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海霞;刘明秀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综合计算机科学与医学的新兴课程,过往的医学信息学教学苦于无法实现模拟复杂的医疗环境和医学信息系统,导致此类课程容易停在形而上的层面,随着计算机云平台与云技术的发展,但随着当今云技术和云平台的发展,模拟复杂的医学信息环境成为可能,本文将就在云平台层面下开展医学信息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讨论。
作者:张洪来;叶辉;郭姣;赵文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4年1月中我院脑外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的护理主要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而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主要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临床统计分析,治疗组患者恢复较快,且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对于脑外科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余慧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本文从中药硬胶囊剂工艺角度、充填机设备角度探讨了中药胶囊剂充填过程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者:梁海伟;刘岩;陈胜林;范庆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提高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合并肺孢子虫肺炎(PCP)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KD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护理。结果 PCP是接受激素和(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CKD患者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经过积极治疗,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和用药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措施,减轻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结论 CKD合并PCP,运用创造性护理思维模式及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建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总结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以减少临床误诊。该疾病常合并慢性鼻窦炎,针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乐意通过病例确诊,胸部HRCT有助于早期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如果早期诊断及时给予红霉素类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哈斯也提·艾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4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硬币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71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显著高于对照组84.5%,且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常规治疗联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顾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常见风险的分析与探讨,了解妇产科护理过程中风险的有关预防措施。方法在医院的众多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病例,并将这80例患者按照每组4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这两组分别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主要是通过一些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来对风险进行有效地预防与处理。而对照组主要是对日常的护理工作进行干预。此外,还需要对这两组在住院期间风险所发生的频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通过观察与分析,我们了解到对照组感染发生的频率在12.5%,风险发生的概率则为20%,而切口裂开的发生率则在5%左右。另外,其他类的风险发生的概率为2.5%左右。而观察组中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在2.5%左右,其他的风险发生的概率为0,切口裂开的发生概率也为0。并且,它们中的差异统计学都是具有实际意义的(<0.05)。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问题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各种相应的预防措施的提出,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蔡喜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羧甲司坦联合胸腺五肽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呼吸科治疗的80例无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加予胸腺五肽治疗,研究组给予羧甲司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第2个月免疫指标IgA、IgG及IgM的变化。结果治疗后,①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vs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②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IgA、IgG及IgM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但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采用羧甲司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的疗效确切,显著提高了患者自身免疫功能。
作者:周海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单孔无气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方法对32例行单孔无气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密切护理配合。结果通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残留,无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生理和心理舒适度。结论密切的护理配合使所行手术患者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余建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29例临床资料,归纳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MP感染临床表现在肺部、肺外及肺部合并肺外的比例分别为60.47%、19.38%、20.16%,低龄患儿以肺部症状为主,占68.6%,高龄患儿仅55.12%表现为肺部症状,而仅有肺外表现的患儿占26.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所有患儿MP-IgM检测结果阳性,给予大环内酯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后1w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8w后复查MP-IgM,104例转阴,12周阳性患儿复查,21例转阴。结论 MP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典型,因此出现疑似症状时应考虑有MP感染的可能性,采用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及时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杨海娟;梁中信;曹素芬;陈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护理观察要点与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护理观察,同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心力衰竭复发率与死亡率,有益于患者预后。结论通过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护理观察,同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益于患者预后。
