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红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对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全面康复护理干预。根据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价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康复状况。结果经康复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早期介入床边康复,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增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减少残疾,增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生存质量。
作者:黄建琼;徐立琼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Lucentis)治疗各种病变引起的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确诊为黄斑水肿的患者82例82眼,所有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均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黄斑OCT检查、FFA检查,给予雷珠单抗(Lucentis)0.05 ml玻璃体腔注射,比较注射院前和注射后1 w、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患者的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FFA检查黄斑区荧光渗漏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FFA观察黄斑水肿及毛细血管渗漏情况,OCT检查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来判断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后对不同病变引起黄斑水肿的疗效。结果82例患者连续随访3个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后黄斑水肿患者视力与注射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FA显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黄斑区荧光素渗漏较治疗前减少,黄斑水肿较前消退。治疗后连续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眼压平均值均处于正常水平,均未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无菌性眼炎、感染性眼内炎、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后,不同病变引起的黄斑水肿均较注射前明显减轻,视力稳定并较前提高,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连续注射,且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具有相对的安全性,长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郝小英;张奕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给药方式,但也是容易给患者带来伤害、发生纠纷的治疗方法。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静脉输液被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就静脉输液中不安全因素产生的原因和管理方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邢姝娟;谷穗;童岚;王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我院收治的21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来分析优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把21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10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护理、疾病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等。通过护理结果来对比优质护理的有效率,总结出优质护理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是80.00%,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28.14±4.27)分,对照组为(25.72±3.15)分,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结果分析得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和总有效率,患者对优质护理的满意度非常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江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偏头痛患者经颅彩色多谱勒(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偏头痛患者350例,年龄17岁~49岁,病程5个月~12年。典型偏头痛185例,普遍偏头痛165例。对照选择健康体检者135例,年龄20~48岁。全部患者在偏头痛发作期间同时进行TCD和TBAEP检查。结果在350例偏头痛患者中脑血流增快224例(64.0%),血流减慢110例(31.4%),血流正常16例(4.6%),总异常率95.43%。典型偏头痛患者MCA(cm/s,大脑中动脉)和PCA(cm/s,大脑后动脉)均高于对照[(70±7) vs (62±8),P<0.05;(48±9) vs (37±8),P<0.05]和普通偏头痛(61±6,P<0.05;40±9,P<0.05)。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率为52.9%(185/350),表现为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Ⅲ~Ⅴ峰间期延长,偏头痛发作间期BAEP正常。偏头痛病程越长BAEP异常率越高,听神经损害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偏头痛发作期间有部分脑血流改变,同时有BAEP改变,病程越长BAEP异常率越高,听神经损害的可能性越大。提示TCD和BAEP对偏头痛有一定诊断价值。
作者:修乃冲;黄舒怡;严玲红;叶飒飒;王莎妮;李海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通心络联合用于血管性痴呆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0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通心络给予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MMSE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MMSE评分均与治疗前有所提高,但是研究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ADL评分均与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组治疗后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与通心络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吕朋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睑黄瘤是由于脂质沉积于眼睑部位而引起的皮肤的黄色或橙色斑块,多发生在眼睑上,初起如米粒大,微微高出皮肤,与正常皮肤截然分开,边界不规则,甚至可布满整个眼睑[1]。此类患者在我院眼科门诊中较为常见,过去一般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自我院引进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并将其用于睑黄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因其有着创伤小、恢复快、无明显疤痕以及费用低廉等优点而被患者广泛接受。现总结经我科室治疗的189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霍平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总结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易化PCI围术期的护理经验。 PCI术前静脉溶栓治疗能显著缩短救治时间,使一些危重的AMI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为其进行下一步治疗创造了先决条件。在2010年ESC的PCI指南指导下,术前给予溶栓药物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做好静脉溶栓护理,安全、准确、有效地给予溶栓药物,做好溶栓后各项检测指标的监测。同时与医生密切配合,适时给予PCI围术期护理,做好皮肤、胃肠道及心理护理,为进一步行PCI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PCI术中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不适与疼痛的护理。