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分析

宋家峰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 传染病预防, 定位与干预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公共卫生管理的过程中,传染病预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再加上传染疾病的变异速度极快,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工作计划,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在传染病预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达到两个国家级的标准[1],即院有效地预防出现大规模疫情的情况,减少聚集性疫情爆发的几率;加强对临床重症患者的救治,把好公共卫生管理关。这些要求体现了政府对公共卫生管理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视。本文为了满足上述的目标,特对公共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实际工作带来启发。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卵巢囊肿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妇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综合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9%,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全海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睑黄瘤的护理体会

    睑黄瘤是由于脂质沉积于眼睑部位而引起的皮肤的黄色或橙色斑块,多发生在眼睑上,初起如米粒大,微微高出皮肤,与正常皮肤截然分开,边界不规则,甚至可布满整个眼睑[1]。此类患者在我院眼科门诊中较为常见,过去一般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自我院引进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并将其用于睑黄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因其有着创伤小、恢复快、无明显疤痕以及费用低廉等优点而被患者广泛接受。现总结经我科室治疗的189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霍平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实践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效果及作用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而只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其相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各种病变引起的黄斑水肿的短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Lucentis)治疗各种病变引起的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确诊为黄斑水肿的患者82例82眼,所有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均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黄斑OCT检查、FFA检查,给予雷珠单抗(Lucentis)0.05 ml玻璃体腔注射,比较注射院前和注射后1 w、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患者的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FFA检查黄斑区荧光渗漏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FFA观察黄斑水肿及毛细血管渗漏情况,OCT检查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来判断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后对不同病变引起黄斑水肿的疗效。结果82例患者连续随访3个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后黄斑水肿患者视力与注射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FA显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黄斑区荧光素渗漏较治疗前减少,黄斑水肿较前消退。治疗后连续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眼压平均值均处于正常水平,均未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无菌性眼炎、感染性眼内炎、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后,不同病变引起的黄斑水肿均较注射前明显减轻,视力稳定并较前提高,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连续注射,且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具有相对的安全性,长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郝小英;张奕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肝素锂抗凝管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肝素锂抗凝试管应用于急诊生化检验时的效果。方法对我科在2014年10月~12月诊治的326例急诊患者,同时对其肝素锂抗凝血血浆和血清进行多项临床生化指标检验,并将结果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研究肝素锂抗凝管用于临床急诊生化检验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的肝素锂抗凝血和血清分别进行生化分析,可见两组结果中钠(Na)、氯(Cl)、钙(Ca)等十一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而钾(K)、二氧化碳(CO2)等四项指标差距较明显(P<0.05)。结论在急诊生化检验中,肝素锂抗凝管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代替血清做出大部分临床生化项目的测定,只需对钾、二氧化碳等少数项目进行调整。

    作者:彭哲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新生儿292例,将其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院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14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佩戴小手套方法预防皮肤抓伤;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预防管道脱落及相关损伤。观察组患儿采用金刚砂指甲锉修护方法预防皮肤抓伤;采用改进导管护理方法预防管道脱落及相关损伤,将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皮肤抓伤率相比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管道脱落及相关损伤发生率相比较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的临床护理中,能够使患儿得到专业化的皮肤与导管护理,对减少新生儿皮肤损伤及提高护理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住院患儿家属对静脉输液安全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患儿家属对于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需求,分析原因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进方法,确保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安全,从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提高护理安全,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随机选择住院静脉输液在2d以上的患儿家属20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就关于患儿家属基本信息及患儿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进行调查,调查前对每一位来静脉输液的患儿家长讲明调查目的、意义和方法,问卷设有统一的指导语,由研究者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共17项安全影响因素,以1~5分评分,得分的高低则代表家属对该项因素的顾虑程度及其安全需求。结果由量表得出的分数高低可得出排在前4位家长关注的安全因素有院不能一针见血(3.66±0.82);交叉感染(3.57±0.87);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3.50±0.96);患儿不配合导致液体外渗或断针(3.50±0.86)。家属的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及职业对静脉输液的安全需求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患儿家属对静脉输液的安全需求较高。故应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重视对患儿家属的培训指导,给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的输液环境。

    作者:宋杨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尖锐湿疣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CO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5-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50%,复发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50%,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CO2激光联合光动力能够提高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杨洲;吕蓉;陶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预防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中的预防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接收的实施手术全麻患者中选取1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躁动发生状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躁动发生率及满意度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麻恢复期患者的躁动预防中,优质护理具有较好效果,能够降低躁动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1例小儿乳糜胸术后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的个案护理