作者:项剑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卵巢功能早衰女性骨质疏松情况,完善流行病学的资料。方法164例绝经年龄小于40岁,实际年龄小于70岁的女性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36岁以前绝经有50例,B组为36~39岁绝经有114例。追问女性停经原因,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如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I型胶原C端肽降解产物(CTX-I)、25-羟基维生素D(25-OH-VD)、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BGP)、降钙素(CT)等骨转换标志物。结果 A、B两组25-羟基维生素D的均值均低于正常参考值。做2个独立样本间的检验,N-MID指标B组均值低于C组(=-3.47,<0.01),25-OH-VD指标A组均值低于C组(=-3.02,<0.01),25-OH-VD指标B组均值低于C组(=-2.89,<0.01)。其余各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关注卵巢功能早衰女性骨密度状况十分重要,女性在绝经以后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增,成为易发骨质疏松症的人群,就算是年轻女性绝经后也有必要定期进行骨质疏松的检测,了解自己的骨质情况,预防骨质疏松症。
作者:王渊恺;刘淼;李鼎;刘兴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浆硫化氢(H2S)浓度与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9月~2014年9月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65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5例做为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血浆H2S浓度;比较IgA肾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浆H2S浓度的差异;并分析血浆H2S浓度与临床和病理特点及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gA肾病患者血浆中H2S浓度、血清白蛋白和肾小球率过率均显著性降低(均P<0.05),而血肌酐水平和24h尿蛋白量均显著性升高(均P<0.05)。病程、血肌酐水平、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和24h尿蛋白定量均与血浆H2S水平的有显著负相关性(均<0.05)。而血清白蛋白、肾小球率过率与血浆H2S水平的有显著正相关性(均<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的血浆H2S浓度低下,血浆H2S浓度的降低与IgA肾病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
作者:陈晶晶;谭华清;吴银锋;石梅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自我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护理研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后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的评定评分状况以及生活中自我管理的能力。结果观察组经过饮食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下降明显,较对照组更加显著;生活质量的评定也高于常规护理小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采用自我饮食护理干预法干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生活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有很好的护理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了血糖,提高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还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多个方面改善了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季祥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在室性早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室性早搏患者35例,采取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消融成功率88.57%;起源于右室流出道患者22例,其中消融成功20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患者13例,其中消融成功11例;心电图定位于室性早搏,起源于右侧的患者24例,腔内电生理证实有22例患者起源于右侧,定位于左室流出道的患者13例,心电图的定位准确率94.29%。消融靶点位于单极腔内,心电图呈完全负相的患者有22例,均一次性消融成功,其中单极腔内心电图中,有小r波患者9例,加大消融能量,且延长放电时间后,9例均消融成功,但是1个月后,其中4例复发。本组35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本组35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在术中即刻消融成功,但是术后1h,发生一过性频发室性早搏,心电图监测情况呈三联律,观察2h后,室性早搏消失,与消融后的效应可能有关。所有患者均随访1个月,在门诊接受随访,复发4例。结论射频消融对于形态单一,起源点固定,频发且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早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应用安全,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马吉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微创手术结合针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手术结合针刺治疗的方法,观察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微创手术结合针刺疗法术后,1例患者由于突发性心脏病猝死,3例由于脑梗死抢救无效死亡,其余56例患者恢复正常出院。对患者进行随访,43例患者恢复良好,13例患者恢复效果不良。手术疗效受血肿出血量、脑出血部位、意识状况以及手术时机的影响。结论微创手术结合针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金;郎铁成;姜晓东;蔡体平;迟大鹏;周亮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盆腔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治疗依从性、临床满意率、生活质量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张梦琼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处异位妊娠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我院自2004年1月~2013年12月,经门诊及住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住院产妇及剖宫产术统计总人数为32894例,剖宫产产妇人数21737例,术后切口瘢痕处异位妊娠与正常子宫妊娠各36例临床资料比较,进行综合性分析、总结、整理、归档。结果剖宫产产妇人数占产妇总人数的构成比为66%。其中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处异位妊娠36例,占剖宫产产妇总人数的11/万。正常子宫妊娠囊位置及前壁肌层厚度与切口瘢痕处妊娠囊位置及前壁肌层厚度、RI比较值分别为7.19、6.58。<0.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切口瘢痕处彩色多普勒提示院呈星点状或高速低阻/高阻型。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处异位妊娠的声像图表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减少临床误诊率。
作者:何兴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比较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0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其中47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50例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5.6±25.3)min,阴式组为(83.4±20.4)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期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195±33)mL、(4.4±0.5)d,(36.5±4.8)h、(7.4±0.6)d,阴式组分别为(162±27)min、(2.8±0.6)d、(24.7±4.4)h、(5.7±0.5)d;以上各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虽较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开腹手术因其适用范围广,不受子宫肌瘤位置、大小和数目限制,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者:刘洪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兴奋针灸刺激手法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主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接受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同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5例患者同样接受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本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9.512,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沈筠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