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透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做法与体会

肖王艳;王月娥

关键词:血液透析, 优质护理服务, 做法与体会
摘要: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把责任制护理模式细化到血液透析的工作中去,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实施护士长、责任区组长、责任护士三级管理制度,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护士分管患者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互兼顾,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注重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创建温馨轻松的治疗环境。结果医护患在工作中开展中不断提出好的建议和方法,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能很好的跟医护合作,患者的一般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满意度达到100%。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实施责任制护理,有利于护士对患者状况的系统全面把握,给与及时的指导建议,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群体的生活质量及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对透析群体的管理。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1]。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其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或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出血、形成血栓,使管腔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坏死。 AMI起病急,病情重,可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功能衰竭,引起患者死亡,死亡率高。由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从而使AMI的治疗由既往被动的保守治疗发展到主动的再灌注治疗,以其早期充分、持续地开通梗塞的相关血管的特点,挽救了濒死心肌,缩小梗塞面积及防治远期左室重构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高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IUD异位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8年发生的22例因IUD异位的病历资料。结果 B超监视下经阴道取出12例,经阴道穹窿切开取出7例,剖腹取出5例。结论提高IUD放置技术,慎重对待哺乳期、反复人流或剖宫产史的妇女,绝经的妇女及时取器,定期复查、加强随访服务是预防IUD异位的有效措施。

    作者:龚玉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对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对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的影响。方法总结性分析了参加湖南省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选拔赛对我校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带来的变化。结果通过参赛提高了我校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快了临床实践技能中心的建设,完善了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了临床实践教学水平。结论竞赛对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临床教师自身素质、医学生临床技能及人文素养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进一步推动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作者:郑玲;鞠晓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44例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的整体临床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收集44例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整体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22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患儿实施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对整体护理组患儿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术后整体护理措施。结果整体护理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儿,且整体护理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2项观察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措施而言,对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术后整体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慧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体会

    高压氧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中一门新兴学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循证医学已经证明高压氧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1],特别是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具有特殊的疗效。由于高压氧治疗的特殊性,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加强安全护理尤为重要,积极的护理措施对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科于2012年2月~2014年1月对5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了高压氧治疗和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冯建伟;边双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骨肉瘤患者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毒副反应中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肉瘤患者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毒副作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8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单双序号,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各24例;两组均采用HD-MTX-CF-R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作用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疲劳、消化道症状、骨髓拟制、发热、皮肤黏膜损伤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5.00%vs 95.83、66.67%vs 91.67%、58.33%vs 87.50%、4.17%vs 25.00%、4.17%vs 25.00%)。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轻骨肉瘤患者大剂量MTX化疗中毒副作用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潘伟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45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

    漏斗胸是小儿常见胸壁畸形,约占前胸壁畸形的90%以上,在我国发病率0.1%~0.3%,男女比例为4:1[1],常常成家族性发病,属伴性显性遗传。手术室治疗漏斗胸的唯一方法,微创改良NUSS手术作为治疗漏斗胸的新术式,在全世界广泛开展应用[2]。2011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应用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患儿245例,均康复出院,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并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8.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70.3%,其中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距较为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肝硬化的采用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较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作者:赵妮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将顺铂纳米碳混悬液应用于鼻咽癌靶向化疗的研究

    目的明确纳米炭-顺铂混悬液对鼻咽癌转移淋巴结有明显治疗效果,证明纳米炭-顺铂混悬液具有靶向化疗作用。方法将纳米炭吸附化疗药物顺铂后,注射于鼻咽癌患者鼻咽部病灶,通过纳米炭的靶向输送能力,使化疗药物输送并聚集于鼻咽癌转移的前哨淋巴结,达到定向化疗的目的。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制备药物后,分两种检验方法进行试验。第一阶段进行纳米炭靶向运药能力研究,设立纳米炭-顺铂混悬液(DDP-CNP)组、顺铂(DDP)组两组研究对象各12例,在给药前将相同剂量9 mTc显影剂(高锝酸钠Na9 mTcO4注射液)分别与药物充分混合,将药物注射于鼻咽癌患者鼻咽部,行杂孕耘原悦栽扫描,观察并记录患者前哨淋巴9 mTc显影情况,将两种药物显影人数做统计学比较研究。第二阶段,明确纳米炭顺铂混悬液对鼻咽癌转移淋巴结有明显治疗效果。将40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患者按随机分为行对照组(DDP组)与试验组(DDP-CNP组)个20例,连续注射给药6次,每隔4 d给药1次,1 w后行相同剂量放疗。治疗结束后15 d复查MRI进行分组对照,研究转移淋巴结缩小体积。按照WHO的抗肿瘤药物疗效评价标准对淋巴结的疗效进行评价,统计两种治疗后各治疗效果人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两组患者给予两种药物后行SPE-CT扫描,将两种药物显影人数做统计学比较,DDP-CNP组显影11例,未显影1例,显影率91.66.%DDP组显影0例,未显影12例,显影率为0例,=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通过对DDP-CNP组加放疗和DDP组加放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做统计学比较。完全缓解(CR) DDP-CNP组15例、DDP组8例,部分缓解(PR) DDP-CNP组4例、DDP组8例、疾病稳定(SD)DDP-CNP组1例、DDP组3例、疾病进展(PD)DDP-CNP组0例、DDP组1例,=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两种药物显影率不同,DDP-CNP组明显高于DDP组。证明纳米炭对于鼻咽癌患者前哨淋巴结具有明确的靶向运药能力,纳米炭-顺铂混悬液具有靶向化疗作用。②两种药物疗效不同,DDP-CNP组明显优于DDP组。证明纳米炭顺铂混悬液对鼻咽癌转移淋巴结有明显治疗果。