术后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注意全身的血压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给予穿刺部位的护理和必要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改善了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陈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7例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对照组),另7例患者给予优质人性化护理(研究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智能障碍、慢性分裂样障碍、易怒、烦躁焦虑以及人格改变等是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通过相应护理,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5/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有着多变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严密观察,准确预见并进行及时处理。在护理上,实施优质人性化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使精神残疾得到减少,值得推广。
作者:何娟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各种智能化软件在医疗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医疗设备在有效提高了诊断准确性的同时,也对维护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研究从当前较常用的医疗设备使用现状入手,对医疗设备软件的维修及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为节约维修费用、缩短维修时间、提升设备效率有所裨益。
作者:张锦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阴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较为复杂的系统,它受年龄、月经、雌性激素、抗菌药物等许多方面影响,无论内在因素或是外在因素的变化,都可影响其微生态变化。临床上常见的许多妇女阴道是否感染以及感染后的发展结局不仅取决于病原微生物,也取决于阴道微生态系统平衡关系。本文将主要探讨非培养法检测阴道微生态的进展。
作者:黄林;苏志芳;韦艳桃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在当今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其水平的提高是医院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开展良性行业竞争的前提,关系到医院的生存、稳定和发展。医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克服现存问题,提高总体效益。
作者:赵敬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盆腔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治疗依从性、临床满意率、生活质量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张梦琼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方法2014年1月~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骨质疏松评分问卷表,对南昌市内5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100例医务人员的骨质疏松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社区医务人员对于诊断依据标准中,症状体征知晓率高为62%,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低为31%。对于骨质疏松常用药物,钙剂知晓率高为100%,锶盐知晓率低为0%。结论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知识掌握情况不满意,欠缺相应的诊断与防治知识,今后应加强学习与培训。
作者:李琍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前重度尿道下裂的治疗方法种类繁多,而术后尿道瘘及尿道狭窄发生率偏高,导致各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均偏低。尿道瘢痕组织是尿道下裂术后修复过程的产物,瘢痕组织过度形成就会产生尿道狭窄,是小儿泌尿外科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我院于2008年1月~2014年7月采用Ducket 术式治疗的重度尿道下裂患儿共160例,均进行I期尿道成形术,2008年1月~2011年6月的第一组80例患儿出院前均拔除导尿管,2011年6月以后的第二组80例患儿术后均留置导尿管1~1.5月,有效的预防术后尿道瘘和尿道狭窄的发生,现分别对两组患儿术后尿道瘘、尿道狭窄等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骥;杨艳芳;毕建朋;李梁斌;樊宏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文章主要回顾了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溶栓治疗三种介入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这三种介入治疗手段目前仍未有统一治疗标准,仍需进一步证实。
作者:吕峰泉;李焕祥;刘武军;马彦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呕吐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今年6~7月在我院进行脊柱科全麻术后的2例脊柱侧弯矫患者进行分析,通过对患者神经牵拉、手术持续的时间、禁饮食时间、不同脊柱侧弯类型及改善率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手术后呕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呕吐的原因主要是与患者的神经牵拉、手术持续时间及脊柱侧弯类型是相关的,其发生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禁饮食时间、脊柱侧弯类型等因素造成患者手术后呕吐的发生率>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发生呕吐的主要原因是脊柱侧弯矫形术后Cobb角的改善率造成的,加强临床的护理干预,从而降低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王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和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针对狼疮性肾炎效果显著,是值得临床选择和借鉴的方法。
作者:姜华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通过检索近年来相关文献,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名、病因病机、辩证分型、分期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论述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发现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优势明显。但在规范疾病的疗效评定标准、临床及实验研究方法仍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吕泊林;王海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常见风险的分析与探讨,了解妇产科护理过程中风险的有关预防措施。方法在医院的众多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病例,并将这80例患者按照每组4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这两组分别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主要是通过一些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来对风险进行有效地预防与处理。而对照组主要是对日常的护理工作进行干预。此外,还需要对这两组在住院期间风险所发生的频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通过观察与分析,我们了解到对照组感染发生的频率在12.5%,风险发生的概率则为20%,而切口裂开的发生率则在5%左右。另外,其他类的风险发生的概率为2.5%左右。而观察组中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在2.5%左右,其他的风险发生的概率为0,切口裂开的发生概率也为0。并且,它们中的差异统计学都是具有实际意义的(<0.05)。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问题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各种相应的预防措施的提出,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蔡喜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