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小儿输液家长心理反应及护理策略

韦慧芳

关键词:门诊, 小儿输液, 家长心理分析,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小儿输液时家长的心理需求,并以家长心理为切入口解决小儿输液中出现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于2014年2月~5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小儿的家长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需求,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小儿输液时,家长普遍希望护士技术熟练,态度亲切,经常巡视,应针对这些需求制定护理对策。结论小儿在输液时,家长普遍对护理人员有较高期望值,护理人员应通过娴熟的操作技术、和蔼负责的态度使小儿家长满意,减少医疗纠纷。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癌患者经picc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静脉管理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化疗是其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主要的给药途径,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化疗药物中以发疱性药物刺激性强,我院常用的发疱性化疗药物有长春新碱、阿霉素、表阿霉素、放射菌素D等,其一旦发生渗漏,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功能障碍。通过我院2014年1月~12月卵巢癌患者经picc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静脉管理,减少静脉炎和渗漏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体会如下。

    作者:陈志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动脉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生物标志物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共同基础,其高致死率和致残率已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炎症及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核心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发病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作者:韩玲;李东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麝香保心丸干预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代谢当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对麝香保心丸干预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代谢当量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两组各30例患者。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按照冠心病治疗指南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按照冠心病治疗指南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并通过平板运动试验测量患者代谢当量。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METs为7.36±1.14METs,治疗后METs为9.84±1.79METs,常规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METs为7.23±1.35METs,治疗后MET是为7.68±1.42METs;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ETs明显优于治疗前(<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ETs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是一种疗效确切的中成药,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发病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推广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运动及日常生活方面指导作用,节省治疗经费,提高社会效益。

    作者:孙建华;谢小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胎盘植入治疗进展

    胎盘植入为产科少见并发症,但常引起严重的产后出血,严重者需切除子宫保全患者生命。目前我国胎盘植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治疗手段相对狭隘不足,亟需新的治疗手段来满足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近年来,人们对胎盘植入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总的趋势是简单、安全、有效,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作者:王承志;黎克全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在52例妊高症产妇围产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妊高症产妇围产期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妊高症产妇5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52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统计分析两组妊高症产妇护理后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为,对照组为,两组差异显著(<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妊高症产妇剖宫产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其临床价值大。

    作者:苏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

    目的: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及相应护理。方法将2013年7月~12月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胎儿娩出后臀部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0mg,同时舌下含服卡孕栓1mg(2枚),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与产妇舌下含服卡孕栓1mg(2枚),。观察两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结果表明治疗组产后2h,24h的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第三产程时间治疗组所用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舌下含服卡孕栓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效果良好,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效果极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义红;彭彩桥;赵玉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腹腔镜胆囊手术后颈肩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腹腔镜胆囊手术后颈肩痛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62例在我院于近1年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将传统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应用于研究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颈肩痛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采取改变体位,调整气腹压力、持续吸氧等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颈肩痛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祝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湘西地区2004~2013年成人麻疹132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对湘西地区2004~2013年成人麻疹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当地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4~2013年底于湘西地区就诊的麻疹患者1900例,14岁及以上麻疹患者共157人,特选取其中18岁及以上成人麻疹患者132人,采用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方法对该132例麻疹患者进行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成人麻疹患者年龄均在18~61岁,平均年龄为(30.02±9.73)岁;农村患者和城镇患者各占65.2%和34.8%;发病时间主要为2~6月份,发病率为72.7%;患者主要表现为出疹(100%)、发热(97.7%)、呼吸系统症状(83.3%)、眼部症状(84.8%)、麻疹黏膜斑(59.1%)、消化系统症状(54.5%);出疹主要发生于发热后3~4d,比例为62.9%,平均出疹天数为4.1d;患者中合并心肌炎并肝损伤者占56.1%。结论湘西地区成人麻疹多发于2~6月,4~6月为高峰,主要表现出疹、发热、呼吸和消化系统症状,常合并严重并发症为麻疹型肝炎,心肌炎,肺炎等,临床上应根据其发病特点进行防治。

    作者:张炜;姚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妇产科的重要作用,以提高妇产科的临床效果与满意度。方法抽取我院的妇产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两组采用字2检验进行评估以判断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普及程度。结果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妇产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健康知识普及程度也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妇产科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使患者获得全面的健康知识普及,减轻住院不适感与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赖与满意程度,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地应用。

