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周黎红;姚灵超

关键词:肺结核, 心理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3~2014年收治的12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护士从入院起对其进行详细评估,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对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肺结核的康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8例冠心病患者并发症情况,在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精心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显效28例,有效26例,10例出现并发症情况,总有效率为84.38豫;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显效33例,有效30例,1例出现并发症情况,总有效率为98.44豫。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评分为(70.26±4.78)分,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评分为(92.37±6.54)分,<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并发症情况是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常见的病症,但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护理的总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神经阻滞对BIS引导下的小儿全身麻醉减少七氟醚用量及减轻术后行为学改变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在BIS导向的小儿全身麻醉中复合外周神经阻滞是否会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同时促进术后患儿的恢复。方法选择小儿泌尿外科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院实验组七氟醚全麻合并神经阻滞组(40例)与对照组七氟醚全麻合并芬太尼组(40例),术中均不使用肌松药物以及其它镇静药物,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的监测指导下,研究术中小儿平均七氟醚(Sevon)的用量,比较手术后小儿麻醉的苏醒质量及术后不良行为学的改变。结果所有患儿均完成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整个麻醉过程中七氟醚的平均用量SEVOn明显小于对照组(<0.05)见表1,停药到拔出喉罩的时间(T1)及停药到睁眼的时间(T2)也大大缩短(<0.05),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喉痉挛等麻醉并发症也显著减少见表2,麻醉苏醒质量明显提高。为突出的是对患儿术后24h、1个月进行术后行为量表PHBQ评分,实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见表1。结论实验组七氟醚全麻复合神经阻滞组术中明显减少了七氟醚的用量,提高了苏醒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术后不良行为学的改变。有利于患儿早期康复,相对减少了患儿的治疗费用,临床疗效可靠,实用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孙敏;寻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Lipofilling在乳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近,lipofil ing正在作为整形技术的一部分或独自作为乳腺癌手术后修正乳腺缺陷和不对称的技术。其疗效、安全性和技术程序因不同的机构和外科医生的个人经验而不一样。我们现在提供一篇文献综述和观点集中于这种技术在乳腺癌重建方面的应用。

    作者:谈才文;王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深静脉置管在ICU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探讨在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为保证快速有效的输液途径的通畅、保护外周血管和监测中心静脉压,用深静脉置管术代替外周静脉置管术的优良处,以及危重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有效护理。方法对医院ICU危重患者选用深静脉进行穿刺留置导管,并给予适当的护理。结果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其操作方便、快速,对保护外周血管有很大好处,对中心静脉导管良好有效的维护,可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结论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抢救患者成功的关键之一,留置深静脉管时间的长短和安全,与我们对导管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徐鹏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儿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儿科运用静脉留置针实施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运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诊治的192例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192例患儿进行分析,其中188例患儿穿刺一次成功,成功率达到97.92%;4例患儿为两次穿刺成功。192例患儿中共4例出现并发症,经过积极的对症处理未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结论静脉留置针是一种高效保持患儿静脉通道的方法,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刘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产后出血原因及护理

    目的:为了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护理。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124例,发生率为2.58%。其中导致产后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75%,胎盘因素占15.32%,软产道损伤占8.88%,凝血功能占0.80%。结论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发现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积极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江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舒适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011年1月~2013年11月肿瘤放疗患者9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心理、饮食指导、放疗环境、放疗并发症、放疗结束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通过对肿瘤放疗患者采取全面、细致、有效的舒适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护理满意率较高。

    作者:肖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104例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脑挫裂伤体积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体积≤50ml,研究组52例患者体积跃50ml,两组患者均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予以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OC评分及临床结局。结果对照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后临床结局比较差异不明显(跃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后GOS评分(3.97±0.24)分高于非手术治疗后(2.85±0.22)分,残疾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非手术(<0.05)。结论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方案,需根据临床及CT变化予以调整,对病情较重或病情加重予以急诊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福增;孙新国;李光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价值评价

    目的:评价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表)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HAMD评分及ADL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石郁喜;孙为生;朱秀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和研究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研究组采用综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逐渐稳定,但研究组数据比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科学、细致的综合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简香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人民对于医疗技术和医疗方法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治疗方式而言,由于手术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创伤,必然会对患者的身体以及术后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就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尤其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非手术治疗对患者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讨论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刘志清;邱岳贵;曾文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急性小儿肠炎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急性小儿肠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小儿肠炎患者110例,将110例急性小儿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照组55例小儿肠炎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55例小儿肠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掌握健康知识情况及家长满意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很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家长满意率等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急性小儿肠炎护理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艳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理质控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质控在护理管理中提升的护理质量及管理水平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8月我院收治的需要住院治疗患者300例,并按照临床护理方式及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50例患者于护理期间共发生10起护患纠纷,具体纠纷发生概率为8%。其中对于临床护理完全满意103例,对于临床护理基本满意33例,对于临床护理不满意14例,其临床护理满意率高达90.67%;相比较常规组150例患者于护理期间共发生49起护患纠纷,具体纠纷发生概率为30%。其中对于临床护理完全满意66例,对于临床护理基本满意30例,对于临床护理不满意54例,其临床护理满意率为64.00%。即质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护理质控在护理管理中提升的护理质量及管理水平的有效性显著。

    作者:方慧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与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是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常始自左半结肠,可向结肠近端乃至全结肠,以连续方式逐渐进展。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缓解与发作相交替,患者可仅有结肠症状,也可伴发全身症状。

    作者:张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牙根纵裂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牙根纵裂是临床较为严重的一种牙科疾病,临床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其好发于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临床导致牙根纵裂的因素有很多,早期临床诊治的难度比较大。下面本研究主要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病因学的角度对牙根纵裂的发病原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何玉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保妇康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价值评价

    目的:分析和研究保妇康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老年性阴道炎患者92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妇康栓与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4w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较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雌激素水平值相比较院两组患者促卵泡生长激素、促黄体生成素、血雌二醇检测值均无明显差异跃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院两组无明显差异跃0.05。结论将保妇康栓与结合雌激素软膏联合应用于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抑制阴道内细菌繁殖,促进阴道上皮细胞的自洁力与抵抗力恢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曹文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不同方式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方式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88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按照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儿行雾化吸入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治疗,研究组44例患儿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症改善用时、治疗后临症评分、住院用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临症改善用时及住院用时均比对照组短,且治疗后临症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55%少于对照组的20.45%,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陈千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临床处理分析及影响因素

    目的:选择实际的案例进行调查,分析肿瘤化疗药物在实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通过找出影响因素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医院的医疗系统平台,收集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这3年来45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情况,回顾统计病案中记录的不良反应观察表,并观察记录好病情严重特征变化规律。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后得出不良反应率较高的主要为消化系统,大多表现为恶心、脱发等,这与化疗药物的品种相关。结论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概率较高,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不利影响。但这是避免不了的,只能通过一些处理措施,降低受伤害的程度。这就要从各方面影响因素来判断分析,制定出佳的方案治疗,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陈超庭;杨兰平;黄汉生;刘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研究

    一般女性在50岁左右月经会永久性的停止,暖巢功能也会开始衰退,在医学上将这个时期称为绝经期,此后雌激素分泌量激素下降,引起妇女各个器官发生退行性变化,严重的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妇女有1/3的时间是处在绝经期,在此期间妇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及老年痴呆等发病率显著增加,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妇女生理和心理以及病理变化对之后的健康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由此,为了改善绝经期后不良症状和体征,进一步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激素替代疗法应用而生[1]。以下对激素替代疗法的治疗进展进一步研究,为今后治疗者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孙秀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心功能恢复。

    作者:吴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