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H复合材料和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临床效果比较及切口感染防治

沈建;佘晓春

关键词:颅骨修补, 塑形钛网, EH复合材料
摘要:目的比较塑形钛网与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EH复合材料)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颅骨修补术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侧颅骨缺损修补时间,EH复合材料组颅骨修补时间明显少于塑形钛网组(<0.05);EH复合材料组所需钛钉数及材料费显著少于塑形钛网组(<0.01);两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0.05)。结论EH复合材料组织相容性和骨结合性较好,整容效果好。钛合金组织相容性好、性质稳定,但价格稍昂贵。应根据患者颅骨缺损部位、大小,经济条件等选择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努力避免或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1例B型淋巴细胞瘤病例报道

    根据临床行为的不同,B细胞淋巴瘤分为惰性淋巴瘤和侵袭性淋巴瘤。惰性淋巴瘤通常发展缓慢,可保持多年疾病稳定及长期生存,但无法治愈。侵袭性淋巴瘤通常需要较强烈的治疗方法,但有治愈的可能。 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和治疗取决于淋巴瘤的具体类型以及分期分级。

    作者:李志红;张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兴奋针灸刺激手法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主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接受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同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5例患者同样接受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本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9.512,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沈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单孔无气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单孔无气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方法对32例行单孔无气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密切护理配合。结果通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残留,无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生理和心理舒适度。结论密切的护理配合使所行手术患者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余建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体会

    高压氧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中一门新兴学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循证医学已经证明高压氧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1],特别是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具有特殊的疗效。由于高压氧治疗的特殊性,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加强安全护理尤为重要,积极的护理措施对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科于2012年2月~2014年1月对5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了高压氧治疗和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冯建伟;边双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基于云平台的医学信息实验教学改革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综合计算机科学与医学的新兴课程,过往的医学信息学教学苦于无法实现模拟复杂的医疗环境和医学信息系统,导致此类课程容易停在形而上的层面,随着计算机云平台与云技术的发展,但随着当今云技术和云平台的发展,模拟复杂的医学信息环境成为可能,本文将就在云平台层面下开展医学信息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讨论。

    作者:张洪来;叶辉;郭姣;赵文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肠梗阻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外科收治的26例行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度过了围手术期,且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保证手术疗效。

    作者:冷荣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形成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在静脉管腔内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凝集形成栓子,致使血管部分或全部堵塞的一类疾病,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VTE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同时也是妇科肿瘤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妇科肿瘤及其术后引发的VTE形成病因是多因素的,在临床上,对其做到早诊断、早预防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妇科肿瘤术后并发VTE的形成机制、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作了系统的阐述,为今后更好的防治VTE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作者:吕圣兰;杨纪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89SrCl2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89SrCl2对老年患者前列腺癌骨转移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伴骨痛的患者静脉注射89SrCl2148Mbq(4mci),观察其止痛效果、骨转移灶的变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不良反应。结果39例患者接受89SrCl2治疗后,止痛的总有效率可达94.9%,无效5.1%,骨转移灶明显减少。76.19%患者PSA水平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有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结论89SrCl2对前列腺癌骨转移骨痛的临床止痛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焦奋哲;任新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子宫卵巢囊肿患者选择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61例子宫卵巢囊肿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选择腹腔镜的剥除手术,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单纯的手术治疗,对比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都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内分泌情况差异小,术后内分泌情况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8%,对照组的发生率为2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卵巢囊肿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卵巢囊肿的剔除术治疗,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出血量小,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钟三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对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对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的影响。方法总结性分析了参加湖南省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选拔赛对我校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带来的变化。结果通过参赛提高了我校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快了临床实践技能中心的建设,完善了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了临床实践教学水平。结论竞赛对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临床教师自身素质、医学生临床技能及人文素养等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进一步推动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作者:郑玲;鞠晓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讨消化道穿孔的X线、CT检查方法及不同的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并分析消化道穿孔患者的X线和CT临床检查方法,讨论两种检查结果的影像表现。方法2010年1月~2014年8月,我院共收治10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100例患者均依次实施X线和CT检查,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并对两种临床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要显著高于X线检查,<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诊断消化道穿孔时,可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其中,CT检查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更高,可以为治疗提供诊断信息,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长效抗胆碱能药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长效抗胆碱能药及支气管扩张剂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特布他林气雾剂(喘康速)定量吸入(MDI)200ug,1次/8h。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噻托溴铵18ug,1次/d,疗程12w,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动耐力6min步行实验(6-MWT)测定结果及肺功能第1s用力呼吸量(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噻托溴铵治疗COPD,表明联合用药可改善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受力与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祖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风患者康复期的中西结合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风康复期患者中西结合护理对功能恢复产生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心脑病科中风病住院患者508例,其中男268例,女240例,年龄38~85岁;病程6个月~10年。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证的诊断标准。均采用我科制定的中西结合护理措施。结果中西结合护理可使中风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明显提高。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根据病情对中风患者辨证用餐,做好情志护理,加强各方面功能锻炼以及合理有效地中医康复疗法是中风患者得以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亚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微创治疗痔疮手术(PPH)的护理体会

    微创痔疮手术(PPH)又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建立在肛垫学说基础上的,运用吻合器治疗环状脱垂痔的新技术。它通过对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进行环形切除,有效治疗重度脱垂内痔。PPH手术与传统疗法不同,它并不直接处理痔本身,而是用一种从美国进口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粘膜脱垂带作环形切除,同时也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从而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因此效果比较理想。因此,近年来在各大医院广泛应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探究微创治疗痔疮手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简国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晚期胃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索胃癌患者加强营养及饮食护理治疗的必要性,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和起到的作用,以及心理护理等对身心康复的作用。方法饮食指导与饮食护理结果术后的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结果总结了胃癌患者术前、术后的饮食护理,包括食物的选择、个性化的饮食结构,少量多餐等。结论认为饮食护理在胃癌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良好得当的饮食护理对胃癌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喻杨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创伤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感染的治疗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创伤后常见,且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不断研究,发现在其生物膜形成后,对药物有明显的抵抗作用,对于伤后感染来说治疗显得很棘手,因此如何消除生物膜在抗菌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定义、特性及目前治疗进展方面进行综述,进而为创伤后感染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作者:欧东;刘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优化护理流程对提升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患者存活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患者存活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心搏骤停病例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护理流程,研究组接受优化护理流程。观察两组病例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以及患者存活率,并予以统计学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9例(26.5%),自主呼吸恢复11例(32.4%),自主循环恢复18例(52.9%),存活10例(2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心肺复苏治疗中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可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病患存活率,具有确切应用价值。

    作者:马慧博;赵雪;邵云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生殖中心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

    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症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生殖护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阐述了生殖中心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包括专业素质,心理要求,健康教育能力,团队精神,接受继续教育,外语能力等,以期为医学生殖中心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提供依据。

    作者:秦辉灵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报告发生率。方法根据我中心预防接种副反应报表和个案调查表,分析我辖区内2010年1月~2013年1月预防接种后的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接种疫苗34106人次,出现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有17人次,副反应的发生率为49.84/10万,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的主要疫苗有麻疹、流脑、百白破等,均为一般反应。一般反应中常见的是发热,占70.59%。结论为提高预防接种质量,正确使用高质量的预防接种疫苗,必须规范预防接种操作,加强预检工作,充分做好接种前的告知。

    作者:林建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2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予齐拉西酮治疗,研究组63例予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两组均采用BPRS量表及TESS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MECT对记忆力的影响,并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BPRS总分、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69.83%,显著高于对照组58.7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1dWM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于第1w及第2w时恢复。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汪广阔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