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云平台的医学信息实验教学改革

张洪来;叶辉;郭姣;赵文光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 云平台, 实验教学改革
摘要:医学信息学是一门综合计算机科学与医学的新兴课程,过往的医学信息学教学苦于无法实现模拟复杂的医疗环境和医学信息系统,导致此类课程容易停在形而上的层面,随着计算机云平台与云技术的发展,但随着当今云技术和云平台的发展,模拟复杂的医学信息环境成为可能,本文将就在云平台层面下开展医学信息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讨论。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探究

    目的研究同时使用芬太尼及异丙酚给接受人流的妇女实施静脉麻醉的有效性分析。方法任意抽选2013年12月~2014年6月本科室接收的人流妇女84例,将这些需接受人流的妇女平均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异丙酚麻醉,观察组接受芬太尼、异丙酚双药联合麻醉,同时采用适当的护理方式为妇女进行护理。对比两个手术组妇女的宫颈舒张情况、麻醉有效性。结果观察组的宫颈舒张情况、麻醉有效性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为需要接受流产的妇女实施麻醉处理时,选用芬太尼、异丙酚双药联合方案麻醉效果卓著,因此应于基层医院中推广普及。

    作者:龙海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实践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效果及作用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而只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其相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尖锐湿疣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CO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5-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50%,复发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50%,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CO2激光联合光动力能够提高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杨洲;吕蓉;陶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药信息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荟萃

    中药信息学是中药科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以中药数据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中药研究信息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中药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通过查阅2000~2014年发布的有关中药信息学的文献,总结了中药信息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并提及了国内外近几年有突破性的中药信息学科研成果,如《三维药效团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随机森林等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信息学中的应用,并指出为了加快中药信息学的发展,较大程度的推进中药现代化仍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作者:王鑫;何丽云;白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针刺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钙吸收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钙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疗法,治疗四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尿水平、血钙水平、VAS评分、血清1,25(OH)2D3水平以及血浆VD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水平、血钙水平、VAS评分以及血浆VDR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各指标之间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对照组1,25(OH)2D3水平与治疗前无差异(>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1,25(OH)2D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服用钙尔奇与补肾健脾针刺疗法均能够有效促进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对钙离子的吸收,且两种治疗方式具有相似的疗效,补肾健脾针刺疗法增加机体钙吸收的机制可能与增强肾α-羟基酶活性以及增加VDR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作者:尹林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口泰溶液在川崎病患儿口腔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口泰溶液对川崎病口腔护理的疗效,探讨其对川崎病患儿口腔舒适度、口腔内定植细菌及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就诊的44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口泰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护理2h、12h的咽拭子细菌培养定性结果,观察口腔护理7d的口臭、口腔溃疡等不适症状。结果实验组口腔护理2h、12h的细菌培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口臭、口腔溃疡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泰溶液能够有效改善川崎病患儿口臭、口腔溃疡等不适症状,降低口腔内细菌培养率,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蔡芳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长效抗胆碱能药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长效抗胆碱能药及支气管扩张剂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特布他林气雾剂(喘康速)定量吸入(MDI)200ug,1次/8h。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噻托溴铵18ug,1次/d,疗程12w,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动耐力6min步行实验(6-MWT)测定结果及肺功能第1s用力呼吸量(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噻托溴铵治疗COPD,表明联合用药可改善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受力与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祖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循证医院管理的实现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为一种新型学科,循证医学近几十年在国际上的发展速度相当迅猛。该门学科起初是针对临床学领域兴起并且快速发展的医学研究体系,主要是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终解决问题等几大步骤展开。然而,随着该门学科的不断深入发展,循证医学科学理念的逐步成熟,在其它医学领域内循证医学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循证医院管理模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作者:李毅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新健康教育模式对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新健康教育模式对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ESD治疗的52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新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观察入院时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ESD患者进行新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情绪,临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徐宏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的临床及超声诊断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及超声诊断对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总结临床诊断及超声诊断的诊断阳性率,同时分析临床诊断及超声诊断对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35例患者中,临床诊断阳性者为22例,阳性诊断率为62.86%,而超声诊断阳性者33例,阳性诊断率为94.29%,超声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临床诊断阳性率(<0.05)。同时两种诊断对于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均存在诊断价值,而超声诊断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临床诊断(<0.05)。结论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应用临床诊断及超声诊断均有着显著的诊断价值,但以超声诊断的诊断价值高。

