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蔡秀娟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 护理管理, 满意度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分别针对患者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患者对人性化管理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工作人员对人性化管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既要满足护理人员的知识提升的需求,解决好薪酬等人力问题,为护理人员提供系统的培训,以及奖励机制。结果进行人性化管理,护理工作成效显著,患者满意程度大幅上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护理人员积极的工作,还能够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而人性化与护理管理的制度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感染护理、合理用药指导、呼吸训练及健康教育。结果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经过系统的护理,均痊愈。结论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系统的科学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并发症,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适当延长其寿命。

    作者:曹俊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7例密花角蒿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密花角蒿,别名:密毛角蒿、红花角蒿、角蒿,为紫葳科植物密花角蒿的根、花、种子。功效:理气止痛、调经止血、平肝潜阳、清热除湿。主治胃痛、黄疸、消化不良、耳积脓、月经不调、高血压、肺出血用、脾胃气滞、食积不化、胃脘疼痛、脘腹胀满、呕吐、泄泻、食少、月经不调、咳嗽、咯血等出血之症。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等症。主要分布于甘肃、四川、青海、西藏等地,生长于空旷石砾山坡及草灌丛中,是含有部分东莨菪碱的植物,常常因用药过量或误服导致中毒。其剧毒成分为天仙子碱、天仙子胺和阿托品。主要作用机制为竞争性拮抗乙酰胆碱的激动作用,大剂量也阻断神经节N1受体。对周围神经则为抑制副交感神经功能,引起口干、散瞳、心动过速、皮肤潮红等,对中枢神经系统则为兴奋作用,引起烦躁、谵妄、幻听、幻视、惊厥。严重者转入中枢抑制致嗜睡、昏迷。也可影响呼吸及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呼吸困难及发热,严重者导致呼吸中枢抑制或麻痹,进而引起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致死[1]。

    作者:贾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路优泰治疗癌症晚期患者抑郁状况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路优泰治疗癌症晚期患者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癌症晚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路优泰口服,疗程3 w。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平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3 w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前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分别为(62.6±10.5)、(62.7±10.2)、(52.5±8.4)、(44.2±3.7),两组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路优泰可以有效地改善癌症晚期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秀冬;张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血压糖尿病诊治进展

    高血压、糖尿病均是我国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作为同源性疾病它们并发时,即称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危险系数也随之成倍增加,常可发生血管、肾脏、心、脑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对高血压诱发糖尿病的机制虽未有定论,但与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降压药物应用不当、血压控制不当、基因连锁等有关已有共识。若高血压患者存在年龄>40岁、肥胖、吸烟、绝经后女性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必须同时测量血压及空腹血糖;对于可疑患者,还应进一步行餐后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便及早发现并处理糖代谢异常。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且应以纠正原发病为主,故应从控制血压抓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为目前常用的降压类药物;对于合并早期糖尿病,且无风险事件者,可考虑先口服降糖药,如双胍类、格列酮类等,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郑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将16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以产妇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1个月、4个月、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产后1个月、4个月、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李湘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压疮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旨在探讨压疮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从而降低压疮护理风险,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方法以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共计<25例压疮患者进行研究,通过进行压疮临床护理作为实验组,并与2011年期间的18例未进行临床护理的患者进行对照,从而得出压疮护理临床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压疮发生率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后,本文从压疮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根本上入手,通过分析研究提出有效的制度化的压疮护理措施。结论通过适当的压疮临床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

    作者:柯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松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松针疗法与常规针灸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探求治疗肩周炎粘连期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将100例志愿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松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法,1次/d,治疗20次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94.0%,对照组显愈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0.05)。结论松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粘连期有较好的作用,且较常规针灸法效果好。

    作者:陈有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90例护理干预实施对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的效果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为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与护理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64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进一步说明胆囊腹腔将切除术的技术要求和特点。结果其中6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次成功,其术后没有并发症发生,有1例中转开腹。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合适的手术时机,并且可以确保手术顺利安全的进行。