    由于各种原因流经胸导管回流的淋巴乳糜液外漏并积存于胸膜腔内称为乳糜胸。乳糜胸的发生与胸导管损伤或闭塞有关。小儿胸腔积液易并发休克、肺气肿、肺炎等疾病,患儿家长需认真对待,发现病情需及时治疗,切记不可耽误病情。胸腔积液易复发,家长需注意术后恢复情况,可选择饮食辅助治疗。乳糜胸术后的护理对患儿的康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患儿采用禁食、胸腔引流及胃肠外营养等护理方法,在对小儿乳糜胸的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儿的胸腔闭式引流及饮食护理,对乳糜胸患儿康复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优化护理流程对提升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患者存活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患者存活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心搏骤停病例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护理流程,研究组接受优化护理流程。观察两组病例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以及患者存活率,并予以统计学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9例(26.5%),自主呼吸恢复11例(32.4%),自主循环恢复18例(52.9%),存活10例(2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心肺复苏治疗中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可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病患存活率,具有确切应用价值。

    作者:马慧博;赵雪;邵云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护理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68.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感染性腹泻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江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三乙醇胺与氧疗在防治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预防和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中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5例行根治性放射治疗+同期化疗的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比亚芬;B组:氧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00%,其中A组Io、Io、I Io、IVo发生率分别为14.0%、69.8%、16.2%、0%。 B组Io、Io、I Io、IVo发生率分别为11.9%、47.6%、38.1%、2.4%。 A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明显分别低于B组(<0.05)。同时,A组I 度以上急性放射性皮损持续天数明显较B组缩短(<0.05)。后两组患者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100%,A组Io、IIo、IIo、IVo发生率分别为60.5%、34.9%、4.6%、0%。 B组Io、IIo、I Io、IVo发生率分别为31.0%、42.9%、23.8%、2.3%。 A组慢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明显分别低于B组(<0.05)。结论三乙醇胺乳膏(比亚芬)相比氧疗在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中有更好的治疗、保护作用。

    作者:李中文;汤明;邹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先天性处女膜闭锁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先天性处女膜闭锁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10例先天性处女膜闭锁患者,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并对所有患者实施术后护理,观察术后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卧床时间均不超过6d,平均卧床时间为4.2d。住院时间均不超过14d,平均住院时间为12.3d。而且切口愈合状况好,均达到甲级愈合。结论采用优质的术后护理措施,将有助于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大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研讨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群,所有患者均使用美国GE-S6超声检测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对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检测观察后发现,同健康人群相比较,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显著的增厚体现,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同健康人群的硬化斑块检出率相比,存在显著提升情况,两组出现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显著的提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率,充分发挥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靳芳芳;朱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住院行剖宫产手术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时选用的药物为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对照组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时选用的药物为2%盐酸利多卡因;通过观察感觉阻滞平面的高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疼痛程度、麻醉效果和肌肉松弛情况及异常反应。结果①治疗组在手术开始前和手术过程中感觉麻醉平面到达第六胸椎水平节段的人数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②治疗组麻醉平面到达第六胸椎水平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③两组的高麻醉阻滞平面中位数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榆治疗组在首次给药15 min后显现麻醉效果的人数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而在给药30 min后未见差异;虞手术后麻醉作用消失、身体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短;治疗组在疼痛评分及麻醉后肌肉松弛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时其麻醉阻滞效果及镇痛明显好于2%盐酸利多卡因;其麻醉起效慢但麻醉消失和恢复时间明显优于2%盐酸利多卡因。

    作者:陈治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50例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干预性护理在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50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96%VS78%),存显著差异(<0.01);术后并发症率比较(24%VS44%),存显著差异(<0.05)。结论对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增强愈合,预防并发症,值得推广实践。

    作者:胡建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连续性静脉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经腹膜透析或CVVHDF治疗后的临床转归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更好的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途径。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5月的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行CVVHDF治疗的病例12例,另收集2005年12月~2008年11月的12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并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抗病毒、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达肾功能衰竭期进入透析治疗,对平均透析时间、肾功能部分恢复时间、肾功能完全恢复时间、少尿时间、病死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的透析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②CVVHDF组在平均透析时间、肾功能部分恢复时间、肾功能完全恢复时间、少尿时间、平均住院日、病死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明显优于腹透组。③在平均住院费用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VVHDF的透析方式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肾功能衰竭优于传统的腹膜透析方式。

    作者:张学敏;甘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0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

    目的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办法进行总结。方法抽选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20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其必要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被给予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仅有1例并发造口周围感染,且50%的患者术后3个月可规律性排便。结论给予临床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必要的心理引导、并发症护理与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可大大改善患者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凤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手足外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

    目的探讨手足外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足外科2013月~2014年5月收治的手足损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0例,对照组采用手足外伤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手足外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万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