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

朱蓓;吴雪梅

关键词:母乳喂养, 产妇,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138例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9例,观察组产妇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时间及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8.6%,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1.2%,泌乳时间少于对照组产妇,而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产妇,几项指标组间差异均可见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泌乳量,值得产科进一步推广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及进展

    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是根据多普勒原理,检测心肌反射的频移信号,并对心肌信号进行数字转换、自相关处理、彩色编码及数模转换等,从而得到心肌运动速度的不同模式的成像。该项技术突破了既往传统超声目测分析室壁运动的主观局限性,可实时、直观、定量反映心肌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为观察和评价心肌运动,尤其是局部心肌在正常、负荷、缺血、再灌注等状态下的运动和功能提供了无创的分析手段。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可通过应变率成像定量观察心肌的变形性,正向应力代表局部增厚,表示心肌存活,负向应力代表局部变薄。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溶栓治疗及冠状动脉成型术的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张彤;郑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主动运动在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主动护理在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194例行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2例给予一般护理,治疗组102例给予主动运动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机率及术后患者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6.3%(15/92)、5.9%(6/102),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2=5.443,<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6%(76/92)、95.1%(97/102),具有统计学意义(2=9.409,P<0.05)。结论妇科手术后主动性运动可有效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地满意度,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涂素华;邹倩;陈茂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以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重症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讨论分析期原因,并给与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和调节血糖的方法。结果针对糖尿病合并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快速调整机体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减小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的治疗的效果。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翟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和护理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和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针对狼疮性肾炎效果显著,是值得临床选择和借鉴的方法。

    作者:姜华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与护理解析

    化疗药物外渗在肿瘤化疗治疗过程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若发生外渗现象,肿瘤患者往往会出现身体不适感。例如局部红斑、组织坏死、溃疡长期难以愈合等。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时,起泡性化疗药物所引发的外渗症状具有较为严重不良后果,往往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组织坏死现象,病程迁延不愈,使得患者产生极严重心理及生理压力。所以对化疗药物外渗进行有效预防及护理在临床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丁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通过检索近年来相关文献,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名、病因病机、辩证分型、分期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论述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发现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优势明显。但在规范疾病的疗效评定标准、临床及实验研究方法仍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吕泊林;王海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4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硬币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71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显著高于对照组84.5%,且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常规治疗联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顾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尖锐湿疣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CO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5-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50%,复发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50%,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CO2激光联合光动力能够提高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杨洲;吕蓉;陶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有严重危害[1]。介入治疗指的是通过X线或者超声的引导,通过股动脉穿刺插管到肝动脉的方法,经过导管灌注各种抗癌药物的治疗方式[2]。目前该方法已经成为肝癌中晚期患者非手术治疗的首选疗法。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微创、痛苦小,延期肿瘤生长,提高生活质量,更能增进患者积极治疗的决心。但由于局部灌注化疗药物一次使用量大,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和并发症,直接影响肝癌患者的整体治疗过程和预后恢复,因此给护理工作提出了一项新的课题。

    作者:王晓婷;李茹;南希;陈黎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管鞘内胃癌淋巴结清扫的意义与风险研究

    胃癌在我国居肿瘤死亡第二位,根治性手术仍是其可能获得治愈的唯一方法,而淋巴结清扫是根治性手术的重点、难点和争议的焦点。虽然D2淋巴结清扫作为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已被广泛接受,但对于术中血管鞘的处理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所谓胃癌血管鞘内淋巴结清扫是指在清扫动脉周围淋巴结时沿动脉外膜和血管鞘之间的薄层间隙为剥离界面,彻底切除血管鞘内外血管、淋巴、神经等组织,裸化血管使其脉络化和骨骼化,而鞘外清扫则保留血管鞘及其表面神经纤维,清除鞘外淋巴等组织。相关的提法还有脉络化和血管骨骼化淋巴结清扫术,但其定义和彼此间的界定尚不明确,为表述方便,本文将鞘内及血管骨骼化视为脉络化淋巴结清扫(VLND),而鞘外为非脉络化淋巴结清扫(NVLND)。部分学者倡导进行血管鞘解剖的VLND手术,认为VLND不但使得胃癌淋巴结清扫既彻底又便捷,能在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前提下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但多数学者认为该术式仅增加了手术观赏性,并未提高根治效果,反而带来血管损伤的巨大风险,因此持反对态度并提倡血管鞘外清扫的VLND术式,到底孰是孰非,本文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就胃癌手术中行血管鞘内淋巴结清扫的意义与风险进行分析和展望。