    作者:曾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观察并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来我院行剖宫产的12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舒适护理服务,对两组产妇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服务后,实验组产妇的满意率为98.4豫,明显优于对照组(82.5豫),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剖宫产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充分感到放松和舒适,充分保证产妇及胎儿的安全,增加了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了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田宏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分别针对患者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患者对人性化管理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工作人员对人性化管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既要满足护理人员的知识提升的需求,解决好薪酬等人力问题,为护理人员提供系统的培训,以及奖励机制。结果进行人性化管理,护理工作成效显著,患者满意程度大幅上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护理人员积极的工作,还能够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而人性化与护理管理的制度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蔡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青光眼术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行小梁切除术青光眼患者共82只眼为研究对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8%vs 81.2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25%vs 25.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减少药物并发症。

    作者:马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TCT与HPV-DNA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DNA)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妇科门诊患者1121例行TCT筛查,并配以HPV-DNA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 TCT异常98例,占8.74%,其中ASC-US 49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6例,宫颈鳞癌4例,腺癌1例。随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上升;高危HPV-DNA检出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呈上升趋势。结论采用TCT及高危型HPV-DNA初筛,异常者配合阴道镜下活检,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

    作者:王莉;徐文虎;成如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支气管镜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HR、RR及动脉血气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前患者的HR为120.4±4.9次/min、RR为31.5±4.6次/min、动脉血液PaO2为53.8±2.1 mmHg、SpO2为69.1±11.3 mmHg、PaCO2为48.9±15.4 mmHg、pH为7.26±0.07;治疗后患者的HR为80.2±2.5次/min、RR为17.5±6.1次/min、动脉血液PaO2为82.9±2.7 mmHg、SpO2为95.0±4.4 mmHg、PaCO2为40.1±1.4 mmHg、pH为7.37±0.06;治疗前后患者的HR、RR及动脉血气评价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应用支气管镜可显著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评价指标,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齐娜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复发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缩减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梅;王小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50例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50例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对其实施固定架治疗,并分析与探讨患者治疗过程与治疗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实施固定架治疗后,30例患者为优,16例患者为良,3例患者基本可以,1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随后对患者实施6~12个月的康复治疗后,所有患者治愈。结论研究表明,肱骨干骨折治疗中,外固定架具有固定性可靠、手术损伤性小等优势,早期治疗就能够活动患者肩肘关节,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患者具有较高治愈率,且很少引发临床并发症,适宜于治疗各类肱骨干骨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大治;王炯;吴永光;黄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子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子宫颈处于暴露部位,用肉眼可以观察到,便于取材,因此,早期检查和诊断可使子宫颈疾病得到早期治疗。现代的宫颈癌筛查则是以早期检出高级别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并进行阻断性治疗为目标。诊断方法有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组织学检查。本文就近年来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梁英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013年桃江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013年桃江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桃江县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手足口病报告发病共2861例,其中男1689例,女1172例。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以散居儿童为主,发病季节集中分布在5~7个月。结论2013年桃江县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人群和年龄差异。因此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应加强对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散居儿童的重点防控。

    作者:胡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中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中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88例中老年性脑梗塞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护理后总满意率66豫,研究组护理后总满意率97.72豫,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疾病不良症状出现,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治疗、护理中推广。

    作者:苗红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DR双能量减影对胸部骨折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DR双能量减影对胸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24例行胸部DR检查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DR平片和DR减影片诊断胸部骨折的真实性、可靠性。结果124例患者中的94例患者共确诊骨折116处,DR减影诊断的灵敏性(94.8%)和特异性(96.7%)均明显高于DR平片(72.4%,63.3%),误诊和漏诊率较低。DR减影图像的正确诊断指数91.5%,符合率85.2%,Kappa系数0.868,都明显高于DR平片。结论 DR双能量减影图像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都较好,能有效分离骨组织和软组织,对胸部骨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都很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增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