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桂林市120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抗精子抗体检测分析

吕玉德

关键词:不孕不育, 抗精子抗体
摘要:目的为了解抗精子抗体引发本市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20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同时与正常对照作对比研究。结果1200例不孕不育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总阳性率为24.17%,男性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19.00%,女性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27.86%,均明显高于正常组(2男=15.49,男<0.05;2女=24.86,女<0.05),女性的检出阳性率高于男性,且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2=12.01,<0.05)。结论抗精子抗体引发的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是本市不孕不育患者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抗精子抗体检测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病因初筛有着重要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超声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3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甲状腺左、右叶径线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均显著较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研究对象的V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AT值明显长于对照组,以上各值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但二者之间的RI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无辐射,无损伤,能够清晰地观察血流动力学等优点。

    作者:张茜;夏洪波;周尉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长效抗胆碱能药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长效抗胆碱能药及支气管扩张剂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特布他林气雾剂(喘康速)定量吸入(MDI)200ug,1次/8h。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噻托溴铵18ug,1次/d,疗程12w,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动耐力6min步行实验(6-MWT)测定结果及肺功能第1s用力呼吸量(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噻托溴铵治疗COPD,表明联合用药可改善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受力与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祖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手足外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

    目的探讨手足外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足外科2013月~2014年5月收治的手足损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0例,对照组采用手足外伤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手足外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万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激励式心理护理在输卵管绝育术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激励式心理护理在输卵管绝育术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输卵管绝育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激励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症状评分(SCL-90)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反应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轻,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强迫症、恐怖、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心理护理应用于输卵管绝育术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实现佳手术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借鉴价值。

    作者:闵翠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进行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100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予以紫外线消毒、隔离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措施,两组均护理4w,护理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两组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依从率分别为90.0%、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4.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促进患儿迅速康复,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开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南昌市社区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对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方法2014年1月~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骨质疏松评分问卷表,对南昌市内5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100例医务人员的骨质疏松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社区医务人员对于诊断依据标准中,症状体征知晓率高为62%,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低为31%。对于骨质疏松常用药物,钙剂知晓率高为100%,锶盐知晓率低为0%。结论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知识掌握情况不满意,欠缺相应的诊断与防治知识,今后应加强学习与培训。

    作者:李琍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究结合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引入社区健康教育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的对照组和30例的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引入全面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血压变化,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正常值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有效控制率比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提高明显;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值明显低于护理前,也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加了服药的依从性,使缓和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护理满意度也相应提高。

    作者:杨骏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基于大塘巷社区食堂的200名老年人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基于大塘巷社区食堂的200名老年人健康干预,探索以社区食堂为基础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方法对象大塘巷社区老年食堂的厨师、管理人员和200名在大塘社区食堂连续用餐1个月以上的老年居民。抽样方法按照系统抽样的方法,会员卡登记号末尾数顺序排列抽取200名老年人。结果干预前后厨师、管理人员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1.67%和97.9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200名老年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8.00%和90.9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60.55%和80.7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大塘社区200名老人进行健康干预前后效果是明显的基于社区食堂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推广为以其他社区食堂为基础的老年人的健康管理。

    作者:罗秀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产妇产后抑郁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产妇产后抑郁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60例产后抑郁症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6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分析产后抑郁的因素以及提出护理对策。结果两组在健康知识掌握、分娩、生理、新生儿、情感支持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相应护理对策进行护理,避免产妇抑郁情绪的复发。

    作者:张晓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循证医院管理的实现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为一种新型学科,循证医学近几十年在国际上的发展速度相当迅猛。该门学科起初是针对临床学领域兴起并且快速发展的医学研究体系,主要是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终解决问题等几大步骤展开。然而,随着该门学科的不断深入发展,循证医学科学理念的逐步成熟,在其它医学领域内循证医学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循证医院管理模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作者:李毅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新健康教育模式对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新健康教育模式对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ESD治疗的52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新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观察入院时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ESD患者进行新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情绪,临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徐宏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IUD异位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8年发生的22例因IUD异位的病历资料。结果 B超监视下经阴道取出12例,经阴道穹窿切开取出7例,剖腹取出5例。结论提高IUD放置技术,慎重对待哺乳期、反复人流或剖宫产史的妇女,绝经的妇女及时取器,定期复查、加强随访服务是预防IUD异位的有效措施。

    作者:龚玉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连续性静脉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经腹膜透析或CVVHDF治疗后的临床转归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更好的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途径。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5月的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行CVVHDF治疗的病例12例,另收集2005年12月~2008年11月的12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并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抗病毒、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达肾功能衰竭期进入透析治疗,对平均透析时间、肾功能部分恢复时间、肾功能完全恢复时间、少尿时间、病死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的透析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②CVVHDF组在平均透析时间、肾功能部分恢复时间、肾功能完全恢复时间、少尿时间、平均住院日、病死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明显优于腹透组。③在平均住院费用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VVHDF的透析方式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肾功能衰竭优于传统的腹膜透析方式。

    作者:张学敏;甘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实践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效果及作用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而只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其相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T诊断胸部大片状阴影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CT对于胸部大片状阴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9例首次经CT扫描显示存在胸部大片阴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CT影像学诊断情况。结果本组59例患者终确诊为肺炎49例,肺结核7例,肺癌3例,胸部CT扫描依次确诊46例、5例、3例,准确诊断率为91.53%。结论胸部CT扫描对于胸部大片阴影的临床诊断鉴别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以肺炎发生率高,癌变风险较低。

    作者:伍从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社区多因护理干预措施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社区多因护理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后康复出院的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施社区多因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予一般健康教育。结果通过社区多因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吸烟和饮酒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其稳定状态均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和血脂指标水平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社区多因护理干预措施积极干预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高危因素,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可使冠心病的急性不良事件发生明显减少,延缓或减轻疾病进展,防止不良事件突然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龙霞;何小飞;邓卫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主动运动在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主动护理在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194例行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2例给予一般护理,治疗组102例给予主动运动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机率及术后患者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6.3%(15/92)、5.9%(6/102),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2=5.443,<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6%(76/92)、95.1%(97/102),具有统计学意义(2=9.409,P<0.05)。结论妇科手术后主动性运动可有效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地满意度,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涂素华;邹倩;陈茂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提出处理措施,避免或者减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种相关数据,分析不良反应,并制定相应措施。结果以一般反应多(占0.72%),异常反应(0.13%)和偶合反应(0.13%)次之。结论通过对接种前中后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接种不良反应降到低。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精细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精细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6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如保暖、维持有效呼吸、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护理,包括鸟巢护理、喂养指导、健康教育、集中护理、暗室护理、心理安慰、出院指导。结果实验组早产儿每日进奶量、每日睡眠时间、体重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能促进早产儿正常发育。

    作者:姚明;涂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89SrCl2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89SrCl2对老年患者前列腺癌骨转移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伴骨痛的患者静脉注射89SrCl2148Mbq(4mci),观察其止痛效果、骨转移灶的变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不良反应。结果39例患者接受89SrCl2治疗后,止痛的总有效率可达94.9%,无效5.1%,骨转移灶明显减少。76.19%患者PSA水平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有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结论89SrCl2对前列腺癌骨转移骨痛的临床止痛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焦奋哲;任新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