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姜淑梅

关键词:BiPAP呼吸机, COPD,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75例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经鼻面罩通气,通气前后查血气。结果治疗中患者动脉血气分析PaO2及SaO2均明显上升,PaCO2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结论 BiPAP呼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是有效和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合理护理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微创抽吸与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抽吸与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诊治的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患者9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内科保守治疗,研究组予对照组基础上的微创穿刺吸除治疗,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NIHSS评分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各项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NIHSS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穿刺吸除治疗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付洪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人力资源规划在军队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军队医院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规划发挥对医院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一个正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人力资源规划是在新时代军队医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方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医学生在影像科室实习的重要性

    实习是医学生学医生涯的重要阶段,这阶段不仅为医学生以后的从医生涯奠定基础,也让医学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影像科室是医学领域中举足轻重的一个成分,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大大的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便利和准确度。实习生在影像科室中的学习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和独立工作力。

    作者:张敏;邹佳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0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

    目的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办法进行总结。方法抽选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20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其必要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被给予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仅有1例并发造口周围感染,且50%的患者术后3个月可规律性排便。结论给予临床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必要的心理引导、并发症护理与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可大大改善患者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凤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泌尿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同时安全可靠痛苦小,是治疗泌尿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哈尔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肿痛安胶囊局部应用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肿痛安胶囊局部使用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溃疡性口腔炎患儿42例,按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其中22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即静点抗生素、补液、纠正酸碱失衡、口腔护理等)基础上,予肿痛安胶囊调敷局部应用治疗;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疼痛减轻能进食时间、疼痛流涎症状消失时间及溃疡痊愈出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肿痛安胶囊局部应用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疗效确切,配合精心护理,能达到高效快速的理想治疗效果。

    作者:周春红;张晓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氧疗护理、用药护理、呼吸机护理、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0.05),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氧疗护理、用药护理、呼吸机护理、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水平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罗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就诊的1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81例被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另外68例经过检查,身体健康,没有患病。这81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68例身体健康的人作为对照组。将治疗组的81例患者根据患病的程度的轻重,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轻微,D级为严重。分别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以及A、B、C、D四个等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结果治疗组81例中共有25例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86%,对照组68例中共有47例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9.12%。(<0.05)A、B、C、D四个等级的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45.83%,40.00%,19.05%和12.50%(<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反流性食管炎病情的加重,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下降,说明幽门螺杆菌在一定程度上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文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究结合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引入社区健康教育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的对照组和30例的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引入全面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血压变化,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正常值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有效控制率比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提高明显;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值明显低于护理前,也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加了服药的依从性,使缓和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护理满意度也相应提高。

    作者:杨骏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MSCT腹部空腔脏器周围的积液对空腔脏器穿孔责任脏器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SCT腹部空腔脏器周围的积液对空腔脏器穿孔责任脏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经手术证实135例腹腔空腔脏器穿孔患者的多层螺旋CT全腹资料,分析腹腔内异常积气的多寡、部位,腹腔内积液的多寡、部位,重点分析空腔脏器周围积液与责任穿孔脏器的关系。结果135例腹腔脏器穿孔患者中,86例责任脏器周围有积液,占62.96%。结论用腹腔内空腔脏器周围的优先积液提示穿孔的责任脏器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光毕;郭静清;柳婉妤;陈宝光;李祖坤;黄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的渗入到各行各业中,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但是相对于妇产科而言,产房助产士的护理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基于此,从各种角度对产房助产士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防范措施进行初步探讨,根据相应的风险因素制定配套的防范措施,并将其应用在实践过程中,观察与总结其效果,为我国助产士的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有效的提高防范护理风险,增加患者与家属的对医疗服务内容的满意度。

    作者:严秀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医学院校教学秘书如何防范教学差错事故

    医学院校教学事故是当前医学院校都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教学差错事故更是一种不符合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的行为,教学事故的发生对于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并且直接影响了正常教学工作的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好教学秘书工作并且有效地减少教学差错事故的发生对于防范教学事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从另一种程度上体现了医学院校教学管理的效能。下面,就教学秘书的职责以及教学事故发展类型以及原因作出介绍。并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出防范医学院校教学工作事故发生的措施,通过这些防范措施进一步完善医学院校教学工作,以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对临床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有效提升教学秘书综合能力,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医学院校健康发展。

    作者:苏倩;向国春;刘刚;郭海涛;李泽桂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风患者康复期的中西结合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风康复期患者中西结合护理对功能恢复产生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心脑病科中风病住院患者508例,其中男268例,女240例,年龄38~85岁;病程6个月~10年。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证的诊断标准。均采用我科制定的中西结合护理措施。结果中西结合护理可使中风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明显提高。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根据病情对中风患者辨证用餐,做好情志护理,加强各方面功能锻炼以及合理有效地中医康复疗法是中风患者得以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亚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的四个班级的120名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为教学对象,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人,两组学生使用统一教材/同一个老师授课,授课时间一样。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两组学生进行统一的期末测试,统计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不及格率,分析教学效果。结果经过测试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不及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临床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作者:官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住院患者观察量表、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患者观察量表各因子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恢复都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虞晓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从而为高血压病的有效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方法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随机选取某社区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上述两组间患者在接受不同措施后的效果情况。进一步对相关指标如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遵医率以及血压的控制情况等进行两组间比较,其中计数资料进行字2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如果值小于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可靠。结果在对于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方面,实验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百分比值分别为94%与82%,经过统计学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遵医行为方面,实验组患者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遵医人数占各自组总人数百分比分别为88%和70%,经过统计学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的控制水平上,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128.5±2.1)mmHg和(81.2±1.5)mmHg,而对照组两组血压值分别为(143.8±2.9)mmHg和(90.3±2.6)mmHg。实验组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于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而且也可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比重的提高,同时对于血压的控制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蒲明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相关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对研究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患儿及对照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未复发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饮食习惯、感染发生情况、用药治疗情况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儿感染发生率78.75%、不规范用药率81.25%、不合理膳食率73.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感染发生率26.25%、不规范用药率20.00%、不合理膳食率10.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对高危患儿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其疾病复发率,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李丽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推进住院总护士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护理工作当前面临诸多困难,严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通过建设和完善住院护士总制度,加强护理过程环节管理,能有力破解目前存在的多个护理问题,大力提升医疗机构整体卫生护理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医院门诊护理难点和应对策略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医院门诊护理难点和应对策略。方法分析我院门诊部46名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难点,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研究合理的对策,以提高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水平。结果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专业技能合格率、专业理论合格率、门诊质量评,应对措施实施后医生满意度、病患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实施前。结论门诊部门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虽然目前面临的护理在管理制度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应通过相应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护理专业技能,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医德,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为病患创建良好的就诊环境。

    作者:于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体会

    高压氧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中一门新兴学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循证医学已经证明高压氧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1],特别是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具有特殊的疗效。由于高压氧治疗的特殊性,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加强安全护理尤为重要,积极的护理措施对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科于2012年2月~2014年1月对5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了高压氧治疗和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冯建伟;边双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