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青;李红玲;刘金萍
目的:观察和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降低患者不适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帆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孤星关节炎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21例痊愈,10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10例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薛舒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均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血糖水平的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明显较低(<0.05);且仅7例(7.61%)患者有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少。结论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潘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42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1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给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朱小梅;陈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一般女性在50岁左右月经会永久性的停止,暖巢功能也会开始衰退,在医学上将这个时期称为绝经期,此后雌激素分泌量激素下降,引起妇女各个器官发生退行性变化,严重的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妇女有1/3的时间是处在绝经期,在此期间妇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及老年痴呆等发病率显著增加,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妇女生理和心理以及病理变化对之后的健康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由此,为了改善绝经期后不良症状和体征,进一步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激素替代疗法应用而生[1]。以下对激素替代疗法的治疗进展进一步研究,为今后治疗者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孙秀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与单纯全麻的麻醉方法的对比来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单纯全麻的麻醉方法,在手术之前,给患者直接注入咪唑安定0.12~0.22 mg/kg、丙泊酚2.5 mg/kg、芬太尼2~4μg/kg、阿曲库铵0.8 mg/kg,而观察组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并在硬膜外腔注入2%的利多卡因3 ml为试验量进行全麻诱导后,再操作单纯全麻所用方法。结果观察组的三种药物芬太尼、丙泊酚以及阿曲库铵的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在患者完全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上,观察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手术相比单纯全麻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练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规范化护理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治疗的60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分为两组院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适程度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适感明显轻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减轻了患者的术后不适,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郑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运用超声设备诊断良性及恶性乳腺结节的效果与作用。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疗的77例乳腺结节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研究回顾。结果通过临床病理检验,有53例患者的乳腺结节属于良性,其余24例患者属于恶性,超声检查误诊例数仅有1例,超声设备判断恶性以及良性结节的准确概率是98.70%。同时恶性及良性结节患者的Doppler血流信号分布情况、2D超声成像等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区别<0.05。结论运用超声设备为乳腺结节患者进行良恶性检查诊断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应于临床全面普及。
作者:夏明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供应室消毒管理对院内感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和我院300名医院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上半年供应室未采取消毒管理,下半年开始采取供应室消毒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几率以及上半年和下半年医院工作人员发生感染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2.14%,对照组为9.64%,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几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下半年医院工作人员感染几率为1.33%,上半年为4.67%,下半年和上半年医院工作人员感染几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重新划分功能分区、制定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培训可以有效加强供应室消毒管理,降低院内感染几率。
作者:黄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10月本科室收治的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在采取普通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对照组仅采取普通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及患儿配合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护理后,人性化护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88.24%)、患儿配合率(94.12%);普通护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67.65%)、患儿配合率(52.94%),可以看出观察组满意度和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儿科病房加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家长满意度、患儿配合率,能使患儿身心健康早日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蒋海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应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平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平胃降逆汤、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每组60例,然后将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在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与平胃降逆汤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平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马德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8例冠心病患者并发症情况,在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精心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显效28例,有效26例,10例出现并发症情况,总有效率为84.38豫;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显效33例,有效30例,1例出现并发症情况,总有效率为98.44豫。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评分为(70.26±4.78)分,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评分为(92.37±6.54)分,<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并发症情况是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常见的病症,但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护理的总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通过对胃肝样腺癌临床上的发病现状,病理学上的组织特点、生物学行为以及临床治疗的探讨,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和早期的诊疗率。现本文就胃肝样腺癌在病理学上的组织特点及在临床上的研究现状作此综述。
作者:窦龙涛;李兴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手足口病患儿从消毒隔离、皮肤黏膜、发热护理、口腔护理、用药、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手足口患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借鉴,以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陈运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90例胆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3.3%(42/45),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0.0%(36/4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8.9%(40/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35/45)。结论通过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桃花;林海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4年5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字2检验及多因素L 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7.54%,病死率11.46豫;真菌培养阳性者58例次,共检出82株真菌,酵母菌69株(占84.15%),霉菌9株,(占10.9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占64.63%)、消化道(占23.13%)、口腔(占8.84%)多见;经Logistic回归分析人选的年龄≥60岁、中性粒细胞缺乏≥2w、有既往真菌感染病史、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四因素在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0.05)。中性粒细胞缺乏≥2w、有既往真菌感染病史、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三因素在存活组和死亡组间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肺部、消化道、口腔是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主要感染部位,白色念珠菌感染占首位,年龄≥60岁、中性粒细胞缺乏≥2w、有既往真菌感染病史、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治疗无效的不良预后因素。其中中性粒细胞缺乏≥2w、有既往真菌感染病史、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
作者:郑永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改良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抽取,共62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应用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0.05)。结论改良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办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向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心理排便、口腔、饮食、皮肤方面恢复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通过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情况可知,对照组并发症发生12例,发生率为48.8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为32.14%。研究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科学、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干预具有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本病致残、致死率的效果。
作者:林海琳;徐桃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管出现阻塞或者狭窄而导致的心肌血氧或缺血而导致的心脏病。而糖尿病对于冠心病来说则是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一种主要并发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在临床治疗与护理中的情况比较复杂,在护理工作中应该进行格外的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生理-心理-社会护理模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先进的一种更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适合的。
作者:徐丽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和相关护理效果,探讨一个较好的护理方案。方法对收集的47例ICU患者家属的病心理焦虑程度进行记录,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护理。结果心理治疗是重症医学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案例所有家属的焦虑症状都取得明显好转治。结论应结合ICU患者家属心理焦虑的程度适用相应的护理方法,可以尽快缓解家属的焦虑症状,同时也可以维持长期疗效,还要着重解决患者心理社会问题,这样对ICU患者的康复也有良好的治愈效果。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