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
目的:通过对19例先天愚型伴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围术期护理的探讨,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例先天愚型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该组患儿均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总结对先天愚型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19例患儿经介入封堵术治疗成功19例,成功率为100%。无1例患儿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无明显胸闷、胸痛,19例患儿术后3~5d复查心脏彩超发现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结论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先心病介入封堵术配合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及预防患者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咏梅;梁青龙;刘然;冯琳;罗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46例小儿疝气术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加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对照组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0.05)。结论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徐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针对成人肱骨髁间骨折采用双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有效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Y型钢板、双普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的有效性结论。结果经过手术及术后随访1年发现院观察组优14例,良12例,合格3例,优良率89.66%。对照组优12例,良10例,合格6例,差3例,优良率70.97%;两组优良率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对肱骨髁间骨折中有良好成效,为早期患者功能恢复训练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谭叙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慢性肾脏病发病率、患病率的提高,中医药对治疗慢性肾脏病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从病因病机、中医中药治疗等方面论述了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汇总了各医家对本病的诊疗经验,以期增进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耿金平;张春艳;张超;吉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脑血管疾病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作者:凌飞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肿瘤科临床上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肿瘤科2012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4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7例患者临床治疗之前均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继续进行检查和诊断,并对每个患者的检测结果动态时间-信号强度的曲线进行判断和分析,探讨该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价值。结果所有结果均由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进行判读,47例患者中,其动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布情况如下院玉型患者0例,占总数的0.00%;Ⅱ型患者4例,占总数的8.51%;芋型患者43例,占总数的91.49%。其中早期强化阈值>90.00%的患者有41例,占总数的87.23%;≤90.00%的患者6例,占总数的12.77%。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科临床上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影像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志颖;陶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5例,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及护理,观察组FMA评分、MBI评分、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0.05),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作者:聂艳;曹辉;秦晓晓;韩雅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为了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护理。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124例,发生率为2.58%。其中导致产后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75%,胎盘因素占15.32%,软产道损伤占8.88%,凝血功能占0.80%。结论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发现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积极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江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HS)是一种发病率高且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病,以睡眠打鼾中反复出现间歇性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为特征,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目前多研究证实OSAHS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本文就氧化应激的评价,氧化应激在OSAHS的心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对机体的危害等方面加以综述。以探讨OSAHS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作者:崔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及微血管密度(MV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48例胃癌组织、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VEGFR-2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结果 VEGFR-2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83%、2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VEGFR-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0.05)。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MVD分别为(32.4±10.58个/HP、10.82±3.98个/HP),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MVD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0.01)。结论联合检测VEGFR-2、MVD可判断预后及了解侵袭转移的程度。
作者:李智信;谢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90例胆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3.3%(42/45),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0.0%(36/4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8.9%(40/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35/45)。结论通过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桃花;林海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临床药学服务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合理用药指导,从而大限度的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一种全新模式的药学服务。众所周知,药品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与意义巨大,药品使用安全与规范与否对不良事件的产生有着直接影响,而用药信息的安全与准确则与药学服务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药学服务模式成为了用药安全与准确的一个直接影响因素[1]。综合性医院在医院规模建设与学科发展中不同于基层专科医院,涉及的学科多,病种复杂,无论是门诊患者而是住院患者,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发挥药物作用,是每一位药学服务人员面对的现实问题。
作者:李彬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缩宫素的不同使用方法对产妇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胎儿娩出后给予注射10 U缩宫素,观察组产妇胎儿娩出后给予注射20 U缩宫素,观察两组产妇术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疼痛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0.05),但观察组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0.05),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缩宫素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缩宫素的不同用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物疗效。
作者:张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产妇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3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方案上附加人性化护理干预,待产妇康复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调查他们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情况可知,治疗组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满意率为85.7%,治疗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产后出血指的是产妇在分娩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妇不良情绪,保障分娩顺利进行,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朱云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妊娠结局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在血压方面,实验组的血压改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0.05);在妊娠结局方面,实验组孕妇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孕妇的血压及并发症,同时,大大减少胎儿发生宫内窒息及窘迫的概率,充分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杨绍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骨性安氏芋类错牙合指由于上下颌发育不调导致磨牙近中关系、前牙反牙合(或对牙合)的一类错牙合畸形。本文仅对骨性安氏芋类错牙合畸形掩饰性治疗的适宜指征及其治疗方法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作一定的参考。
作者:杨桦;王永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表)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HAMD评分及ADL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石郁喜;孙为生;朱秀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病案信息利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研究出人性化利用病案的服务策略,保证病案信息利用的健康发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病案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中的问题;对人性化服务提出相应的策略。结果3年来,病案信息的应用除了用于临床医疗、医疗管理外,科学、教研对于病案信息的利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2012年相比2010年及2011年复印数量均出现明显的上升(<0.01);2012年相比2010年及2011年患者复印病案的例数明显增加(<0.01),且2012年相比2010年及2011年复印病案用于保险行业的例数也显著上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案信息作为医院重要的医疗资料之一,加强对其的管理能有效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安全、科学、规范、合理的利用病案信息,在医院人性化服务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周峰;董光杰;马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文综述了水胶体敷料近几年来在临床上应用效果,水胶体敷料在湿性愈合原理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伤口敷料。此类敷料可吸收少量到中量渗液,具有部分清创作用。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敷料,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新型敷料所提供的密闭环境能够有效保留伤口渗液,提供伤口快速愈合所需的湿润环境,应用于各期压疮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有效率82.4-100%。胶体敷料可促进上皮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保持局部低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形成,改善缺血缺氧症状,加快渗液的吸收,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所以防止了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对于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特别是PICC所致静脉炎有良好效果。近年来水胶体敷料应用于急性皮肤挫擦伤,湿疹患者,在小儿皮牵引及颈托的应用及气管切开护理中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会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435例,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前后护理质量的变化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显著性(<0.05);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普外科护理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服务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钟阿燕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