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伟;边双义
本文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药物不良反应两方面来全面阐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免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作者:黄士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儿科临床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3年0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了两组,对照组60例患儿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52/60),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59/6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儿科临床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显著,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陈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本文通过心理护理在情感障碍护理临床路径中的运用,充分了解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掌握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给予适当心理健康教育和完整的心理护理。在运用护理临床路径过程中,对巩固疗效,预防疾病复发取到十分重要的意义。终可获得一个合理的、稳定的、可行的情感障碍临床护理路径,这将充分发挥了心理护理在医疗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江芳;瞿春红;郭淑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干预性护理在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50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96%VS78%),存显著差异(<0.01);术后并发症率比较(24%VS44%),存显著差异(<0.05)。结论对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增强愈合,预防并发症,值得推广实践。
作者:胡建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护理观察要点与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护理观察,同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心力衰竭复发率与死亡率,有益于患者预后。结论通过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护理观察,同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益于患者预后。
作者:项剑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给药方式,但也是容易给患者带来伤害、发生纠纷的治疗方法。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静脉输液被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就静脉输液中不安全因素产生的原因和管理方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邢姝娟;谷穗;童岚;王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8例和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和皮肤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心理干预、用药干预、饮食干预、自身生活干预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为(27.5±5.4)d,对照组住院天数为(39.3±3.7)d,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费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钙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疗法,治疗四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尿水平、血钙水平、VAS评分、血清1,25(OH)2D3水平以及血浆VD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水平、血钙水平、VAS评分以及血浆VDR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各指标之间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对照组1,25(OH)2D3水平与治疗前无差异(>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1,25(OH)2D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服用钙尔奇与补肾健脾针刺疗法均能够有效促进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对钙离子的吸收,且两种治疗方式具有相似的疗效,补肾健脾针刺疗法增加机体钙吸收的机制可能与增强肾α-羟基酶活性以及增加VDR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作者:尹林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根据临床行为的不同,B细胞淋巴瘤分为惰性淋巴瘤和侵袭性淋巴瘤。惰性淋巴瘤通常发展缓慢,可保持多年疾病稳定及长期生存,但无法治愈。侵袭性淋巴瘤通常需要较强烈的治疗方法,但有治愈的可能。 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和治疗取决于淋巴瘤的具体类型以及分期分级。
作者:李志红;张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围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50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50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患者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80%,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有助于其恢复速度的加快,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某包装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2011~2013年无锡市一大型包装企业职业健康体检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作业场所三苯高浓度和噪声高强度都超出国家标准限值。三苯单独暴露组的工人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减少,三苯与噪声联合暴露组的工人主要表现为听力的异常,与噪声、高温联合暴露组主要表现为血压和心电图的异常。随着暴露的危害因素种类的增加,听力异常的检出率、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均逐渐增加。结论对于作业工人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需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大程度保障工人健康。
作者:屠鹃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评价89SrCl2对老年患者前列腺癌骨转移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伴骨痛的患者静脉注射89SrCl2148Mbq(4mci),观察其止痛效果、骨转移灶的变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不良反应。结果39例患者接受89SrCl2治疗后,止痛的总有效率可达94.9%,无效5.1%,骨转移灶明显减少。76.19%患者PSA水平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有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结论89SrCl2对前列腺癌骨转移骨痛的临床止痛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焦奋哲;任新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护理工作当前面临诸多困难,严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通过建设和完善住院护士总制度,加强护理过程环节管理,能有力破解目前存在的多个护理问题,大力提升医疗机构整体卫生护理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DR)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维生素D受体具有多态性,且分布较广,除存在于骨骼、肾和肠道等组织细胞表面外,还广泛存在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因此,除初认识到的钙磷调节作用以外,维生素D在免疫系统中有重要作用。维生素D在慢性丙型肝炎(CHC)肝损伤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可能对肝脏炎症活动与肝纤维化进程造成影响。在治疗方面,维生素D亦可能影响CHC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应答率,近的研究表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治疗应答率低,可能与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有关。在未来,维生素D能否作为一个可靠的无创性肝纤维化检测指标,而补充维生素D能否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持续病毒应答率,都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李武;冉慧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对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全面康复护理干预。根据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价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康复状况。结果经康复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早期介入床边康复,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增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减少残疾,增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黄建琼;徐立琼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把责任制护理模式细化到血液透析的工作中去,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实施护士长、责任区组长、责任护士三级管理制度,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护士分管患者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互兼顾,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注重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创建温馨轻松的治疗环境。结果医护患在工作中开展中不断提出好的建议和方法,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能很好的跟医护合作,患者的一般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满意度达到100%。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实施责任制护理,有利于护士对患者状况的系统全面把握,给与及时的指导建议,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群体的生活质量及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对透析群体的管理。
作者:肖王艳;王月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静脉输液不满意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发放120份问卷,调查静脉输液不满意的原因。结果共收回120份问卷。静脉输液不满意原因输液时间过长有60人次,占50%;反复穿刺(2针以上)有20人次,占17%;液体更换不及时14人次,占12%;固定不妥,脱针有38人次,占32%;沟通解释不够有30人次,占25%。结论通过对静脉输液不满意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一系列防范措施,保证静脉输液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3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甲状腺左、右叶径线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均显著较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研究对象的V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AT值明显长于对照组,以上各值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但二者之间的RI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无辐射,无损伤,能够清晰地观察血流动力学等优点。
作者:张茜;夏洪波;周尉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利用薄透镜组合的几何光学原理推导出近视眼视觉成像缩小比例的数学表达式,讨论了影响近视眼视觉成像缩小的因素。利用简单光学器件模拟矫正后的近视眼成像原理,研究成像比例缩小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到与理论分析规律相一致的实验结果。
作者:叶利音;熊菲;刘霖;郑克荣;刘美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临床心理护理路径在改善癌痛患者心理障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住院的中、重度终末期癌痛合并心理障碍的患者126例,根据焦虑和抑郁状况分为焦虑组(72例)和抑郁组(54例)。对两组患者施行自制式临床心理护理路径干预,10d后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状态和疼痛程度方面的差异。结果126例患者经干预后有58例转为非焦虑和非抑郁状态,两组患者经干预后心理障碍好转率分别为54.2%和35.2%,干预前疼痛评分分别为6.49±0.21和7.27±0.28,干预后评分分别为3.09±0.33和4.74±0.23,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干预后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心理护理路径对合并心理障碍的癌痛患者的效果明显,焦虑状态的患者心理障碍和疼痛评分好于抑郁状态的患者。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情绪状况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计划。
作者:王丽丽;袁玲;丁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