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高血压危象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张汉荣

关键词:高血压危象, 院前急救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危象患者院前急救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共36例患者相关治疗进行分析,男24例,女12例。年龄35~74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32例,继发性高血压4例,患者入院前进行简单的急救和护理,患者均顺利到达我院。结果高血压危象的患者组36例,全部快速安全地转移到医院,均得到有效救治,患者在我院经过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患者治疗15 d后痊愈出院。护师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患者并没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专业安全有效的院前急救,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针对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特点,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出发,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信息化技术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能够对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吕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探讨与思考

    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其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因为本科毕业论文时间短,所以毕业论文的选题环节尤其重要。本文从毕业论文选题环节师生遇到的问题出发,结合阐述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一些体会。在今后选题工作中要继续推进和改善网络双向选题系统;要继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并且逐渐扩大全程式培养学生试点,尽早选题、尽在开展科研活动,从而不断推动论文质量的提高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作者:姜文国;张树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进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恶化,工作、生活压力的提升,吸烟酗酒等原因,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至死原因是卒中后肺炎,而卒中导致的吞咽困难是引起肺炎的主要原因。吞咽功能障碍可造成水和其他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易出现误吸、咽下性肺炎、气道阻塞性窒息,即使是轻度的障碍也会对饮食、生活、发音等有不利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甚至失去生存信心[1]。

    作者:舒晓燕;姜海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年5月住院部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根据临床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并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式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观察量表评分比较,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比较,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的掌握情况好,<0.01,差异极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临床路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使得患者更容易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患者满意程度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孙学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脂联素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它与肥胖密切相关,所以隶属于肥胖相关性肿瘤。肥胖作为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其衡量的重要指标便是脂肪组织,脂肪组织在受到机体刺激后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脂联素就是其中之一。近年研究发现,脂联素(Adiponectin,ADP)作为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与肥胖呈负相关的细胞因子,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IR),保护心血管内皮功能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其与肥胖相关性肿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下对脂联素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作一综述,希望能为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靳燕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临床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录并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研究,随机等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性护理,研究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干预,观察组的膀胱痉挛、血尿与尿液反流发生频率各为7.1%、7.1%和0%,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42.9%、28.6%和21.4%,有统计学意义(<0.05);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痉挛持续时间与引流液转清时间更短(<0.05)。结论对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膀胱痉挛,避免不良症状发生,适合临床普及。

    作者:周正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为解决患者的睡眠问题寻找有效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造成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综合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经过循证护理后,患者PSQI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疾病、心理及环境等综合问题是造成心内科老年患者夜间睡眠受影响的重要因素,通过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睡眠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借鉴价值。

    作者:刘国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静滴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86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43)。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用硝酸甘油(5豫葡萄糖溶液250ml中加入10~20mg硝酸甘油)静脉滴注,10~20μg/min。对照组给予硝普钠(5豫葡萄糖溶液500ml中加入25~50mg硝普钠)缓慢静滴,10~25μg/min。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控制,血压均有下降,观察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0.05);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硝酸甘油与硝普钠在治疗高血压急症时效果相当,但是硝酸甘油的不良反应较少,更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唐力;刘洋;唐成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3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从咳痰、咳嗽、喘息、咯血等多个方面,结合载线片、HRCT和CT扫描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差异,分析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治疗组患者与单纯西医疗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3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统计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应得到普遍推广。

