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福凤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长期鼻饲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长期鼻饲的我院老年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中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施行鼻饲相关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0.00豫),试验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43.33豫),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96.67豫)高于对照组(53.33%),<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等相关不良结局,改善患者结局,可于合理范围内考虑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791例女性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 omavirus,HPV)感染及年龄分布状况,为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791例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对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791例患者中共检出HPV阳性166例,阳性率高达20.99%。在被检测的23个HPV-DNA亚型中,常见的依次为16型3.67豫(29辕791),43型3.16豫(25辕791),58型(3.03%,24/791),52型(2.02%,16/791),18型(1.39%,11/791),未检出44型和MM4型。HPV阳性者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常见(79.31%,23/29)。不同年龄段人群HPV阳性率有差异,50岁以上妇女感染率高。结论本地区HPV感染具有明显的亚型和年龄分布特异性,建议在HPV预防性疫苗的使用上应同时考虑这两个因素。
作者:庞花艳;姜姗;刘淼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其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共收治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护理人员按照常规对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均显著较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其应用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于霞;苗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两种蓝光照射治疗方法对新生儿黄疸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近几年中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两组进行对比试验,经治疗前的检测,在我院近几年诊断的210例患儿中出现黄疸的患儿共计10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每组患儿5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间歇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在治疗后护理人员统计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临床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比较中对照组患儿明显高于试验组患儿。结论对黄疸患儿在临床治疗中采用间歇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丽萍;孙华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剖析剖宫产产妇在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的合理时间。方法随机选取剖宫产产妇13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一组麻醉前再进行留置导尿管操作,治疗二组麻醉后进行留置导尿管操作。观察产妇在留置导尿管的前后期的心率和血压数据、疼痛等级和舒适度等情况。结果治疗二组产妇的心率、血压趋于正常数值,疼痛感觉小与治疗一组。结论麻醉后留置导尿管是剖官产产妇手术的佳时期,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姜行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患有重型手足口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重型手足口病的患儿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西医方案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疱疹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水平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足口病用药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患有重型手足口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艾兴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5例,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及护理,观察组FMA评分、MBI评分、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0.05),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作者:聂艳;曹辉;秦晓晓;韩雅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的上肢外伤患者56例,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R组(单独使用罗哌卡因药物麻醉组)和D组(复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罗哌卡因药物麻醉组)。R组的28例患者麻醉时直接注射0.5豫的罗哌卡因25 ml。D组的28例患者麻醉时采用复合型药物进行麻醉,患者注射0.5豫的罗哌卡因25 ml和12.5μg的右美托咪定溶液。分别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的30 min(T2)和手术结束(T3)后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氧饱和度(SpO2)。并且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的阻滞效果和麻醉效果。结果 R组患者的心率在T1~T3时明显高于D组,D组的MAP在患者麻醉过后与R组比较有明显的降低。 D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R组的时间,并且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R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术后的并发症均不明显。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王明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70豫~80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1],75豫以上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40豫以上[2]。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能够预防脑卒中患者功能下降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现有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现综述近几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时机的选择、康复体位护理、运动功能的康复、康复心理护理等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张建荣;郭春莲;侯四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36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实施术前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护理操作,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本文所选的患者均痊愈出院,3个月后患者肿瘤所有缩小,瘤体明显缩小。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实施护理措施时,应严格控制各项护理内容,积极预防并发症,做好各项处理措施。
作者:王丽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临床药学服务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合理用药指导,从而大限度的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一种全新模式的药学服务。众所周知,药品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与意义巨大,药品使用安全与规范与否对不良事件的产生有着直接影响,而用药信息的安全与准确则与药学服务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药学服务模式成为了用药安全与准确的一个直接影响因素[1]。综合性医院在医院规模建设与学科发展中不同于基层专科医院,涉及的学科多,病种复杂,无论是门诊患者而是住院患者,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发挥药物作用,是每一位药学服务人员面对的现实问题。
作者:李彬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金花茶提取物对光老化模型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紫外光灯照射KM小鼠,建立光老化小鼠模型,灌胃给予金花茶提取物,观察小鼠皮肤的组织形态,测定小鼠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各剂量金花茶提取物均能有效提高光老化小鼠皮肤中SOD活力(<0.05)、降低MDA含量(<0.05)、增加羟脯氨酸含量(<0.05),且能显著减轻小鼠皮肤组织受损程度。结论金花茶提取物具有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且大剂量优于小剂量,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从而防止组织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王桥妹;吴君相;吴建兰;黄运;马卓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内镜鼻窦外科在我国基层医院迅速推广普及,其具有照明清晰、全方位视野和直视下操作,手术更精确及创伤小等优点,鼻内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鼻一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治疗手段。我科自2008年1月开展鼻内镜鼻窦手术,现选取手术配合专科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的患者60例,介绍其术前术后护理经验。
作者:罗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均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SAS和SDS评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头痛和咽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57%低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积极应用。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应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平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平胃降逆汤、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每组60例,然后将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在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与平胃降逆汤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平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马德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各选取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与循证组,前者给予包括生命体征监护、严格落实感染预防策略、控制血压、保温为主的临床护理,后者在前者基础上注重提高护理预见性、做好环境管理与心理支持,对比临床疗效、患者结局与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存活,循证组控制垣显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心功能完全缓解所需透析次数院对照组1次者21例、2次14例、3次5例,循证组1次者24例、2次16例、3次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提高护理预见性,做好环境与心理支持护理,有助于提高急救效用,及早缓解心衰。
作者:刘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心理排便、口腔、饮食、皮肤方面恢复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通过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情况可知,对照组并发症发生12例,发生率为48.8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为32.14%。研究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科学、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干预具有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本病致残、致死率的效果。
作者:林海琳;徐桃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肝癌是世界第5大常见癌症,以其高致死率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康杀手。而肝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仍未明确[1]。而近年来随着肿瘤干细胞概念的提出,同样在肝癌组织中发现了一群能显著影响肝癌发生、发展,并影响肿瘤复发、转移及耐药性的一类细胞,即肝癌干细胞(LCSCs)。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 s,LCSCs)概念的提出,为肝癌的认识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2]。本文即今年来对于肝癌干细胞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潘澄一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健康档案为核心,通过标准化接口与医院信息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交互与信息共享,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本文从数据交互模式、运行维护模式、安全管控模式、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对医院信息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跨机构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作者:李雪婉;高昭昇;徐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70例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77.1%,实验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91.4%,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实验组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以及日常生活影响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卵巢肿瘤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加快患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威宁;黎果培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