    作者:李沈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楚雄彝族自治州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血站如何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保证血站持续发展、无偿献血工作长期稳定运行、保证血液质量和血液供应。方法对楚雄州无偿献血群体进行分析,针对群体特征,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结果2005年至今楚雄州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结论楚雄州献血人数仅占人口总数的0.62%,与全国的平均献血人数0.84%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国外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献血人数4.54%相比差距甚远,还需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力度,巩固献血主体,拓展农村血源,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

    作者:陈绍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聚乙二醇4000散剂联合米雅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聚乙二醇4000散剂联合米雅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A组(聚乙二醇4000散剂);B组22例(米雅);C组(聚乙二醇4000散剂+米雅),观察治疗30d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C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将聚乙二醇4000散剂与米雅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独应用,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高彦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三乙醇胺与氧疗在防治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预防和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中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5例行根治性放射治疗+同期化疗的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比亚芬;B组:氧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00%,其中A组Io、Io、I Io、IVo发生率分别为14.0%、69.8%、16.2%、0%。 B组Io、Io、I Io、IVo发生率分别为11.9%、47.6%、38.1%、2.4%。 A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明显分别低于B组(<0.05)。同时,A组I 度以上急性放射性皮损持续天数明显较B组缩短(<0.05)。后两组患者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100%,A组Io、IIo、IIo、IVo发生率分别为60.5%、34.9%、4.6%、0%。 B组Io、IIo、I Io、IVo发生率分别为31.0%、42.9%、23.8%、2.3%。 A组慢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明显分别低于B组(<0.05)。结论三乙醇胺乳膏(比亚芬)相比氧疗在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中有更好的治疗、保护作用。

    作者:李中文;汤明;邹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进展

    桡骨头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是肘部创伤的常见类型,有1/3的桡骨头骨折患者合并有其它的肘关节损伤。本文就桡骨头假体置换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对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后提出桡骨头假体置换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作者:覃瑞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云南某高校非医药学生食源性寄生虫认知程度调查

    目的了解某高校非医药学专业学生对食源性寄生虫和防治知识相关态度的知晓情况。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于2013年5月对某高校非医药学专业三个不同年级共2000名学生进行食源性寄生虫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某高校非医药类专业学生对食源性寄生虫总知晓率为56.74%,对寄生虫与生活方式、行为卫生关系、相关寄生虫预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结论加强对学生的食源性寄生虫相关知识宣传力度。

    作者:李普娟;张莉;陈旭;刘灿;杨小娟;孙济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住院患者观察量表、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患者观察量表各因子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恢复都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虞晓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基于云平台的医学信息实验教学改革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综合计算机科学与医学的新兴课程,过往的医学信息学教学苦于无法实现模拟复杂的医疗环境和医学信息系统,导致此类课程容易停在形而上的层面,随着计算机云平台与云技术的发展,但随着当今云技术和云平台的发展,模拟复杂的医学信息环境成为可能,本文将就在云平台层面下开展医学信息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讨论。

    作者:张洪来;叶辉;郭姣;赵文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足踝隐匿性骨折应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足踝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收集的43例患者行X线片检查未见明显骨折现象的足踝隐匿性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43例患者进行检查,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经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发现33例(76.74%)骨折,共累及35例(81.40%),其中单发骨折14例(32.56%),多发骨折19例(44.19%);CT检查主要表现在局部骨皮质、骨小梁的中断以及相应部位骨质缺损和小骨片撕脱;撕脱骨折15(42.86%)、纵行骨折7(20.00%)、横行骨折6(17.14%),斜形骨折8(22.86%)。结论足踝隐匿性骨折采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可有效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凤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8例新生儿安全输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8例新生儿输血的特点与护理经验,旨在指导新生儿安全输血护理工作,以提高新生儿输血的安全性。护理要点包括:做好输血前的信息核对,健康宣教,标本采集和送检。输血中正确选择输血仪器,计算输血量,控制好输血速度,加强病情观察。输血后做好输血记录的保存和输血相关医疗废物的处理。经治疗和护理,8例输血的新生儿输血工作顺利完成,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没有不良反应。

    作者:揭海霞;刘明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桂林市120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抗精子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为了解抗精子抗体引发本市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20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同时与正常对照作对比研究。结果1200例不孕不育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总阳性率为24.17%,男性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19.00%,女性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27.86%,均明显高于正常组(2男=15.49,男<0.05;2女=24.86,女<0.05),女性的检出阳性率高于男性,且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2=12.01,<0.05)。结论抗精子抗体引发的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是本市不孕不育患者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抗精子抗体检测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病因初筛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吕玉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