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目的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若采取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后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86例于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在手术室接受手术的患者,将这86例接受手术的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43例患者未使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实验组组43例患者对其采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差错事故、安全风险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要低(<0.05),具有统计意义,且满意度较对照组要高(<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加以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能有效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柯玉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的四个班级的120名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为教学对象,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人,两组学生使用统一教材/同一个老师授课,授课时间一样。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两组学生进行统一的期末测试,统计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不及格率,分析教学效果。结果经过测试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不及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临床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作者:官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NG)合并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超声征象,探讨超声对TM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体检或门诊检查并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36例NG合并TMC患者的超声表现,观察TMC结节形态、边界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囊变、声晕等,并与同病例直径≤10mmNG结节做对照;同时对TMC与NG结节进行超声半定量评分。结果 TMC与NG结节在形态、边界、回声、声晕、钙化、囊变、血流等方面明显不同,具有不同的声像特征。结论 TMC声像图表现为不规则、低回声、无声晕、有微钙化、无囊性变、内部血流丰富,及早发现和诊断TMC,对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意义重大。
作者:李宗宽;张彤;邓津津;郑红梅;鲍静;刘军;叶剑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引入社区健康教育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的对照组和30例的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引入全面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血压变化,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正常值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有效控制率比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提高明显;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值明显低于护理前,也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加了服药的依从性,使缓和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护理满意度也相应提高。
作者:杨骏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子宫卵巢囊肿患者选择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61例子宫卵巢囊肿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选择腹腔镜的剥除手术,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单纯的手术治疗,对比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都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内分泌情况差异小,术后内分泌情况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8%,对照组的发生率为2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卵巢囊肿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卵巢囊肿的剔除术治疗,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出血量小,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钟三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在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6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5±2.6)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9.4±4.1)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84.9%(45/53例),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60.4%(32/53例),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用于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降低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滕嘉微;赵雪;鲍金艳;霍连梅;孙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肿痛安胶囊局部使用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溃疡性口腔炎患儿42例,按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其中22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即静点抗生素、补液、纠正酸碱失衡、口腔护理等)基础上,予肿痛安胶囊调敷局部应用治疗;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疼痛减轻能进食时间、疼痛流涎症状消失时间及溃疡痊愈出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肿痛安胶囊局部应用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疗效确切,配合精心护理,能达到高效快速的理想治疗效果。
作者:周春红;张晓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对于孕产妇,分娩属于一种较为强烈的躯体体验以及情感体验。产妇在生理上以及心理上均出现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剖宫产手术属于不同于软产道分娩,终保证成功分娩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方法,针对难产产妇可以有效将分娩困难现象加以解决。近几年,临床选择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的患者例数表现为逐年增加的趋势,针对剖宫产产妇而言,保持乐观心态对于临床手术成功以及产妇完成手术后的临床康复具有显著的作用。如果产妇自身情绪极不稳定,会导致产妇自身健康表现出恶性循环现象。对此,针对产妇实现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对产妇的当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终对应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保证产妇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为了进一步分析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针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价值以及临床进展进行研究。