    作者:肖燕葵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气管插管术用于急症患者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术用于急症患者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对停止呼吸或者即将停止呼吸的120例急症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0例急症患者中一次成功插管有101例,占84.2%,2次及以上成功插管有17例,占14.2%,插管失败2例,占1.67%。结论患者插管失败主要因为体位的摆位存在问题,而且操作人员的技术并不熟练,缺乏经验造成的,有时患者咽喉和颈部发育存在异常,也会造成插管失败,所以,只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才能保证插管成功。

    作者:胡晓青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烧伤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对烧伤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护理效果,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方法研究中入选的40例对象均源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烧伤患者,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给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并加强临床期间的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研究中4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23.05±1.20)d。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烧伤的治疗效果明显,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促进治疗和恢复,应加强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脊柱源性腹痛22例误诊误治分析

    目的:探究脊柱源性腹痛的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22例脊柱源性腹痛误诊患者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5例轻度贫血,6例患者血沉升高4例患者AST、ALT轻度升高,18例患者有浅表性胃窦炎2例有胃或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性溃疡,5例有反流性食管炎。经治疗,除2例转移癌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外,其他患者均症状明显减轻或痊愈。结论临床中,医生要加深对脊柱源性腹痛的认识,结合相关影像学检查方可确诊。

    作者:苏海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双硫仑样反应18例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对双硫仑样反应及其救治方法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此反应的重视。方法对18例2011年7月~2013年6月于我科住院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①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多,其次为硝基咪唑类;②临床表现以类似醉酒症状为主,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心绞痛、呼吸困难等;③该反应的发生与摄入乙醇的量无关;除饮酒外,酒精擦浴物理降温亦可引起相同反应;④上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全部缓解、治愈,无后遗症。结论应用头孢菌素类及硝基咪唑类抗菌药后接触含乙醇制品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且临床发病比率较高,临床表现严重,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症状较重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提醒患者于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及停药后5~7d内禁止接触含乙醇制品,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作者:尹维斌;黄建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减轻冠心病择期介入患者焦虑抑郁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减轻冠心病择期介入患者焦虑抑郁中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56例冠心病择期介入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和护理前的,且治疗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在减轻冠心病择期介入患者焦虑抑郁中心理护理措施效果较为理想,稳定患者情绪。

    作者:喻敏玲;邱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三种常用动物实验麻醉药对小白鼠麻醉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选择三种常用麻醉药物水合氯醛、氯胺酮、丙泊酚对小白鼠进行麻醉并比较其麻醉效果。方法将300只实验用小白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按照常规剂量给药,并观察三组的麻醉效果,记录麻醉后的各种数据。结果水合氯醛、氯胺酮、丙泊酚这三种常用的动物实验麻醉药物对小白鼠的麻醉效果不同,其麻醉致死量、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均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正确的麻醉剂及正确的麻醉剂量才能保证动物实验的顺利进行。

    作者:汪新亮;刘彤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强力脑清素、谷维素和维生素E治疗,实验组患者口服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采用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

    无痛胃镜在我国已具有多年发展历史,其是在常规胃镜检查的基础上应用一定量的镇静剂,使患者的睡眠状态下完成操作,整个过程患者不会感受到痛苦,仅有少量麻醉并发症存在,深受广大医生和患者欢迎,我院自2012年2月~2014年3月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52例,本文通过这152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了具体护理方法,总结了无痛胃镜的护理体会,探讨了无痛胃镜检查的优缺点,以期能够在后续工作中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汪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治疗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治疗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行进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CYPHER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国产EXCEL药物洗脱支架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洗脱支架介入术治疗成功率均接近100%;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并发症与死亡发生率无明显差异(>0.05);研究组患者再发心绞痛与靶病变重建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进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与国产EXCEL药物支架洗脱支架治疗具有相近的临床效果,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邢祖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叶酸、维生素B 12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科明确诊断并住院治疗的患者213例(其中食管癌11例、胃癌19例、肝癌14例、胰腺癌10例、大肠癌15例、肝硬化65例、胃溃疡35例、大肠息肉44例)、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空腹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肝硬化患者血清叶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01)。结论消化系统疾病中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变化显著,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进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石林艳;周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泌尿外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65例,65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将这65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常规开腹手术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7.0%,并发症发生率为1.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78.5%,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可靠,腹腔镜技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付江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