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霞;何小飞;邓卫东
目的比较塑形钛网与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EH复合材料)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颅骨修补术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侧颅骨缺损修补时间,EH复合材料组颅骨修补时间明显少于塑形钛网组(<0.05);EH复合材料组所需钛钉数及材料费显著少于塑形钛网组(<0.01);两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0.05)。结论EH复合材料组织相容性和骨结合性较好,整容效果好。钛合金组织相容性好、性质稳定,但价格稍昂贵。应根据患者颅骨缺损部位、大小,经济条件等选择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努力避免或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沈建;佘晓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脑血栓患者的临床康复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脑血栓患者3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患者康复干预护理。对两组脑血栓患者疾病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脑血栓患者于相应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有一定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更为良好,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总有效率91.52%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时,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临床康复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并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唐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138例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9例,观察组产妇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时间及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8.6%,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1.2%,泌乳时间少于对照组产妇,而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产妇,几项指标组间差异均可见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泌乳量,值得产科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朱蓓;吴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总结了23例病毒性脑炎伴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护理。护理要点包括癫痫发作的护理、病情观察的护理、特殊用药护理、腰椎穿刺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本组23例患者中17例治愈,5例好转出院,1例自动出院。
作者:蒋学娟;章丹凤;刘夕珍;史广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儿童扁桃体肥大是临床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并发症甚多,且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应及时手术治疗。扁桃体剥离术、挤切术是以往临床上常用的术式,该术式对组织损伤大,术后反应较大;而低温等离子技术为新兴起的电化学技术,近几年逐渐应用于耳鼻咽喉科扁桃体手术,不仅减少术中出血,而且对组织损伤轻,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极大降低手术带给患者的痛苦[1-2]。我院我科对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80例扁桃体肥大患儿应用低温等离子行扁桃体切除术及常规扁桃体剥离术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等离子手术,术中出血少,解决了儿童扁桃体手术血量大的难题;手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术后疼痛轻,现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峰;张克辉;游龙贵;张小安;王富华;黄海;王心涛;刘遗斌;罗冬;张少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高压氧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中一门新兴学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循证医学已经证明高压氧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1],特别是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具有特殊的疗效。由于高压氧治疗的特殊性,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加强安全护理尤为重要,积极的护理措施对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科于2012年2月~2014年1月对5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了高压氧治疗和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冯建伟;边双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医院门诊护理难点和应对策略。方法分析我院门诊部46名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难点,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研究合理的对策,以提高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水平。结果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专业技能合格率、专业理论合格率、门诊质量评,应对措施实施后医生满意度、病患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实施前。结论门诊部门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虽然目前面临的护理在管理制度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应通过相应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护理专业技能,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医德,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为病患创建良好的就诊环境。
作者:于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从而为高血压病的有效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方法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随机选取某社区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上述两组间患者在接受不同措施后的效果情况。进一步对相关指标如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遵医率以及血压的控制情况等进行两组间比较,其中计数资料进行字2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如果值小于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可靠。结果在对于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方面,实验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百分比值分别为94%与82%,经过统计学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遵医行为方面,实验组患者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遵医人数占各自组总人数百分比分别为88%和70%,经过统计学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的控制水平上,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128.5±2.1)mmHg和(81.2±1.5)mmHg,而对照组两组血压值分别为(143.8±2.9)mmHg和(90.3±2.6)mmHg。实验组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于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而且也可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比重的提高,同时对于血压的控制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蒲明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进行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100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予以紫外线消毒、隔离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措施,两组均护理4w,护理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两组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依从率分别为90.0%、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4.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促进患儿迅速康复,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开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密固达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收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按用密固达治疗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两组患者均按医嘱给予常规补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密固达(唑来膦酸)。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2月,对所有患者的疼痛评分,各部位骨密度,骨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量,生存质量指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了解患者一般情况,采用疼痛评分及生存质量SF-12量表调查其疼痛及生活质量,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治疗2月后观察组骨痛评分是否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是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椎骨密度检测结果是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密固达治疗前骨质疏松的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9分,生存质量为29~38分,用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能有效改患者的疼痛情况,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相关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蒙连新;许宗菊;康盼;王佳;邱德玉;曲比阿依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妇幼医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先兆流产患者,根据患者是否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进行分组(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现先兆流产迹象后,给予常规的保胎治疗;而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从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用药指导及营养支持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干预组保胎成功率为98.00%、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住院时间为(4.2±2.1)d、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86.00%;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为70.00%、并发症发生率为76.00%;住院时间为(10.2±2.3)d、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46.00;两组患者数据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先兆流产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心理及行为干预,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丰富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提高先兆流产患者的疗效,提高保胎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兴奋针灸刺激手法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主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接受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同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5例患者同样接受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本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9.512,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沈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公共卫生管理的过程中,传染病预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再加上传染疾病的变异速度极快,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工作计划,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在传染病预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达到两个国家级的标准[1],即院有效地预防出现大规模疫情的情况,减少聚集性疫情爆发的几率;加强对临床重症患者的救治,把好公共卫生管理关。这些要求体现了政府对公共卫生管理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视。本文为了满足上述的目标,特对公共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实际工作带来启发。
作者:宋家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问卷式调查,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积极配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和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田志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中子刀腔内治疗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行中子刀腔内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对其开展术后的针对性护理,随访1年,观察并分析患者的吞咽困难改善程度与肿瘤治疗的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与针对性护理,治疗的总有效率达73.50%(75/80),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2.456,<0.05);患者的吞咽程度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子刀腔内治疗食管癌患者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其症状,而针对性的术后护理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作者:杨秋云;孙成慧;刘妍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成都市第一精神病防治医院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在ABO血型中的分布。方法采集住院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EDTA-K2抗凝血,用微柱凝胶法法进行ABO正反定性测定。结果①患者的性别分布院819例患者中,男女患者(417/4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5,P>0.05)。②患者的年龄分布院在各年龄段患者中,以41~50岁多(226例),与其他年龄段有显著性差异(2=21.9,P<0.01)。③患者在ABO血型中的分布院患者在ABO血型分布(男女)中均为O型>A型>B型>AB型(290/263/211/57)。结论本院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以41~50岁年龄段为高发病期,ABO血型分布规律为O型>A型>B型>AB型。
作者:哈旭;马莉;马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精细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6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如保暖、维持有效呼吸、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护理,包括鸟巢护理、喂养指导、健康教育、集中护理、暗室护理、心理安慰、出院指导。结果实验组早产儿每日进奶量、每日睡眠时间、体重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能促进早产儿正常发育。
作者:姚明;涂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近4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3年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标本,找出近4年来其变化趋势。结果氨基甙类中的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喹诺酮类中环丙沙星及特殊使用类抗生素(美罗培兰,亚胺培兰、头孢吡肟)的抗菌活性得到有效恢复;头孢他丁及β-内酰胺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青霉素族中的哌拉西林的抗菌活性近4年均较稳定。结论自2004年《抗生药物临床合理应用》颁布和《抗生素分级管理原则》实施以来,某些限制类和特殊使用类抗生素的抑菌疗法得到了有效保护。
作者:甘霖;杨德春;关国琼;黄芳;陈宇澄;陈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索新的高等医学临床教学模式,将PBL教学法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有能力的临床护士,更好的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方法对在儿科实习的102名护理学生,采用PBL教学法。结果 PBL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有关疾病的更多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和组织能力;在教与学两方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作者:赵艳;于红;王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围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50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50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80%,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有助于其恢复速度的加快,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