及时发现,会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愈后明显优于进展期胃癌。胃癌其组织形态学特点是多样化的,胃镜与病理观察是临床诊断胃癌的重要途径。

    作者:沈成万;刘长节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初诊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初诊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反应以及如何护理。方法2014年来,我院共收治初诊糖尿病患者45例,通过临床有效的观察护理,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有效的临床护理,45例患者能够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缩短住院时间。结论护理人员分析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心理护理的知识和技能,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我院病历质量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实现对全院环节病历即时、全面、高效的质量控制,达到提高整体质量管理水平。针对病历形式质量的自动化核查、预警与管理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开发,并终形成了一套全面、及时、有效的病历质量自动化管控系统。建立了病历质量独立审计与管理控制体系,依托信息系统实现了质量管理核心制度的落实。

    作者:徐正雄;陈瑛;廖晓斌;乔静;刘文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血液透析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研究

    总结49例血液透析带袖套的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经验,分别从导管一般护理、并发症护理两方面进行介绍。一般护理包括手术前、后护理及透析护理等;并发症护理包括感染护理和导管功能不良处理,在每次透析前、中、后对导管进行评价,严格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是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管理重点。

    作者:吴红梅;梅咏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低位弧形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低位弧形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实验组给予低位弧形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切口、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低位弧形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具有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切口低及达到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鸿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叶酸、维生素B 12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科明确诊断并住院治疗的患者213例(其中食管癌11例、胃癌19例、肝癌14例、胰腺癌10例、大肠癌15例、肝硬化65例、胃溃疡35例、大肠息肉44例)、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空腹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肝硬化患者血清叶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01)。结论消化系统疾病中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变化显著,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进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石林艳;周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足月初产妇计划分娩的选择

    计划分娩的选择,目前采用的方法包括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米索前列醇配伍间苯三酚引产、地诺前列酮栓阴道放药引产以及低位水囊配合缩宫素引产。但每种方法都存在其优缺点。现对近来的文献作一综述,从而为选择佳的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朱锦容(综述);马宝满(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新生儿白血病1例报道

    对1例新生儿肺炎诱发先天性白血病发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讨论,提示院新生儿期先天性白血病发病虽然罕见,但仍应高度关注,以免发生严重的医疗纠纷,并要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预防发病。

    作者:丁云燕;李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超声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盆底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经济、快捷的检查手段在妇科泌尿学方面的应用逐渐得到肯定。本文就盆底超声的二维、三维成像及其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黄建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宫颈癌患者术后放疗47例护理

    目的:总结宫颈癌放疗的护理经验,提高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47例首次宫颈癌放疗的患者,采取放疗前中后的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7例患者经过放射治疗及有效护理后,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基本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少数患者在放疗期间出现胃肠道反应及皮肤、阴道炎症反应,但经过对症治疗和细心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放疗计划,康复出院。结论经过科学合理的有效护理,可较好地控制病情,减轻放射副反应,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不同途径导入VEGF基因对下肢缺血皮瓣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导入VEGF基因可能对下肢缺血皮瓣造成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下肢缺血皮瓣动物模型,随机将60只SD大鼠分成甲(未注射pc D2/h VEGF基因)、乙(经缺血皮瓣蒂动脉途径导入pc D2/h VEGF基因)、丙(经三组缺血皮瓣皮膜下途径导入pc D2/h VEGF基因)三组,于术后1w运用RT-PCR与医学图像分析软件等办法检查不同导入途径对缺血皮瓣的影响。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乙组丙两组在缺血皮瓣VFGF基因表达与血管密度方面同甲组比较,差异显著(<0.05),且乙丙两组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经皮瓣皮膜下与皮瓣蒂动脉途径中导入VEGF基因在缺血皮瓣中均能有效表达,且前者对改善缺血皮瓣正常血供,生成新生血管,效果更好。

    作者:冯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进展

    了解ARDS患者俯卧位机通气的治疗治疗机制和效果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的新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韩冬雪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舒适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对该院ICU病房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恐惧症状均显著降低。结论舒适护理能明显减轻ICU患者的抑郁、焦虑及恐惧心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胡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一站式流动护士站对降低护士针刺伤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一站式流动护士站对降低护士针刺伤的临床效果,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100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护士在一站式流动护士站内进行工作,对照组护士在普通流动护士站内进行工作。之后对比两组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实验组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为30.00%(<0.05)。结论一站式流动护士站对降低护士针刺伤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和保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值得在临床过程中大力实践和推广。

    作者:王美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音乐疗法与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配合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行连硬外麻手术患者中选取22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4例。对照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音乐疗法与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心率情况及焦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心率及焦虑度无明显差异(>0.05),观察组血压情况、心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度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术后治疗中,对患者实施音乐疗法及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况,提高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周月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整体护理对小儿腹泻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对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11月月间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其中观察组30例采取整体护理,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0.05);观察组的平均治愈时间(4.1±0.4)d要明显短于对照组(6.5±0.5)d;且观察组的满意度(90.0%)d要好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一定程度提高治疗效果,有效促进患儿康复并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梁玉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探讨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炎患者11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宫颈修复时间、阴道产生分泌物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宫颈修复、阴道产生分泌物时间、复发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联合西药治疗宫颈炎可以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金旭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