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分析

陈喜凤

关键词:神经外科, 偏瘫患者, 肺部感染,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并总结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神经外科就诊并发肺部感染的偏瘫患者8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给予偏瘫及肺部感染临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康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提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神经外科偏瘫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全面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部感染康复情况。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索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上的实际应用和疗效。方法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8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0人,其中针对对照组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的临床差异性、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骨科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其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郝艳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46例小儿疝气术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加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对照组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0.05)。结论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徐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医学院校教学督导的实践与思考

    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我系在医学院校教学督导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级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在教学质量监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目前我系开展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作者:吴继军;米宁;燕颖军;李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子宫肌瘤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36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实施术前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护理操作,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本文所选的患者均痊愈出院,3个月后患者肿瘤所有缩小,瘤体明显缩小。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实施护理措施时,应严格控制各项护理内容,积极预防并发症,做好各项处理措施。

    作者:王丽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并探讨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特点和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200例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在深入地分析该病症患者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多有孤独、自卑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障碍,对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苗春艳;于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巨乳头性结膜炎采用高频治疗仪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对巨乳头性结膜炎采用高频治疗仪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4年8月收治巨乳头性结膜炎患者57例,所有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均无明显效果,均采用高频治疗仪展开1~3次高频治疗,同时给予地塞米松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结果本组57例患者均成功治愈,其中36例患者1次治疗成功,19例患者2次治疗成功,2例患者3次治疗成功。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剧烈的眼痛,部分患者有轻微的刺痛感,且均未发送结膜充血现象,经2个月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巨乳头性结膜炎采用高频治疗仪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精心护理干预,有利于其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昕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式。方法选择我院48例心胸外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将48例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开展优质护理管理,后者进行常规管理,对两组护理人员关于优质护理管理环境、优质护理管理态度、优质护理管理知识以及优质护理管理行为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关于护理管理环境、优质护理管理态度、优质护理管理知识以及优质护理管理行为的掌握评分分别为(93.4±5.2)、(94.5±5.4)、(95.0±5.5)、(93.7±4.1),对照组分别为(86.5±3.4)、(87.1±5.3)、(88.5±3.9)、(86.2±4.0),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心胸外科护理管理中对于提升护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玉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42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1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给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朱小梅;陈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药口服兼灌肠结合骶前封闭疗法对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利用中药口服兼灌肠结合骶前封闭疗法治疗放射性肠炎,反映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出结论。方法选取120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配对照组,骶前封闭疗法组,中药兼灌肠组,及中药口服兼灌肠结合骶前封闭疗法实验组,四组患者每组30例。所有病例按照血压下降率显效、有效和无效结果作为评估。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中症状率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7例;骶前封闭疗法症状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中药口服兼灌肠实验组血压下降率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中药口服兼灌肠结合骶前封闭疗法实验组血压下降率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结论利用中药口服兼灌肠结合骶前封闭疗法的方法对于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方盛华;陈艳贞;王碧荣;邓旭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锁定加压钢板结合骨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并评价锁定加压钢板结合骨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96例四肢长骨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普通加压钢板联合植骨治疗,研究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骨不连愈合率及疗效指标。结果研究组愈合率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同时各项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结合骨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良好,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医平衡康复护理法对过敏性鼻炎的护理初探

    中医平衡康复护理法,即院一个核心(平衡阴阳);两个原则(和阴阳,调脏腑);三个阶段(未病摄生,已病早治,初愈防复)。在日常摄生、临证施治、医嘱处方以及病后调护等实践中始终贯穿着平衡康复法思想来防治过敏性鼻炎。施行此护理法,能改善患者的心身失衡,使患者达到佳心身状态;促进早日康复及预防疾病的复发。

    作者:周菁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鼻窦内窥镜手术临床护理体会

    内镜鼻窦外科在我国基层医院迅速推广普及,其具有照明清晰、全方位视野和直视下操作,手术更精确及创伤小等优点,鼻内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鼻一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治疗手段。我科自2008年1月开展鼻内镜鼻窦手术,现选取手术配合专科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的患者60例,介绍其术前术后护理经验。

    作者:罗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0月,某医院神经外科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施行钻孔冲洗引流术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护理患者院正确放置引流管,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早发现再出血;保持穿刺点敷料干燥无污染,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或脱落。结果56例患者,除2例后遗症、1例死亡外,其53余例均恢复良好,无1例颅内感染发生。结论术后观察病情,引流管的正确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友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脏外科术后应用CRRT的护理研究

    目的:观察心脏外科术后应用CRRT患者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7月我院心脏外科术后应用CRRT1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酐,BUN,乳酸,心率,CVP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RRT治疗在降低患者的肌酐,BUN,乳酸,心率,CVP方面有显著意义(<0.05),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循环稳定起到辅助作用。结论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以保证CRRT治疗的顺利进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姚永芳;田静;刘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研究及护理进展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脑血管疾病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作者:凌飞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产科2013年3月~10月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15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各75例,实验组产妇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出现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治疗的总满意率为94.6%,对照组产妇治疗的总满意率为88%,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明显好于对照组(<0.05),从护理风险上看,实验组产妇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也要少于对照组产妇(<0.05)。结论采用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护理意义积极,可以在产科护理管理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常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子宫内节育环下移对妇女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究子宫内节育环下移对妇女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子宫内节育环下移的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无处理,观察组给予子宫内节育环下移的纠正,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妇科疾病的人数少于对照组,意外妊娠的人数少于对照组,<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节育环下移避孕的作用减小,发生妇科疾病的情况增加,影响妇女的健康,因此,妇女放置节育环者应定期检查节育环的位置。

    作者:王映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超声在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88例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诊断结果同临床病理结果实施对比,观察超声诊断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的准确性。结果该88例患者通过超声诊断确诊为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的准确率为90.91%。其中确诊为前置胎盘患者的有61例,确诊为胎盘早剥的患者有15例,胎盘边缘的血窦破裂患者有4例。结论采用超声诊断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可提高诊断率,可有效的促进医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作者:余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外科护理中的护理风险分析及其对策

    本文从外科护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外科护理工作中风险存在对于医患之间利益关系的防范、护理工作中质量和安全功能的保障以及外科护理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引起外科护理工作中出现风险的诱因,后介绍了相关的控制风险的对策。

    作者:杨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心理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评定治疗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焦虑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干预后两组SAS、SDS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促进其心理状况向积极方向转变。

    作者:蒋福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