    作者:李泽航;程黎阳;谢正勇;陈俊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传统扁桃体剥离术与高频电刀凝切扁桃体切除术对儿童扁桃体的疗效比较

    因扁桃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炎需行扁桃体切除手术儿童患者在耳鼻喉科极为常见,目前,扁桃体的切除方法大体分为热切法和冷切法,其中,传统的剥离法为冷切法;近些年新兴的等离子切除法,高频电刀凝切等为热切法。相对于热切法,冷切法出血相对多,术野不清晰,手术时间较长;但是热切法又增加了局部热损伤,并且等离子刀头易损耗,价格昂贵,地市级以下医院难以开展,我科自2010年开始采用低功率电刀凝切术施行扁桃体切除术,效果满意,现将其与传统剥离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易恩欢;刘坚;田梦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桂林市120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抗精子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为了解抗精子抗体引发本市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20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同时与正常对照作对比研究。结果1200例不孕不育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总阳性率为24.17%,男性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19.00%,女性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27.86%,均明显高于正常组(2男=15.49,男<0.05;2女=24.86,女<0.05),女性的检出阳性率高于男性,且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2=12.01,<0.05)。结论抗精子抗体引发的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是本市不孕不育患者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抗精子抗体检测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病因初筛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吕玉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体会

    高压氧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中一门新兴学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循证医学已经证明高压氧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1],特别是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具有特殊的疗效。由于高压氧治疗的特殊性,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加强安全护理尤为重要,积极的护理措施对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科于2012年2月~2014年1月对5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了高压氧治疗和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冯建伟;边双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创伤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感染的治疗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创伤后常见,且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不断研究,发现在其生物膜形成后,对药物有明显的抵抗作用,对于伤后感染来说治疗显得很棘手,因此如何消除生物膜在抗菌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定义、特性及目前治疗进展方面进行综述,进而为创伤后感染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作者:欧东;刘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PDCA循环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呼吸内科患者通过PDCA循环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并观察临床实践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抽取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PDCA循环的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配合护理,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呼吸内科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结论通过对呼吸内科患者采用PDCA循环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进医患关系,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亚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基于云平台的医学信息实验教学改革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综合计算机科学与医学的新兴课程,过往的医学信息学教学苦于无法实现模拟复杂的医疗环境和医学信息系统,导致此类课程容易停在形而上的层面,随着计算机云平台与云技术的发展,但随着当今云技术和云平台的发展,模拟复杂的医学信息环境成为可能,本文将就在云平台层面下开展医学信息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讨论。

    作者:张洪来;叶辉;郭姣;赵文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样本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50例早产儿给予小剂量红霉素处理,同时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50例早产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例如合理的喂养体位,喂养中的腹部抚触,制定适合体重的个体化喂养方案,非营养性吮吸等措施。观察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状如呕吐、腹胀及胃潴留停止的时间以及早产儿体重开始增加的时间。结果实验组不耐受症状如呕吐、腹胀停止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早产儿体重开始增加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提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有利于其消化道的发育成熟,从而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的四个班级的120名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为教学对象,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人,两组学生使用统一教材/同一个老师授课,授课时间一样。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两组学生进行统一的期末测试,统计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不及格率,分析教学效果。结果经过测试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不及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临床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作者:官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相关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对研究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患儿及对照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未复发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饮食习惯、感染发生情况、用药治疗情况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儿感染发生率78.75%、不规范用药率81.25%、不合理膳食率73.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感染发生率26.25%、不规范用药率20.00%、不合理膳食率10.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对高危患儿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其疾病复发率,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李丽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像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以来收治的102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核心表(QOL-C30)评分结果变化情况。结果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