作者:马立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讨论颅脑超声作为NICU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NICU收治的200例新生儿应用超声诊断仪在生后3~7 d内常规进行颅脑超声检查。结果阳性病例131例,所占比例为66%(131/200),其中无明显临床症状42例,所占比例为32%(42/131)。结论颅脑超声对颅内病变的诊断能力强,故新生儿常规颅脑超声检查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后遗症,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王赟;马丽萍;俞学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口泰溶液对川崎病口腔护理的疗效,探讨其对川崎病患儿口腔舒适度、口腔内定植细菌及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就诊的44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口泰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护理2h、12h的咽拭子细菌培养定性结果,观察口腔护理7d的口臭、口腔溃疡等不适症状。结果实验组口腔护理2h、12h的细菌培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口臭、口腔溃疡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泰溶液能够有效改善川崎病患儿口臭、口腔溃疡等不适症状,降低口腔内细菌培养率,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蔡芳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嵌顿痔的临床病理特征,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据。方法对82例嵌顿痔和82例混合痔标本进行HE染色法检查,观察痔上黏膜和痔组织上血管扩张及炎性细胞侵润情况。结果嵌顿痔组痔标本炎性细胞侵润数量、种类、深度和混合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嵌顿痔组血管长径、短径明显大于混合痔组(1658.61±416.43 vs 718.52±337.59,1171.43±324.52 vs 429.28±213.68)。结论嵌顿痔病理变化严重,早期无感染存在,但局部血管扩张明显,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曾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院校教学事故是当前医学院校都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教学差错事故更是一种不符合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的行为,教学事故的发生对于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并且直接影响了正常教学工作的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好教学秘书工作并且有效地减少教学差错事故的发生对于防范教学事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从另一种程度上体现了医学院校教学管理的效能。下面,就教学秘书的职责以及教学事故发展类型以及原因作出介绍。并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出防范医学院校教学工作事故发生的措施,通过这些防范措施进一步完善医学院校教学工作,以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对临床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有效提升教学秘书综合能力,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医学院校健康发展。
作者:苏倩;向国春;刘刚;郭海涛;李泽桂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通过临床观察,将护理风险管理广泛地应用在医学领域中。方法选取我院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比,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分数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对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杨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积极采用良好的护理措施来配合相应治疗,是减轻临床症状和促进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谢春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各种智能化软件在医疗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医疗设备在有效提高了诊断准确性的同时,也对维护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研究从当前较常用的医疗设备使用现状入手,对医疗设备软件的维修及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为节约维修费用、缩短维修时间、提升设备效率有所裨益。
作者:张锦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文章主要回顾了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溶栓治疗三种介入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这三种介入治疗手段目前仍未有统一治疗标准,仍需进一步证实。
作者:吕峰泉;李焕祥;刘武军;马彦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社区多因护理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后康复出院的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施社区多因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予一般健康教育。结果通过社区多因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吸烟和饮酒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其稳定状态均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和血脂指标水平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社区多因护理干预措施积极干预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高危因素,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可使冠心病的急性不良事件发生明显减少,延缓或减轻疾病进展,防止不良事件突然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龙霞;何小飞;邓卫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建立油酸诱导脂肪肝离体细胞模型,考察二苯乙烯苷对其干预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以离体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方式进行研究。实验一院用0.7mM、1.4mM、2.8mM三种不同浓度油酸和10%(V/V)胎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孵育HepG2细胞24h,制备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油红O染色观察每组细胞形态和细胞内脂滴的形成情况,分别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确定油酸造模的佳作用浓度。实验二院实验分为6组院第1组为空白组,即正常肝细胞组;第2组为模型组,即脂变肝细胞组;第3组至第6组在脂变细胞中分别加入不等量二苯乙烯苷,使二苯乙烯苷终浓度分别为2uM、4uM、8uM和16uM。每组加药后继续孵育24h。油红O染色观察每组细胞形态和细胞内脂滴的形成情况,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总蛋白的含量,培养基中ALT、AST含量。实验三院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每组肝细胞乙酰CoA羧化酶mRNA水平的表达。实验数据以表示,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说明有统计学差异。结果①1.4mM油酸孵育人胚肝癌HepG2细胞24h后,油红O染色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HepG2细胞脂肪变性,胞浆内充满大量被油红O红染的脂滴,且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增加(与空白组比较P<0.01),说明1.4mM油酸为制造脂肪变性HepG2细胞模型的适浓度。②加入不同浓度的二苯乙烯苷(2uM、4uM、8uM、16uM)继续孵育24h后,油红O染色见细胞内脂滴较处理前减少,细胞脂化程度减轻,胞内甘油三酯随二苯乙烯苷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与二苯乙烯苷呈剂量依赖性关系。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AST有显著升高。加入不同浓度二苯乙烯苷后,上清内AST含量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逐步递减,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其结果有统计学差异(<0.05)。各组间ALT无显著差异(>0.05)。③RT-PCR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后ACC mRNA表达增强,加入二苯乙烯苷处理后ACC mRNA表达明显减弱。结论①1.4mM油酸为制造脂肪变性HepG2细胞模型的适浓度。②二苯乙烯苷能减少肝细胞内甘油三酯沉积,且与二苯乙烯苷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关系。③二苯乙烯苷能改善肝脏病理形态,改善肝功能指标。榆二苯乙烯苷能抑制HepG2细胞中ACCmRNA的表达。
作者:远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4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在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8%,组间对比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1%,组间对比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连华锋;王晓京;杜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国际牙髓病学界在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方面的基本方法和佳选择,随着口腔技术的不断提高,根管治疗术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根管治疗的目的在于严密充填根管系统,消除病原刺激物进入根管系统的途径,隔离、封闭残留于根管中的病原体,预防根管系统再感染。根管治疗的成败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病例的选择、微生物因素、解剖因素、根管的感染状态、根管系统的复杂性、根尖周病变的情况、根管预备的质量、根管器械的选择、合理用药、无菌操作情况、术后患者咬合功能的调整和冠的修复情况、术者的技术水平等密切相关。本文对根管治疗的失败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根管治疗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根管治疗的技术会更趋完善,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也将进一步提高。
作者:刘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