    作者:刘挚欣;党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微创手术结合针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并探讨微创手术结合针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手术结合针刺治疗的方法,观察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微创手术结合针刺疗法术后,1例患者由于突发性心脏病猝死,3例由于脑梗死抢救无效死亡,其余56例患者恢复正常出院。对患者进行随访,43例患者恢复良好,13例患者恢复效果不良。手术疗效受血肿出血量、脑出血部位、意识状况以及手术时机的影响。结论微创手术结合针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金;郎铁成;姜晓东;蔡体平;迟大鹏;周亮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羊水栓塞1例的成功救治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例羊水栓塞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的抢救措施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精心治疗及细心护理,2w以后母婴痊愈出院。结论及早发现,及时抢救,精心治疗及细心护理对于羊水栓塞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丽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解析医院财务管理如何与医保结算合拍

    国家对医疗事业的关注以及重视使得我国的医保政策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推广和应用。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加,医院的财政收入中,以医保来进行结算的人越来越多,这就给医院的财政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主要阐述了现行的医保结算方式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在促进医院财务管理与医保结算合拍方面的几点建议,旨在为提高医院的医保财务管理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义。

    作者:许亚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针刺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钙吸收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钙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疗法,治疗四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尿水平、血钙水平、VAS评分、血清1,25(OH)2D3水平以及血浆VD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水平、血钙水平、VAS评分以及血浆VDR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各指标之间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对照组1,25(OH)2D3水平与治疗前无差异(>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1,25(OH)2D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服用钙尔奇与补肾健脾针刺疗法均能够有效促进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对钙离子的吸收,且两种治疗方式具有相似的疗效,补肾健脾针刺疗法增加机体钙吸收的机制可能与增强肾α-羟基酶活性以及增加VDR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作者:尹林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液净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肾衰竭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净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肾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血液净化治疗,研究组运用血液净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7凿后,研究组患者的CCR、Cr、BUN、UR、尿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联合前列地尔用于急性肾衰竭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佳,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是治疗急性肾衰竭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术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兴奋针灸刺激手法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主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接受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同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5例患者同样接受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本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9.512,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沈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SCC-Ag,VEGF、TK-1、IGF-II联合凝血功能的检测在腹腔镜下早期宫颈鳞癌根治术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SCC-Ag,VEGF、TK-1、IGF-I 联合凝血功能的检测在腹腔镜下早期宫颈鳞癌根治术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早期宫颈鳞癌患者53例,纳入宫颈鳞癌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46例,纳入瘤样变组;健康体检的人员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SCC-Ag、VEGF、TK-1、IGF-I 水平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瘤样变组、宫颈鳞癌组血清SCC-Ag、VEGF、TK-1、IGF-I、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05),宫颈鳞癌组血清SCC-Ag、VEGF、TK-1、IGF-I、FIB水平均明显高于瘤样变组(<0.05)。宫颈鳞癌组中Ia期患者血清VEGF、TK-1、IGF-I、FIB水平均明显高于瘤样变组(<0.05),但SCC-Ag与瘤样变组无明显差异(P>0.05);Ib期患者血清SCC-Ag、VEGF、TK-1、IGF-I、FIB水平均明显高于Ia期(<0.05),Ⅱa期患者血清SCC-Ag、VEGF、TK-1、IGF-I、FIB水平均明显高于Ib期(<0.05).结论联合检测SCC-Ag、VEGF、TK-1、IGF-I 和凝血功能指标可提高宫颈鳞癌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指导腹腔镜宫颈鳞癌根治术的实施,及评估其预后。

    作者:张松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629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13例采用疝环充填式修补术,416例采用平片修补术。结果术中和术后发生了多种并发症,其中急性尿潴留55例,阴囊水肿、阴囊积液40例,疼痛和异物感27例,膀胱损伤4例,复发3例,术后感染1例。结论无张力力疝修补术的术后并发症是可以通过临床医师的努力而减少的。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精细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精细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6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如保暖、维持有效呼吸、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护理,包括鸟巢护理、喂养指导、健康教育、集中护理、暗室护理、心理安慰、出院指导。结果实验组早产儿每日进奶量、每日睡眠时间、体重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能促进早产儿正常发育。

    作者:姚明;涂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就诊的1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81例被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另外68例经过检查,身体健康,没有患病。这81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68例身体健康的人作为对照组。将治疗组的81例患者根据患病的程度的轻重,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轻微,D级为严重。分别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以及A、B、C、D四个等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结果治疗组81例中共有25例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86%,对照组68例中共有47例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9.12%。(<0.05)A、B、C、D四个等级的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45.83%,40.00%,19.05%和12.50%(<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反流性食管炎病情的加重,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下降,说明幽门螺杆菌在一定程度上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文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相关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对研究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患儿及对照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未复发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饮食习惯、感染发生情况、用药治疗情况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儿感染发生率78.75%、不规范用药率81.25%、不合理膳食率73.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感染发生率26.25%、不规范用药率20.00%、不合理膳食率10.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对高危患儿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其疾病复发率,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李丽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