    作者:李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AC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时间、满意度、睡眠质量、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结果两组患者下床时间、满意度、睡眠质量、SAS和SDS评分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0.05,<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症可以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静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是一种以成熟和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特征的罕见白血病,表现为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伴有骨髓不成熟粒细胞增殖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它具有骨髓增生异常和骨髓增殖性肿瘤的特征,2008年WHO将这种病划分为MDS/MPN综合症范畴。现将本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43岁,2012年11月发现乏力,就诊于外院发现白细胞升高WBC 54.06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3.9%,2012年11月17日就诊于我院,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脾脏肋缘下4横指可触及,肝脏肋下未扪及,血常规:白细胞,17.24×109/L,血红蛋白,101.00g/L,单核细胞绝对值,1.39×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3.71×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1.89×109/L,嗜酸性粒细胞2.2%,嗜碱性粒细胞1.3%。,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显著增生占88%,原粒5%,早幼粒5%,杆状核26%,分叶核25%,未见原单及幼单,单核系统2%,全系统形态明显异常:巨变、同阶段细胞显著大小不均、核浆发育紊乱、核分叶过多或呈Pelger-Huet异常、碳核样变等;PB:白细胞分布明显增多,分类粒系比值显著增高,乳酸脱氢酶266 U/L;BCR/ABL-FISH 阴性,染色体检查:46,XY(6)阳性, BCR/ABL p210定量阴性,诊断: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予羟基脲降白细胞,2012年12月11日予地西他滨50mg(d1-3)治疗,期间粒细胞缺乏时间13d,期间输注红细胞6u,血小板1个治疗量,2013.1.9(用地西他滨后28d)行骨髓检查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活跃占71%,原粒细胞占6%,早幼粒8%,可见中毒颗粒,空泡及Dohle小体,红系比值稍低占19%,有轻度巨变。复查血常规:白细胞,21.2×109/L,血红蛋白,99.00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7.20×109/L,单核细胞绝对值,1.24×109/L,脾脏无缩小,2013年1月10日予地西他滨+小剂量HA方案(地西他滨25mg静滴 d1-5,阿糖胞苷20mg 皮下注射 q12h d1-14高杉尖杉酯2mg静滴 d1-7)化疗,粒细胞缺乏时间3d,期间输注红细胞2u,未输注血小板,2013年2月7日(用药后28d)复查骨髓:粒系增生占62%,原始细胞未见,单核系:幼稚单核细胞未见、成熟单核细胞0.38豫,血常规:白细胞6.68×109/L,血红蛋白89.00g/L,血小板226.00×109/L,中性粒细胞5.56×109/L,单核细胞,0.12×109/L;未见幼稚细胞,脾脏于肋下1横指可触及,后患者后因经济原因未能巩固治疗,患者18个月仍无疾病生存。

    作者:汪毅;孙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腺性膀胱炎进展研究

    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是一种较少见的非肿瘤性炎性病症,属于癌前病变。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导致在临床治疗中各个医院的治疗手段也不尽相同。为此,本文对腺性膀胱炎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明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析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介入手术配合及护理效果观察

    本文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6例施行急诊PCI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介入手术配合及护理效果做了详细分析。得出结论:心脏介入是直接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冠脉血流直接和有效的方法,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本次66例患者当中,均无一例死亡。

    作者:李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TCT与HPV-DNA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DNA)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妇科门诊患者1121例行TCT筛查,并配以HPV-DNA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 TCT异常98例,占8.74%,其中ASC-US 49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6例,宫颈鳞癌4例,腺癌1例。随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上升;高危HPV-DNA检出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呈上升趋势。结论采用TCT及高危型HPV-DNA初筛,异常者配合阴道镜下活检,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

    作者:王莉;徐文虎;成如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64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进一步说明胆囊腹腔将切除术的技术要求和特点。结果其中6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次成功,其术后没有并发症发生,有1例中转开腹。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合适的手术时机,并且可以确保手术顺利安全的进行。

    作者:曾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n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是一种在脑的特定部位给予磁波刺激的新技术。由Barker等在1985年首先创立,此后以欧美为中心迅速开发并临床广泛使用。该技术可以非侵入的,GA能中间神经元介导的皮质兴奋性,为精神疾病提供潜在的神经电生理生物标记。目前,经颅磁技术已经被应用于评估多种精神疾病的大脑皮质兴奋性,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孤独症、强迫症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1]。

    作者:张景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XAGE-1b基因在肝癌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中XAGE-1b基因的表达。方法以64例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Real-timePCR法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XAGE-1b基因在肝癌组织与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XAGE-1b可作为肝癌诊断的标记物,建议与AFP检测联合应用。

    作者:赵小辉;吴建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羊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疗效和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严重角膜疾病患者38例40眼行羊膜移植后观察植片愈合情况及视力变化。结果术后羊膜植片贴覆愈合情况良好,并于术后圆w左右逐渐溶解脱落,角膜透明度改善或溃疡愈合,视力明显改善。结论羊膜成本低,来源广,可成为一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新手段。

    作者:常美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起病6h~7d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连用7d。比较两组患者相应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临床疗效、出血率及脑梗死体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相应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增高(<0.001~0.05),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0.001~0.05),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0.05),脑出血率无明显差异(>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陈建煌;陈本阳;齐浩波;贝玉章;卜桂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儿科PICC护理方法及体会

    目的分析儿科PICC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儿共122例,采用抽签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61例以及对照组61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临床护理模式给予全面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模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例数以及依从性等。结果在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我们发现,观察组患儿留置时间为(87.6±15.3)d、护理满意度为98.36%(60/61);并发症发生率为6.56%(4/61)、依从性为95.08%(58/61);对照组患儿留置时间为(65.3±13.2)d、护理满意度为81.97%(50/61);并发症发生率为14.75%(9/61)、依从性70.49%(43/61)。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在儿科picc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患儿以及家属满意度,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儿依从性,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冯丹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